2025-2026学年(下)期末安庆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准备充分,李斌在围棋比赛中显得胸有成竹,丝毫没有紧张。

B.奶奶绞尽脑汁想了很久,还是没有想起来把家里钥匙放哪儿了。

C.听到学校足球队夺得市足球联赛冠军的消息,我们都感到心惊胆战

D.看到该节目对一个个先进人物的事迹的介绍,我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若有所思  肃然起敬  青筋暴起  手急眼快

B.从容镇定  抓耳挠腮  能书擅画  颇负盛名

C.磨拳擦掌  不可胜数  烟波浩渺  乐此不彼

D.碧波万顷  恍然大悟  相映成趣  一饮而尽

3、[词语理解]下列四个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

A.垂头丧气

B.目瞪口呆

C.得意扬扬

D.仪态万方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积累运用。

(1)君子( )( )长戚戚。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3)歇后语:刘姥姥进大观园——___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5)书法中的“颜筋柳骨”颜指书法家(谁?)___他的楷书具有( )( )的特点。(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6)几千年来,汉字的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 )( )( )( )( )五种字体最为典型,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

(7)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诗人“喜欲狂”的诗句是( )( )

(8)有的汉字古今意思变化较大,如“走”在古文中一般是( )的意思,成语( )中的“走”就取这个意思。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盼望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2)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认识了(填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的孙悟空和__________的林黛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古典名著是《_________》,书中的故事____________精彩极了。

6、用一个词语替换画线的部分,保持意思不变。

1.中国有全世界都知道的四大发明,这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______

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结果,都感到无法想象,难以理解______

3.我们平时要做好复习,以免临近考试做事忙乱,没有条理______

4.船夫驾驭时灵活自如,不一会儿就把小船驶出了拥挤的河道。______

7、体会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从“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我们感受到了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主题 B.承上启下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虽然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很深,但还是不能不分别,大家在无边的草原上谈论着美丽的夕阳。

B.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的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的火球 _______的泪花   _______的贡献

 _______的灯钮 _______的戈壁   _______的巨响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插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是 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段中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3】联系全文,诸葛亮下令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好处是:既___________

【4】军士“插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___

【5】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

A.表现了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的淡定心态。

B.写出了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体现。

10、阅读加油站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叫俞伯牙。有一次,他为了练习作一首描写海洋上狂风暴雨的曲子,冥思苦想了很久。写了好多首,都不满意,最后求助于方子春老师。

俞伯牙来到蓬莱岛上的方子春老师家,苦恼地说:老师,这首曲子的创作太难了。你能告诉我一些作曲的秘诀吗?我可以把作曲的秘诀告诉你方老师说但我要到城里办点事等半月之后回来告诉你俞伯牙从海滨散步回家,忽然乌云密布,狂成呼啸,闪电直窜,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往海面上直泼。雷声、雨声、风声、浪声,还有山上的松涛声,混成一片,猛烈地震撼着天地。

俞伯牙听到宏伟的大自然的交响乐,他兴奋地跑回房中。等到风平浪静,一支描写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完成了。

当俞伯牙弹完了自己作的曲子时,才发现老师已站在身后。俞伯牙站起来紧握老师的手,激动地说:我知道作曲的秘诀了,亲身体验,,细心观察,才能写出感情丰富的乐曲来啊!

1.给第二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给短文选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大自然的交响乐是指什么?请用画出来。

4.俞伯牙弹完自己创作的海上急风骤雨的乐曲后非常激动,那么他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11、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yán )续 yǒu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周瑜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因为(   )

A.作战的需要。 B.军情特别紧急。 C.任务难以完成,可以惩罚诸葛亮。

2文中写“周瑜很高兴”,他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写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  增强)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观看  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前提)。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1在括号内画出正确的词语。

2写出文中描写略读对精读的作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

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那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与结尾断相照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泫然所流露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猜诗谜

祝枝山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去拜访唐伯虎, 不料他刚进庭院就被这位好友拦在屋门外。

祝枝山不解其意,故作生气地说“:唐寅,老兄我前来拜访,你如此无理,究竟是为什么?”

唐伯虎笑道“:老兄息怒,小弟我有诗谜一首请你猜一猜。猜对了,热情招待;猜不对,就不能怪我闭门谢客了。”

祝枝山说“:好吧,一言为定!”

唐伯虎解释说“:我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打一个字。”说完,唐伯虎念出了四句诗:言有青山青又青,两人土坡观风景,三人牵牛少只角,一人坐在草木中。

祝枝山听了笑道“:如此简单的诗谜也值得我去猜吗?”他说着便自信地走进屋去,坐到太师椅上就朝唐伯虎招呼到“:好,佩服!佩服!快奉茶吧!”唐伯虎见诗谜已破,立即端上香茶一杯,连连说“:此谜破得妙!”

这首诗的谜底就是“______”这四个字。

16、阅读训练场。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红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们,他们一窝峰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前,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啊!可由于众猴你拽我扯,谁也汉有通过独木桥,猴们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候,猴王想出一个办法,跳出来说:别争啦,别抡啦!现在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于是,众猴静了下来,焦急地应试。猴王绞尽脑汁地出着考题。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还是没能决出,因为无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法子,只得继续考下去。

一只猴子终于不耐烦了,眼珠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紧紧攀住,嗖的一声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根河上飘来的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窜上桃树大吃特吃鲜桃时,众猴们仍在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我扯(

准(   的一声(

2文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引诱(   争先恐后(  

焦急(   聚精会神(  

4缩句。

当这两只猴窜上桃树大吃特吃桃时,众猴们仍在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上,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A. 谁该吃桃   B. 考试   C. 过河   D. 众猴争桃

6请你帮忙想想,猴子过河还可以有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文中的年轻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沃克医生赞扬年轻人的句子。

3请你用四字词语来赞扬刘伯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中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做了几个评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军神”?你认为刘伯承可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苦瓜

淡红色的表皮上隆起许多小小的红疙瘩,连她的名字听起来都让人感到它是苦的,苦瓜。

我第一次吃它  真是苦啊  我想  这样苦  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为它传种呢

尽管我和姐姐都讨厌它,可是妈妈偏要种它,还经常说:“人啊,多吃点苦不是坏事!”

我们的一切怨恨都无济于事。苦瓜籽还是照样的发芽,像一团绿绿的水。转眼间,那嫩绿的小芽抽出了许多线藤,顺着一切可以攀缘的东西向上爬,仿佛可以爬到半空似的。那藤子好像有眼睛,总是向着竿子爬上去,一点也不向别处爬,怪不得有人叫它“生物探测器”呢!

苦瓜叶像小齿轮,叶子小得很,和“苦瓜”的名字一样,不起眼。藤条更不必说,青丝似的,但他经得起暴风雨的袭击,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它的绿色的生命,它的顽强的意志使我的看法有了转变。

我讨厌它,是因为它的苦;我讨厌苦,是因为吃惯了甜。妈妈爱吃苦的,因为她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甜”。

妈妈爱吃,那我也该学着吃吃……

1转眼间是表示了时间极短的意思,请再写出3个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标点。

3怪不得有人叫它生物探测器中的指什么?为什么叫它生物探测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用曲线画出描写藤条的句子,读一读,把它的特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延伸阅读

三顾茅庐(节选)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有改动)

【1】“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_________。“三顾茅庐”的本义是________。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

【2】用成语概括下列意思。

(1)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________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________

【3】“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诸葛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

【5】你在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或歇后语吧,各写出一句。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又不少你酒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排在你后面的小朋友开出的盲盒要求是“参照例句所用修辞,选择事物进行描写”,请你帮帮他。

例句:人们都喜欢春天的风,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但我还是更喜欢秋天清爽的风,空气中有着丰收的味道。

小朋友试写的句子:我更喜欢春天细密的雨。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了稚趣。你看,那让人遐想的明月,那快乐的园子,那晶莹剔透的冰灯……你的童年是怎样的?请你以“________的童年”为题(横线上可以填快乐、美好、难忘等),写一篇文章,要求写真事,表真情。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