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一定要严肃处理商品乱涨价的现象。”这句话的动词处理”与宾语“现象”搭配不得当。
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这句话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C.《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D.“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这句话表述清晰,语序恰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欺侮 枯燥 斯石英 行将就目 自圆其说
B.诀择 彷徨 综合征 震耳欲聋 销声匿迹
C.陨石 彗星 流水账 怒不可遏 核磁共振
D.家眷 物候 石炭记 五彩斑斓 分崩离析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系向牛头充炭直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女排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B.2020年清明节,为避免人群不聚集,各社区、单位、学校纷纷自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祭扫”,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对英烈的哀思。
C.习近平访俄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
D.在线学习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学生的自律。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小说《_____________》 ,这是书中一号男主人公____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2) 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一号男主人公。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②“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比如,“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③“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 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
④“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⑤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文章第①段从《二十四节气歌》写起,有什么好处?
【3】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因。
9、请以“把 写进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