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浮躁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扶植 翌日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帷幕 瞭望 世外桃园 人情世故
D.缄默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bǎi) 窈窕(tiáo) 怡然自乐(yí) 俶尔远逝(chù)
B.潮汐(xī) 蒹葭(jiā) 白露未晞(xī) 悄怆幽邃(qiǎo)
C.清冽(niè) 遗骸(hái) 豁然开朗(huò) 往来翕忽(xī)
D.俨然(yán) 垂髫(tiáo) 佁然不动(yǐ) 辗转反侧(zǎn)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友情无论是挑拔离间的阴风,还是强(qiáng )词夺理的浓雾,都不能使你疏远,都不能使你背叛。
B.说谎是拙(zhuó )劣的行为,与其因不能自园其说而担惊受怕,还不如解除心灵的枷锁,坦诚相待。
C.霎(chà)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一条东方巨龙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着。
D.6月26日晚,橘子洲头烟花璀璨,市民和游客接踵而至,翌(yì)日,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市拉开帷幕。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蛮横/横祸 间隔/挑拨离间 行当/行将就木
B.推搡/嗓门 炫目/目眩神迷 揭发/怒不可遏
C.干劲/苍劲 包扎/安营扎寨 提防/提心吊胆
D.缅怀/沉湎 瑰丽/惊心动魄 襁褓/强词夺理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6、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
(4)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走进名著。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文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别)伟大文学家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水,以南方充盈之水①(滋润 滋养)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
(材料三)
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全国节水办公室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家节水标志”,在1000多份设计方案中,下图得到专家评审和有关部门认定。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______,②处应填 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3】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B.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C.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4】请说出(材料三)中“国家节水标志”的寓意。
【5】请书写一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语。
9、微写作。
从以下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结合《傅雷家书》中相关内容,谈谈给你的启示。(150字以内)
(链接材料)
①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要求:
(1)书写规范,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
(2)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力求创新,有创意的表达;
(4)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