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双鸭山初二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表述有错误一项是( )

A. ①明有巧人(奇妙)   ②八分有(零数、余数)

B. 右臂支船(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木(同“横”)

C. ①舟尾横卧一楫(省略量词)   ②又用篆章(数词后置)

D. ①尝余核舟一(遗留)   ②船背稍(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玉龙雪山矗立在蓝天下,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

B.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C.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3、下列古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斥鴳笑之曰:“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B.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司马迁《孔子学琴》)

C.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二八)

D.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尽心》上·二○)

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jìn)  驰(chěng)  蜿(yán)  颠簸(diān bǒ)

B. 涡(xuán) 动(rú)   怠(xiè) 沟(hè)

C. (ǎi) 诚(qián) 俯(kàn)  驿道(yì)

D. 时(chà)  演(zé)   顶(qióng) 立(ch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和我的祖国

词:张藜 曲:秦咏诚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xuán wō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

这首歌曲在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之际唱响神州大地,yíng rào   )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耳畔。她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朴实真挚的歌词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zhèn hàn   )了我们的心灵,激荡着我们的爱国之情。

1文中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   萦绕   相辅相成   震撼

B.漩窝   萦绕   相辅相承   震撼

C.漩窝   荧绕   相辅相承   震憾

D.漩涡   荧绕   相辅相成   震憾

2下列对歌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歌词以第一人称,倾诉了“我和我的祖国”紧密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的心声。

B.歌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我的祖国”和“我”比作“浪花一朵”和“海”。

C.高山青青,大河滔滔,是祖国的自然之美;炊烟袅袅,村落座座,是祖国的家园之美。

D.歌词句式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情感真挚,让人一看到她,就不由得想放声歌唱。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苏菲的世界》中璨若星河的哲学家群,《平凡的世界》中的不平凡的孙少平,《名人传》中的文艺巨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有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如果他们穿越时空来到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形象,以“致优秀的灵魂”为主题;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现代文阅读

山一样的屋顶

李宣华

①一场冰雹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爸,他要去屋顶修漏了呢?

②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9岁那年,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30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下梯,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酥软,晕厥了过去。

③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不接。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生计都到外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里。

④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生性脾气好的母亲,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自己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

⑤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两次被我奶奶卖到他乡做人儿子的父亲,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幢认为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长远远,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不同地段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一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

⑥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一如母亲对他的情真意切的爱。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入座废墟的苦楚。

(选自《智慧与思维》2018年第2期,有删改)

【1】文意以修屋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

【3】第⑥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

【4】本文的标题“山一样的屋顶”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道德标准的核心?简单一句话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钟南山)

钟南山院士的这句名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童,记录你的思考,或叙写你的故事,或抒发你的感情。

要求:(1)自拟题目。(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4)有真情实感。(5)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