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台中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写词语。

1.软绵绵:

2.一模一样:

3.结结巴巴:

 

2、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把____比作_____,写出了草原的________(景色美 人情美)。

你也来仿写一个比喻句(要求一句话中带有两个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妙极了”“糟透了,这   ?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   。他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船帆。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竭尽全力:

(3)这段话是作者的  

A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4)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父爱的?

 

 

 

4、根据拼音提示写字词。

1.院子里灯xī____灭后,一只老鼠从门fèng____溜进厨房,它打翻了guì____子里的jiàng____油,偷走了lán____子里的豆fǔ____,气得奶奶直duò____脚。

2.叔叔在鱼缸里放了些浮píng____和zǎo____类,还装了一zhǎn____彩灯,看起来特别漂亮。

5、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成语。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__________________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_________________

像老虎那样看着。形容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伺机攫取。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7、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3】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_____出来,又____回去,____在心间,然后又_____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_____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_____,夏让我_____秋令我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三句话都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第一、二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在这里。

B.花的样子很美,像大自然在说话,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4】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    )的自然现象。

A.花的纯洁神圣

B.花在自然界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妈妈的眼睛

十多个春秋了,岁岁都有妈妈的眼睛,岁岁都离不开妈妈的眼睛。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总是微笑的,那微笑后面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谜语、糖果和新衣服。我稍稍长大以后,妈妈的眼睛变得严厉了。那严厉后面是“aoe”,是“1+1=2”,是乘法九九表的时候……当我认认真真地跟着她念“aoe”的时候,当我一笔一画地写“1+1=2”的时候,当我正确地背诵乘法九九表的时候……妈妈那眼中藏着的笑便会悄悄地(   )出来,荡漾在脸上。

七岁的那一年,妈妈送我到20里外的阿姨家去上学,没走一半路,我就走不动了,我要妈妈拦乘一辆便车。她用那双黑眼睛(   )着我的脸,喝斥道:没出息,自己的路怎能让别人帮着走!那时候我想:妈妈根本就不爱我嘛!我哭着到了阿姨家,稚嫩的双脚红肿了,还起了不少血泡,我很伤心。当夜,妈妈(   )地给我洗脚,她(   )地揉着,眼里闪着泪花,我也悄悄地哭了——妈妈是爱我的呀!这些年,每当我遇到困难想依赖别人时,妈妈的眼睛便不由自主地浮上我的脑海,还有那句话。是呀!自己的路怎能让别人帮着走呢?

三年级结束,我考试得了第五名(以前从未下过第三名的)。回家后,我把成绩通知单给了妈妈,还有一张奖状。妈妈的眼睛里立即升起一片薄雾。她撕了我的奖状,将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且要我在假期把三年级课本认真地温习一遍。吃饭时,妈妈端出了我最爱吃的肉烧茄子,还特意煎了两个荷包蛋。她慈爱地看着我吃下两个蛋,还(   )地给我夹菜、我吃着,心想:那咽下肚的可不是蛋,不是菜呀!

如今我长大了,每次总有妈妈那眼睛送我上学,(    )我回家。

妈妈的眼睛是一口井,一口很深的井,井里不是水,是爱。那爱哺育了我,将伴我走过人生曲折的历程。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所填的词不能重复)。

2“~~~~”画出首尾照应的句子。(记住至少两句才叫照应)

3没出息,自己的路怎能让别人帮着走!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的语气。

4当妈妈给洗脚时,她的眼里闪着泪花,从中使我体会到_______

5我吃着,心想:那咽下肚的可不是蛋,不是菜呀!

你认为那咽下肚的是:______

6“——”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给文中这件事情加上小标题:________

【2】结合下面的资料,对“碰壁”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先生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因而反动派对鲁迅先生恨之入骨。

A.“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

B.幽默地谈“碰壁”显示出鲁迅先生对敌人的轻蔑,体现了他的自信和乐观

C.“碰壁”指鲁迅先生碰到了墙壁上。

11、阅读课文《怒吼吧,黄河》片断,完成练习。 

1939311日晚上,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________,充满激情_____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_____时而________,无比哀伤_____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_____时而行云流水_____欢快流淌_____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_____时而气势雄壮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

1根据课文内容在短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他的声音时而________,充满激情  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  时而________

2给短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他的声音时而(    ),充满激情________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________时而(    ),无比哀伤________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________时而行云流水________欢快流淌________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________时而气势雄壮________苍凉悲壮。

3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选择这句话中的一个四字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

12、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     ) 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1】给第四自然段的句子排序,在该段括号里填上序号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车上早就人满为患”的意思是 (        

A.车上的人刚好坐满。

B.车上的人特别多。

C.车上的人担心再有人上车就满客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谢绝—( )          客套—( )          痛楚—( )

【4】“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隐情”是指什么?

【5】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几次变化,请抄下有关词语,并说说从这些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有横线的句子对老人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老人的什么品质?

【7】给这篇短文拟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永不贬值的财富》,回答问题。

永不贬值的财富

张正直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16 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旮旯里可是一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了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十元,他家八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子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那天上午,我正在家收拾行李,准备起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的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地大病一场,两眼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在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拿到镇上去换点儿针头线脑。用以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的婆婆让进屋,然后喊我倒茶。婆婆对着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夸奖了我一通,又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我这个瞎老太婆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一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拿着买本书吧。”

怎么,两元线?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路婆婆那满脸刀痕似的皱纹,干瘪的眼睛,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贩,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家呀!“怎么,你嫌少?”暗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终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早已夺眶而出。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它在我的眼里,已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貶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也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瞎婆婆的(          

A.心理、语言

B.动作、语言

C.动作、神态

D.心理、神态

【2】文中画“﹏﹏﹏”的句子,“两元钱”加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

B.表示讽刺或否定

C.表示特定的称谓

D.表示特殊含义或售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3】“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早已夺眶而出。”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瞎婆婆的钱来之不易,让“我”情不自禁地哭了。

B.“我”害怕拿瞎婆婆的钱,所以手领抖着。

C.“我”深知膳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厚情意。

D.“我”被瞎婆婆的行为感动了。

【4】下面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中的“我”被淳朴的乡情深深地感动了。

B.瞎婆婆经的一元钱是一笔永不贬值的财富。

C.文章在围绕“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瞎婆婆送钱,详写了父老乡亲送钱。

D.“我”觉得瞎婆婆的“两元钱”像山一样沉重,是因为这钱来之不易,承载着婆婆对我的爱。

【5】作者写婆婆双目失明的不幸遭遇和捡地瓜皮度日的生活艰辛,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题目是“永不贬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写完了家庭作业。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常常会让我们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悟,请以“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文题补充完整,并以此文题为中心写成作文。

2、必须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中心,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