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通辽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写成语   

例:明明白白(AABB)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例:自言自语(ABA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填写名句。

(1)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3)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4)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成语补充完整

_____莫测   _____)(_____流离 惊心动__________梦绕

无影无_____   名门_____族  __________浪 林_____草丰

4、看拼音,写词语。

虎年的春节biān pào( )声声,惊起了qī xī( )在树上的鸟儿们阵阵盘旋;彩旗piāo yáng( ),映衬着人们的笑容格外灿烂;花儿朵朵,点缀着城市的绚丽多姿。来自wǔ hú sì hǎi( )的人们纷纷chén jìn( )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祖国大地到处呈现出wàn xiàng gēng xīn( )的景象。

5、辨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苏轼词两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蕭蕭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材料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解释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苏轼和这两首词,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B.材料一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萧萧暮雨,子规声声,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C.材料二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

【4】第二首词是苏轼流传最广的诗词之一,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试着从写法、意境、联想等任何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词曲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___夜行黄沙道中___

2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诗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诗,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 夜行黄沙道中: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

D.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5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快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4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我爱语文课本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着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样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你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优美和神奇;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六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按分好的段落,给每段拟个小标题。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短文中第2、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写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

(2)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4】本文的写法是(     

A.借物抒情

B.借物喻人

【5】给文中中加上标点。

【6】联系短文,说说语文书的作用,可以用上短文中的句子,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自己很想吃螃蟹。这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的一块块大石头,是可以找得到螃蟹的。可是,在溪水还寒冷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④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⑤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⑥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用双手捞起了鳞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蜻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付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怎样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③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泪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迅速( )       糊涂( )       懦弱( )

【2】阅读短文第①③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母亲找螃蟹的原因?(  )

A.母亲想满足“我”的愿望。

B.“我”久病初愈,想吃螃蟹。

C.春天的溪流里有很多螃蟹。

D.偏远山村买不到螃蟹。

【3】第⑦段的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

A.为后文母亲抓回母蟹作铺垫。

B.说明螃蟹非常难抓。

C.说明母亲是一个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人。

D.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说明了母亲的善良。

【4】短文以蜻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根据短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我”想吃蛴蟹→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

【5】“母亲思付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联系上下文,猜猜母亲当时在想什么。写一写。

______

11、课内阅读我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大气资源  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

2”“沉默地站在窗前时,我心里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凄凉甜蜜矛盾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经典。

①读书是一种心灵的邀游,是一种精神的超越,是一种智慧的沉淀,阅读经典更是一种成长的需要。

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令我无比兴奋。

③与书为伴我可以穿越古今。和诸葛亮谈三国,与林黛玉论人生,还能与杜甫一起吟诗诵经——在书中,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一幅善恶美丑的生活画卷。阅读托尔斯奏的《复活》让我对聂赫留朵夫的遭遇感到同情,对当时沙皇统治社会的黑暗感到不满,对大臣与百姓不同待遇感到不公;阅读老舍的《骆驼样子》,我不仅被那传神又通俗的语言文字所吸引,更让我对祥子人生的不幸感到辛酸,也让我对当时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感到无奈;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让我对曲折的故事情节感到痴迷,对保尔·柯察金的人格魅力感到钦佩,也让我对苏俄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感到怜悯。通过书,我可以了解人间冷暖,洞悉人生百态。

④阅读经典犹如与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谈话,是人生的导师。是生命的养料,一本本经典好书更让我爱不释手。当烦躁时,一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进我的夏至,为我抚平心中的躁动;当迷茫时,孔子的《论语》拨开雾气茫茫,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当枯燥时曹文轩的《草房子》洋溢着秸秆味道,为我还原童真的欢乐。

⑤阅读经典,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的心灵。笑问人间何为美?曰:与书为伴亦为美。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②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按要求作答。

书名 阅读内容

作者

人物

对人物命运态度

社会情况跟体会

《复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骆驼祥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从表的每一行看,你发现作者的阅读重点关注的是哪些内容?得到读整本书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的每一列看发现哪些异同?给你写作有点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想自己的阅读体验,仿照④自然段,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草原》片段

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软 柔美 柔和),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1】在(   )里按原文填上正确的词语。

【2】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

【3】文中“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这是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4】这段描写给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1.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种多么坚强的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扩句。(至少扩两处)

浪花高。

风吹倒了小屋。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谢谢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我的朋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妈妈”等表示人称的词语;通过具体的事例把感谢的原因写清楚,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在习作中让“你”“我”互动,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融入情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