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huā lěi mǎ tí yī shanɡ dòu fu
________________
dì tǎn diǎn zhuì fú àn dān bó
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将拼读出的词语工整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后的田字格内
jiăo bàn yā pò róu cuō pái huái
(_____) (_____) (____) (_____)
3、将学过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沧海一( ) ( )高( )下 ( )露无遗 气( )山河
( )首( )胸 ( )然有序 烟雾( )绕 ( )然不同
(1)人们_______地走进了电影院,没有任何拥挤的现象。
(2)他们虽然出身于相似的家庭环境,但是性格却_______。
(3)五位壮士完成任务之后,带着胜利的喜悦,_______,相继跳崖。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A.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B.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2)阅读古诗,可以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古诗《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节望月怀远传统节日习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还有许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习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隔水相望却不得相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___________。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5、我会运用。
1.《宿建德江》中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表达诗人孤寂与愁闷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把雨写得活灵活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颔联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故人庄》中表现诗人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国诸葛亮关于爱国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 别枝/ 惊鹊
B. 七八个/星天外
C. 听取/ 蛙声/ 一片
D. 旧时/ 茅店/ 社林边
【2】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7、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要求。
明月别枝惊鵲,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___。题目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之景,让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中“说丰年”的意思是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大意是____________,整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之情。
8、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写出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品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唯一的听众(节选)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1】我“蹑手蹑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理解画“ ”的句子?语段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还有哪句?
【3】“沮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锯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试分析本语段与后文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是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1)在□处加上标点。
(2)这段文字采用先 后 的方法写索溪峪的山,写出了索溪峪的山 美、 美的特点。
(3)将短文分为四层,并概括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4)划线句子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5)摘抄文中写山的词语。
11、活动二:摘抄金句,领会深刻含义。
①黄河安lán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二二年新年贺词)
②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这两段话是同学们摘抄的习近平爷爷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金句。第①段话中的“黄河安lán”的“lán”应该使用的汉字是( )
A.婪:渴求而不知满足
B.拦:不让通过,阻挡
C.澜:大波浪,波浪
D.岚:山里的雾气
【2】一提到黄河,同学们一起背诵起描写黄河的古诗。有一位同学背诵错了。请你把它选出来。( )
A.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B.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C.王之焕的《凉州词》
D.杜牧的《江南春》
【3】一位同学用毛笔书写了习近平爷爷说的金句,同学们一看他的这幅作品,就说他学习书写的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柳体”字,因为“柳体”字具有( )的特点。
A.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B.结构趋于宽扁,风格方劲古朴,气势浑厚
C.笔画简省连带,不拘泥于规矩,自由奔放
D.笔画粗细均匀,结构对称均衡,行笔圆润
【4】同学们围绕第①段金句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你觉得大家的分享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了,人类要保护自然,自然也一定会让人们生活美好。
B.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C.这段话中讲的事例是在说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D.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大象、藏羚羊这些动物需要保护。
【5】阅读了第②段金句,同学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要走一条文明发展之路,要实现“生态良好”,还应该实现( )
A.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B.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D.和谐共生切实践行
12、阅读课外短文,作答后面的问题。
智者的幽默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做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A】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有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B】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C】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1】成语谐音往往产生幽默的效果,请你还原第④段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
( )
【2】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______________
【3】作批注是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请你从文中【A】【B】【C】王处任选一处作批注。
我选【_______】处,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第⑩段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
13、温暖的小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地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①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斯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②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①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画线句②写得隽水而生动,耐人寻味。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温暖的小刀”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完成练习。
下面是天津的一个公交车站牌。
【1】这个方向的879路公交车一共有________站,起点站是___________,标“★”的是第_______站。
【2】879路公交车首班车的发车时间是________,末班车的发车时间是________。
【3】879路公交车单程最高票价是_______元,刘佳从环湖医院到大同门需要交费________元。
【4】现在是上午9:00,家住宜宾里的李华想从家里出发坐879路公交车去水上公园玩,他可以在这个站牌下等车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2)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这条超级豪华游轮上有直升机.(缩句)
(3)小明爱钓鱼。(扩句:至少扩两处)
(4)人类在糟蹋了地球之后,根本不会有美好的生活环境。(改成反问句)
(5)小木匣被科里亚埋进十步远的坑里。(改成把字句)
_
(6) 的小朋 地做游戏。(填合适的词语)
17、句子训练。(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20、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孩子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慧眼,一定发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想一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
温馨提示:可以从“微笑、诚信、梦想、读书、运动……”中选一个话题,也可以写其他话题。
要求:补全题目,所写文章要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内容具体,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