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
(3)很感兴趣地谈论。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小心__________ 理_____气_____ 一尘__________
一丝__________ 晕头__________ 眉_____色_____
(1)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__________
(2)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__________
3、回顾课文内容并填空。
(1)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中“嗤笑”一词指________地笑,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
(2)请你结合下面的描述,写出与“笑”有关的词语。
无意义地一个劲儿地笑。____________
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____________
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不以为然等意味或怒意的笑。
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刮( ) 粼( ) 录( ) 拥( )
括( ) 鳞( ) 绿( ) 涌( )
6、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鬓毛衰。
_____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3】“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客”指的是( )。
A. 家乡的亲人 B. 村中的小孩 C. 诗人自己 D. 诗人的朋友
7、诗歌赏析。
秋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 沙白
1.“扁”是个多音字,在小诗中读______。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眼中,湖波上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纷飞的红叶,红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秋天这么大,能坐得下吗?这句诗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首诗,你还会只想到红叶之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原文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喜踏岷山。
【3】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况且它们的手一个比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
②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比如风,它来的时候也是有路数的。如果站在田野的高处,就不难发现远处的那些亭亭玉立的玉米、高粱,开始悠悠地摇曳起来,一起一伏的,形似一个水波的巨弧,慢慢地推过来,推过来,经过身边时,“嗖”的一声,就蹿过去了。节气也是如此。就说惊蛰(zhé)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
③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不是一味地胡来。不像我们人,只要心血来潮,就会轻举妄动,结果做出许多蠢事,然后再慢慢地反思、修正。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节气就是这样有规矩,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立,该废的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
④对于草木、庄稼和一些小生灵,惊蛰是一道关,霜降也是一道关。这两道关,一个主兴,一个主衰,可谓一阳一阴,一道一魔,它们配合得多么默契!在我看来,惊蛰的那一记霹雳,无疑是春天提炼出的一颗灵丹,那些沉睡的草木、庄稼和小生灵们,就着甜丝丝的雨水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一个个如灵魂附体,仿佛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就连落在房顶瓦沟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错过机会。此时沉寂已久的村庄和田野,到处眨动着惺忪的小眼睛,到处弥漫着慵懒的呵欠声。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语。一语既出,该谢的,得谢,该落的,得落,没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怀不满与怨恨,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着“留得青山在”的态度,暂时蛰伏下来,或者远走他乡吧。
⑤不知你留意过没有,霜降之夜总是出奇地静,一切生灵都缄默不语,就连絮絮叨叨的风婆子也闭上了嘴巴。是的,草木、庄稼和一切生灵也该静一静了。伫立在霜降之夜无涯的寂静里,呼吸着清冽的空气,我们不难从这大静大美之中,隐隐感悟到天道的伟大。
⑥这使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政治极为敏感的年代,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产队里窖藏的红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来解手时吓了一跳,乖乖,满地的银霜!当我咝咝呵呵重新回到窝棚时,祖父自言自语地说,落霜了。然后诡秘地笑笑,说,豆子,爷爷考考你,你说这世上谁最伟大?我想了想,说道:“是哪个伟人吧?”祖父摇摇头,小声说出“时令”二字。我一时没听明白,感到祖父的话有些不可思议。他说:“睡吧,到了我这把岁数你就会明白的。”
⑦祖父对时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为播种的时间问题与生产队长发生争执,每次他总会说,二十四节气虽然不会张口说话,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
⑧祖父后来是不是霜降时走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跟所有的人一样,的确是在该走的时候走的,连一声叹息也没有留下。如今他的坟茔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丛中,好安静啊。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执——( ) 威严——( ) 陡然——(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指真心信服。( )
②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轻率地行动。( )
③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
【4】认真读短文,然后填一填。
本文写节气,更多的是通过对农村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来表现,其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思考。作者对节气的描述有详有略,对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节气则作重点描述,是因为它们在时令的变化中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这篇短文层次结构的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0、阅读。
《故乡》节选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竞与闰土( )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 )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两个空白处填上的合适的词语是(填序号):A.隔膜 B.隔绝
【2】请写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不久前,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向国旗敬礼”为主题的网上签名寄语的活动。同学们将爱国之情抒发在字里行间,表达了用中国梦引领人生航向,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
【1】请你为上面的材料拟写一个标题:______。
【2】假如你也参加了此次活动,请写下你的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蜡烛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对我的疑问,店主懒得解释,只淡淡地说:“利润太小,不划算。”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我家也没有,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⑤老阿婆乐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⑥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在屋里待腻了,到街上散步。
⑦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石板路也镀上了一层柔柔的光,有一种梦境般的美。
⑧我来到先前的那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⑨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文内容,在第⑨自然段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描写了老阿婆的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位老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4】第⑦自然段是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
A.表达了作者对石板镇美丽夜景的赞美。
B.说明石板镇非常偏僻落后,夜晚行人很少。
C.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的美好心灵,赞美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D.表现了阿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境界。
【5】短文最后才点明蜡烛的秘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这段课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回忆整篇课文说说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段文字没有一个“穷”字,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穷”?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这段文字,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桑娜的勤劳?
____________________
(5)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读选文,根据山中朋友的特点填一填。
( )叽叽喳喳 ( )气势雄浑 ( )身影洁白
( )吟诵小诗 ( )水平如镜 ( ) 身躯挺拔
【2】选文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采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与朋友间的距离,读来倍感亲切。请你也用这种方式,和山里的朋友打招呼。
你好,漂亮的蝴蝶! 。
你好, !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得请你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仿写句子)
例: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11分)
(1)①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②这两句子都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生产。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
请把上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4)用温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温和(表示气候):
温和(表示态度):
18、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21、写作。
题目:记一次
要求:1.题目可填写“参观、劳动、中队活动、演讲活动”等.
2.按一定的顺序写出全过程。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