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绥化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kāng kǎi  jīng yíng   yáo lán   hé ǎ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uàng chǎn   huánɡ yīnɡ  bāo guǒ   jī d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

(1)诗中有画。“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的田园风光是孟浩然笔下的美好境界;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描绘出黄河裹挟泥沙从天边奔腾而来的画面;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以“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描绘出流水护田、青山送翠色的画面;“等闲识得东面,_____________”是朱熹笔下“寻芳”所得,春意蓬勃,万物皆春。

(2)钟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

(3)《有的人》是臧克家为纪念___________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4)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经典情节,突出了关公的神勇之气。照样子写出你了解的《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及突出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

(5)本学期我们六学年的必读书目《繁星·春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6)《玄秘塔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__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3、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不疲   热泪(  )(  )

( ) (  ) (  )(  )   (  )(  )不离

4、课文内容填空。(15分)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_________________,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_______________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了三亚的落日,你脑海中浮现出__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4分)

虽说是孔隙,可容得下_______________。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人_______________,刚合适,在没法_______________,是这样小的小船。从这几句话中,知道孔隙_______________。(2分+1分)

仿写: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重重难关,我们读出李清照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从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懂了张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分+1分)

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的八字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分)

 

5、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其中四字词语不少于三个。

六月一日是一个(______)的日子。那天,校园里(______),我们(______)地参加了学校的庆祝活动。活动内容(______),同学们有的唱歌,歌声(______),有的跳舞,舞姿(______)。我们在活动中享受到童年的快乐。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群文检测。读下面的三首古诗,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渔歌子 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 西塞山前白鹭飞。 千山鸟飞绝,

侧坐莓苔草映身。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万径人踪灭。

路人借问遥招手, 青箬笠,绿蓑衣, 孤舟蓑笠翁,

怕得鱼惊不应人。 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钓寒江雪 。

【1】选择,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 )

A.李白——张志和——柳宗元

B.柳宗元——张志和——杜甫

C.胡令能——张志和——柳宗元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三首都是词,“小儿垂钓”“江雪”和 “渔歌子”都是词牌名。 ________

②《渔歌子》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以及渔翁悠然自得的垂钓生活。 ________

③《江雪》中的“千山” 和“万径”指的是有千座山、万条路。 _______

④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初学钓鱼的可爱的小孩形象。________

【3】写出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①新社:春社,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在立春后、清明前。②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③元:同“原”。④斗草:古代妇女玩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这首词的上阕依次描写了燕子、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春天的景物。

2请把这首词中描写东邻女情态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与时令相符的景物的变化,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B.词的下阕写人,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及情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

C.“疑怪昨宵春梦好”一句表现了东邻女对远方行人的思念。

D.这首词美在情景,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流丽。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基础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③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④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写了_________。作者写到了___________等动植物,来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3】这篇文章的结构是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农家谚语?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一生勤奋的鲁迅先生

伟大的鲁迅先生,一生勤奋,极少有闲暇休息的时候。就在他逝世前,身体已经非常坏的那段日子里,仍然紧张地工作着。

我们从他的日记中可以得知下面这些动人心魄的事实:

193681日,鲁迅体重只有38.7公斤,肺已烂掉45,肋膜间积水,一直发高烧。87日,一位日本医生为他第一次抽出肋膜积水200毫升。当时一位欧洲肺病专家,在给他检查身体以后,十分惊异地说;若是欧洲人,五年前就死去了。就是在身体这样不好的情况下,鲁迅从81日到1019日逝世这段短时间里,共给青年作者和友人写了93封信和14篇文章。逝世前11天,他为了支持木刻艺术这一当时的革命新生事物,带病参加了全国第二次木刻流动展览会,同青年木刻工作者亲切谈话,并照了相,逝世前一天还在记日记。

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的整个一生都是在拼时间。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正的。有志者,勤奋者,善于去挣,去挤,它就有;蠢人,懒汉,不去挣,不去挤,它就没有。鲁迅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晚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实在困了,就和衣躺到床上打个盹,醒后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

鲁迅习惯以各种形式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在鲁迅的卧室里,墙上挂着勉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对联及最崇拜的人,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

【1】鲁迅原名 _______,是伟大的 ______ 家、________家、 ______ 家,我们学过他写的课文有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紧张——________ 勤奋——________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惜——________ 勉励——________

【4】时间无比珍贵,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请你再仿写两个句子。

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__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在没有见到莎莉文老师之前,我就好像是迷失在大雾中的航船,身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我不能确定海港是否就在近处,是否已经临近,还是遥不可及。我的内心焦急万分,因此,我只能在心底无声地呐喊着:“光明啊!光明啊!快给我光明!快给我光明!

然而,就在那个下午,爱和光明开始降临到我的身上。

突然,我感觉到有脚步正在向我靠近,我以为是母亲来了,于是,便朝她伸开了双手。

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并把我拉进她的怀中。

她就是莎莉文老师,我的家庭教师,是一个带给我知识和真理,并把全部的爱倾注在我身上的可敬的人。

第二天一早,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她的房间,将一个崭新的布娃娃放到我的手中——后来我才知道,这娃娃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孩子们赠送给我的礼物,娃娃的衣服还是萝拉·布里奇曼亲手缝制的。

我双手捧着布娃娃,兴冲冲地玩了好一会儿。

这时,莎莉文老师握住我的双手,在我的手掌上一遍又一遍缓慢地拼写单词,她的这一举动使我对手指游戏大感兴趣,于是,我便立即模仿着拼写。

当我最终能正确地拼写出这个单词时,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兴奋,我高兴地涨红了脸,并立即跑下楼去,找到忙碌中的母亲,把刚学会的单词讲写给她看。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一书,作者是__国的__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

【3】联系文章的前文,可以知道莎莉文来做“我的老师”的大体经过是:_____

【4】作者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个可敬的人,请从文中摘抄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

【5】第二小节的结尾,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感叹号,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了:_______

【6】本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______

12、最后一美元

   三年前那个雨雪霏霏、北风凛冽的季节,刚刚中学毕业的我,带着对音乐的狂热,只身来到纳什维尔,希望成为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

  然而,我却四处碰壁。一个月下来,口袋里差不多已空空如也。 幸亏一位在超级市场工作的朋友用那里准备扔掉的过期食品偷偷接济我,我才勉强度日。最后,我只剩下一美元,却怎么也不舍得把它花掉,因为上面满是我喜爱的歌星的亲笔签名。

  一天早晨,我在停车场留意到一名男子坐在一辆破旧不堪的汽车里。一连两天,汽车都在原地,而那名男子每次看到我都温和地向我挥挥手。我心里纳闷,这么大的风雪,他待在那儿干吗?

 第三天早晨,当我走近那辆汽车时;那名男子把车窗玻璃摇下来。我停住脚步,和他攀谈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到这里来应聘的,但因早到了三天,所以无法立即工作,口袋里又没钱,只好待在车里不吃不喝。

  他忸怩片刻,然后红着脸问我是否可以借给他一美元买点吃的,日后再还我。然而,我也是自身难保。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不忍看到他失望的表情而转身离去。

 刹那间,我想起口袋里的那一美元,犹豫了片刻,我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走到了车前,把钱递给了他。他的两眼顿时亮了起来。有人在上面写满了字 。他说。他没有留意那全是亲笔签名。

 那一天,我尽量不去想这珍贵的一美元。然而时来运转,就在当天早晨, 一家电台通知我去录节目,薪金 500 美元。从那以后,我一炮打响,成为正式节目主持人,再不用为吃穿用而发愁。

我再没有见过那辆汽车和那名男子。有时候,我在想他到底是乞丐,还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我通过了。

(1)我向他解释了我的困境“困境”具体指    

(2)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我”珍爱这“最后一美元”的语句(两处)用波浪线在原文中中标出

(3)文章具体描写了“我”的“困境”和“我”对“最后一美元”的珍爱 , 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何作用?

(4)这是我人生碰到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考试”的含义是  

 

13、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______——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________,你把母爱比作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横线上,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7短文已用“‖”分成了四段,请归纳第三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感悟。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物(______       坊(______       暑(______       ______

【2】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也在长的道理。

【3】谚语“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中的“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句谚语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也来写一个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练习。

1.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种多么坚强的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把两个句子合成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吹绿了田野。 (改“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字句)

(3)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1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19、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读一读,仿照上面句子的句式写一句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