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潍坊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想象画面是理解古诗词意思的好方法之一。读到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仿佛看到了山雨欲来和骤雨倾盆而下的画面;读到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读到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我仿佛面对着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

(2)同样是描写月夜的景色,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愁绪万千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却满怀欣喜地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含有“月”的句子)

(3)当看到战争年代,无数英雄为了保卫国家而血洒疆场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曹植的一句爱国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防部队某连队需要一则宣传标语,来提醒官兵们守土有责,可以采用宋朝爱国将领李纲的名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不可( )( )       ( )( )其所

( )( )       重见( )( )       ( )( )四海

3、日积月累。

1________,乡音无改_______。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

2.《回乡偶书》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写的。从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回家乡时已经年迈。

4、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1)我( )眼前这位陌生人,怎么也想不起他是谁。

(2)略读就是一般性( ),其优点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

(3)我们要学会注意( )身边的事物,做生活有心人。

(4)我们( )着先烈的遗像,心中升一股敬意。

(5)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6)老师走进教室,( )四周,笑着说:“打扫得真干净!”

5、易错音荟萃

鸡蛋羹(   )   ( )

( )   磨坊( )

愚蠢( )   瓦砾( )

云杉( )   树桩(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在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             开颜: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长征》这首诗,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

(2)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 )

(3)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个历史事件。( )

(4)诗的联尾,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7、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8、阅读(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解释词语的意思。

胜日:___________ 滨:___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   东风: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一句点明出游的_____________,下面三句写 “寻芳”所见所得:春回大地,使人耳目一新。诗人由“寻”而“________”,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是“________”字。

【3】“万紫千红总是春”让你产生了哪些联想?请用精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之美各有特色,请你写出两句表现其它季节之美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感受天地英雄气。

老兵们的抗美援朝

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 希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原志愿军老战士关长义说:“当年过鸭绿江的时候,就没想过回来,每个过江的战士都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视死如归。国家让我去,我就去。共产党员冲在前,打在前。那个年代,大家的思想就是活着就干,死了就算,从来没怕过。”

在长津湖战役中,许多志愿军战士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姿势。“气温大约有零下40摄氏度,很多战士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扒 趴)在雪地里隐蔽直到被冻死。”亲历了这场(战役 战争)的原志愿军司令部参谋常宗信眼含热泪回忆说,“咱们装备是没敌人好,但当时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守住阵地才能保卫祖国,把敌人打跑了,咱们才能有太平日子过。”70年后,87岁的原志愿军老兵赵振声却一语道出当年所有将士的心声:“与祖国的安危相比,还有什么危险和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程茂友至今保存着一本工作笔记,记录着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我们有一个班长,叫罗连成,在打掉敌人三个碉堡的时候已经两次负伤了,第三次负伤的时候肠子都流了出来。可是他看到战友冲锋的路上还有敌人的机枪从碉堡向外扫射,他就把肠子弄弄塞进去,爬过去把碉堡炸了。”程茂友有些激动地说,“我们的胜利靠的是军魂,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 忠心)。”

老兵们最大的期盼不是自己健康长寿,而是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他们期盼“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像红色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1】用“√”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生忘死(______   隐蔽(______   正义(______

【3】文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与祖国的安危相比,还有什么危险和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视死如归:_______________

薪火相传:_______________

【6】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英雄们说吧,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只有一个地球》选段(共27分)

(一)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为加点字填上正确的读音。(2分)

(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3)划“”的句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5分)

(4)划“”的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4分)

(5)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3分)

 

11、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的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唰唰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得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做得很专心,很认真。妈妈轻轻地来到我的身边。她拿起我的作业,说:“我看看你的作业。”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躺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__________的手,一双__________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__________,又用温柔的手_________

【2】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3】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中“懒惰”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宮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墻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墻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宮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持风格。

……

②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B.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5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C.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苏州园林。D.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E.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

③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文段①主要介紹故宮的_______。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

【2】文段①中多处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如“十米"“七十二万平方米"“十多座”等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

【3】文段①中“玲琥”的意思是__________;“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筑_______

【4】文段①最后-句“宏大壮丽”“精美"“布局统一”说明了故宫的______,抒发了作者对故宫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5】文段②语段的顺序被打乱了,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

A句使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C句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6】将文段③这一双重否定可改为陈述句,并说说这样改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把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给选文标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

【2】选文画“ ”的句子是描写父亲________的句子。“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说明了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慈祥”表现了________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

【4】父亲“瞅了瞅我们”,是期望“我们”____;他又“望了望我们”,是期望我们”___

【5】选文中的李大钊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

14、树林和草原(节选)

屠格涅夫

现在你要出发到远离庄园的草原上去行猎了。你的车子在乡间土道上行驶了大约十俄里,终于来到了大道上。你经过无数的货车旁边,经过几家大门敞开的旅店旁边,望见里面有一口井,屋檐下还有茶炊吱吱地沸腾着;你的车子从一个村庄开到另一个村庄,穿过一望无际的原野,沿着绿色的大麻田,长久地行驶着。喜鹊从一棵柳树飞到另一棵柳树;农妇们手里拿着长长的草耙,正在田野里慢慢地走;一个行路人穿着一件破旧的土布外套,肩上背着一只行囊,拖着疲劳的步子行走着;地主家的笨重的轿形马车上套着六匹高大而疲乏的马,向你迎面而来。车窗里露出垫子的角;一个穿大衣的侍仆( )着绳子,( )着身子,( )在马车后面脚蹬上的一只蒲包上,泥污一直(  )到眉毛上。现在你来到了一个小县城里,这里有木造的歪斜的小屋子、无穷尽的栅栏、不住人的石造商店、深谷上的古老的桥。再走远去,再走远去!来到了草原地带。你从山上眺望,风景多么好!一个个全部耕种过的圆圆低低的丘陵,像巨浪一般起伏着;长满灌木丛的溪谷蜿蜒在丘陵中间;一片片小小的丛林像椭圆形的岛屿一般散布着;狭窄的小径从一个村庄通到另一个村庄;各处有白色的礼拜堂;柳丛中间透出一条亮闪闪的小河,有四个地方筑着堤坝;远处原野中有一行野雁并列地站着;在一个小池塘上,有一所古老的地主邸宅,附有一些杂用房屋、一个果园和一个打谷场。然而你的车子继续向前行驶。丘陵越来越小了,树木几乎看不见了。终于,你来到了一片茫无际涯的草原上!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读画线句,作者见到的景物有:_______、行走的行路人、_____

3“再走远去,再走远去”运用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话在文段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

①突出到庄园的草原上去行猎的距离远。 ②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作者远距离行驶后,先来到了_____,来到草原时用“______”概括了草原的特点。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当前的不幸处境,难道不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4.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荒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提示: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内容具体,情感真实,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50字。

睁大我们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快乐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快乐在人们身上得到传递和接力……请以“一串快乐的音符 ”为题,运用你学过的多种描写手法,表达你感悟到的独特快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