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拼音写词语。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g(______)了,因为在长满了tái xiǎn(______)的xuán yá(______)上,一株美丽的雪莲花yìng rù yǎn lián(______)。
2、读拼音,写词语。
(1)科尔沁草原雨水chōnɡ pèi( ),那zhǎo zé( )地带萌生着许多花草,一条明如bō li( )的河流贯穿草原,这条河bǔ yù( )着草原人民。
(2)我们bá shān shè shuǐ( )来到青海,看到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狂风sì nüè ( )也摧残不了它,这种艰rèn( )不拔的精神让人感动。
3、佳句我会填。
1.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爱亲者,_______;敬亲者,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
4.______,朋友笃诚信。
4、看拼音写汉字。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桥》一文的结尾写道:“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最后才揭示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________关系,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回乡偶书》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孩童的笑写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感慨。
3. 学了这个单元后,我知道读小说要关注情节、________、________等。在读过的小说中,我认为《__________》这本书中________这一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与人物相关的“____________”这一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气愤
B. 生机勃勃的局面
C. 发怒
8、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__时偶然写得的。
【3】本诗中通过诗人的“变 ”——“___________”和“不变”——“____________”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
9、课外1: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________,“礼炮”指的是________,“玉花”指的是________ ,“掌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10、 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1】为什么说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影响植物生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根据语段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紧扣主题,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山峰顶端,有我军的一个哨卡(kǎ qiǎ)。刚刚到任的将军率领部属将去这个防区内海拔最高的哨卡访问,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②早上,屋外的风嘶吼着,发出阵阵令人发怵的尖啸,还夹杂着雪珠和小冰块击打着门扉的啪啪声。将军起身,好几个人围了过来,劝他下次再去,将军没有答应。团长用几近请求的语气说:“首长,您上去,太危险了……”团长是一个从军二十一年的老兵了,常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呈暗紫红色。“战士们成年累月在山上,他们更危险!”将军拍拍团长的肩,“走!”
③四名战士驻守的哨卡在海拔五千余米的最高峰上,四周一无速拦。狂风肆虐的时候,雪拍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将军逐一与他们握手,又到了宿舍、伙房,查看了战士们的被装和伙食。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哨兵,发现他又黑又瘦,显得有些憔悴甚至苍老。将军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哨卡?”“不,前年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还差三个月。”
⑤将军的脸色变了,他转过身,严厉地盯着团长:“不是有规定吗?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没吱声。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问道:“你就这么带兵的?让一个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执勤?嗯?!”团长没有正面回答将军的问话,而是轻声说:“这儿条件最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这样?”团长还是没吱声。哨兵持枪立正站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团长瞄了哨兵一眼,哨兵把话咽了回去。
⑥这时,一名随员悄声对将军说:“首长,他,就是团长的亲弟弟……”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望了望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他立正,缓缓地抬起了手,向团长和他弟弟敬礼。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众人都举起了手。
⑦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 矗立( ) 依稀可见( )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③段是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文章中的团长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
【6】请从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三方面,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12、按照要求阅读。
材料一
11月26日,当天上午7点30分,灵宝市城关中心小学的李春苗老师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教室,督促学生整理教室卫生、查看学生到校情况、进行疫情检测工作以及组织学生晨读。在清点人数时,李春苗发现学生刘某仍未到校,心急的她多次拨打孩子母亲的电话进行联系,但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这让李春苗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随后她又联系了赵某同村的一名学生家长去其家里看看情况,但赵某家大门紧锁,从门缝中看到接送孩子的电动车仍停在院里,多次喊叫也无人答应。此时,李春苗不敢多想,在和同班搭档老师调好课后,快速来到学校政教处说明情况,然后骑着电动车火速赶往离学校3公里左右的墙底村。
通过一路打听,她找到了赵某家,使劲敲打院门、大声呼喊,仍是无人回应。李春苗赶忙叫邻居搬来梯子,自己翻墙入院打开院门,和邻居一起走到赵某卧室窗前,透过窗户看到房间内的赵某和儿子刘某躺在床上,孩子身边全是呕吐物……她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向学校领导汇报,请求支援。
放下电话的李春苗和邻居不断地拍打着窗户,幸好赵某还有轻微意识,勉强爬下床打开房门,孩子刘某情况比较严重,众人赶紧把母子二人抬上救护车。
当天下午两点左右,医院传来了母子俩脱离危险的消息,李春苗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下来。事后,李老师去看望母子俩,在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的病房内,刘同学的妈妈紧握李春苗老师的手,动容地说:“多亏李老师,是她救了我们母子的命!”而李春苗表示:“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
材料二
李春苗老师在了解到班里有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和孤儿时,她的内心涌起一阵酸楚。她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关爱活动,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培养亲密感和信任感,给予孩子们心灵慰藉,用爱感化,用心呵护,更是拿出百分之两百的“武艺”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李春苗老师手里有好几个黑皮大开张笔记本子,其中记录着学生考试成绩归类分析、培优补弱计划和开展活动要点、主题班会内容、学生发展趋向等。拿过来粗略浏览杂乱无章,像个针线笸箩装满了针头线脑之类,从中不难发现李老师开展班级工作的细致和辛苦。城关镇中心小学每天下午5点放学,然而李春苗老师办公室的灯每天至少要开到7点,她在备课、批改完作业后,继续钻研自己的学科教学任务。
材料三
连日来,灵宝市教师李春苗“挽救煤气中毒母子二人”的先进事迹受到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关注。11月27日以来,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光明日报、教育时报、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三门峡日报、三门峡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媒体纷纷报道,众多网友转发热情高涨,阅读量不断攀升。12月25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以《发现学生迟到,老师一个举动救两人》为题,报道了李春苗的先进事迹。
阅读链接 张玉滚: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颁奖辞)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人物事迹)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据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莫振高: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
【1】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想一想:你应该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哪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读完后,填一填。
(1)了解李春苗老师的救人事迹和平时的一些事情。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社会中具有相同品质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的写出阅读材料一、二、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阅读链接”的内容,请概括两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链接”的人物和材料中的人物都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所有的阅读材料,写一段对“李春苗老师”的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边的小杨树,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来。
【2】“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边的小杨树,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玛瑙。”这句话中,分别把______比作了______,把______比作了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3】“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边的小杨树,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这段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都是围绕着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
14、阅读短文,回答练习。
没想到,为了一篇表扬稿,我竟和班长生起气来。
前几天,我班教室的一个破窗户不知是谁修好,还换上了一块新玻璃。我就根据这件事写了一篇表扬稿,交给了班长李明,他是广播室的播音员。李明接过表扬稿,看了看,眉头一皱,便向广播室走去。
中午的广播结束了,没有广播我写的那遍表扬稿。班长从广播室出来 我就上前问他 李明 为什么不播我写的表扬稿 今天稿件太多 你那篇下次再广播吧 班长微笑着摆了摆手 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是的 开展 文明礼貌月 活动以来 学校好人好事太多了 他把表扬的机会让给其他班 我理解班长的心情
可是第二天,还是没有广播我那篇稿子,我又去问李明。“今天的稿太多,你那篇下次广播吧!”说完,他脸红了红。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那篇表扬稿仍然没有广播。也许班长把这件事忘记了,也许是把那篇稿弄丢了,我生气了。班长过去并不是这样的。上学期,班上出现的每一件好人好事,都逃不过他的眼晴,他都写了表扬稿。我记得一次王明拾到一笔钱,归还了失主,班长知道了,马上用午休时间写了一篇表扬稿,及时表扬了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你看他工作多么( 仔细 精细 )!可是现在,他对工作却这样不负责任,对班级出现这样一件好事,漫不经心!不行,我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不广播我那篇表扬稿。
可是第二天,班长生病了,播音员由副班长担任,我那篇稿子广播了。我高兴地迎住从广播室走出来的副班长,伸出大拇指( 夸耀 夸奖 )地说:“副班长,你对工作真是认真负责啊!”接着,我把班长( 放置 搁置 )我那篇表扬稿的经过告诉了他。谁知,副班长听了哈哈大笑说:“谁做的好事你还不知啊?”“噢?是班长!”我这才恍然大悟。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1) 满不在乎:
(2) 恍然大悟:
3.认真读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各反映了班长什么内心活动:
第一处,班长想:
第二处,班长想:
4.请在第三小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5.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6.请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7.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15、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仿写句子)
“问”常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不会相差这么远。(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亲人,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病句之前要先读句子,分析句子的病因,病因主要有前后矛盾、语意重复、语序颠倒、搭配不当、归类不当等。本题的“亲人”包括“父母”,因此是语意重复,要把“亲人”去掉。
4.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19、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0、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有许多不一样的见闻,不一样的感受:为抗疫你行的医务工作者;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抗疫捐资捐物的爱心人士……让我们感动流泪,更让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请你以“我懂得了________”为题,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或看到、听到、读到的抗疫故事。
要求:
①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表达真实情感。
②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出现生活中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