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岳阳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

(2)母亲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

(3)“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

(4)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 )

2、根据课文《竹节人》填空。

本文记叙了童年时代“我”和伙伴们_______竹节人,沉迷于_____竹节人,导致竹节人被老师__________,结果却发现老师也____________的事情。课文写出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______

3、依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3)   “孤村落日残霞, 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出自 _________写的《天净沙·秋》。

(4)   诚者,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礼记》

(5)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_,_________。

(6)   古人在《增广贤文》中 但存方寸地,_________。”告诫后人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请你结合生括 实际和掌握的资 料写一则环保宣传标语“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yōu( )     jiān yìng( )     yòu zhì( )     yōng dài( )

yán jùn( )     màn cháng( )     mǐn gǎn( )     kāng kǎi( )

5、根据语境写词语。(6)

我一直(    )亲眼目睹《蒙娜丽莎》风采。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我(    )。当亲眼看到《蒙娜丽莎》时,我被它彻底陶醉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一读,选一选。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7、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它是一首以_____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  )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   ,   的谚语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  )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可以成功。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都是形容时间易逝的,这样的词语还有 等。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

4.短文主要讲了哪些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祖母去世,爸爸和谈话

B.在草原上和骏马赛跑

C.和太阳赛跑

D.和作业赛跑

5.“与时间赛跑的方法是什么?“ ”画出来。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如何珍惜时间?

 

10、阅读。

【材料一】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下图为会徽。

(图片来自互联网)

【材料二】

近四届冬奥会金牌榜等情况统计表

届别

举办地点

举办时间

金牌榜三甲

中国金牌榜名次

20

意大利都灵

2006.2.10-26

德国、美国、奥地利

中国第14名

21

加拿大温哥华

2010.2.12-28

加拿大、德国、美国

中国第7名

22

俄罗斯索契

2014.2.7-23

俄罗斯、挪威、加拿大

中国第12名

23

韩国平昌

2018.2.9-2.24

挪威、德国、加拿大

中国第16名

【材料三】

让“3亿人上冰雪”,是中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冰雪运动,让更多人通过练习冰雪运动受益,这个宏伟的目标也在逐渐实现。借助北京冬奥会的红利,越来越多地方成为冰雪运动的“热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明确提出全国中小学要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有条件的北方地区中小学要开设冰雪项目运动课程。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首都体育馆勉励冰雪健儿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少年强则中国强,体有强则中国强。希望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把冰雪运动各个项目开展起来,让冰上项目强项更强,同时抓紧补上雪地项目短板,把没有开展的项目开展起来,促进冰雪运动在我国全面开展。”

【1】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张家口市举行。( )

(2)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提供了比赛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

(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开设冰雪项目运动课程。( )

【2】【材料四】中,习总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是(       

A.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B.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

C.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把冰雪运动各个项目开展起来,让冰上项目强项更强。

D.促进冰雪运动在我国全面开展。

【3】结合阅读材料,概括中国近四届冬奥会金牌数现状并展望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

【4】星光小学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决定在全校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倡议,有针对性地拟定几条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这个文段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___________。其中,第1自然段是写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       

A.矿产资源形成不易。

B.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的严重后果和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

【3】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     

A.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B.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

【4】下列现象属于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吗?如果是,请在后面打“√”。

(1)工厂把废水排进长江,使得长江的水质变坏。(   

(2)大量开采煤矿,导致山体塌方。(   

(3)大量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

夏爱兰

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子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早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

【1】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

【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例说明, 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   )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横线①的句子中,困难指的是________,“嘲笑指的是________,“毅然一词表现出了詹天佑________。

3从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用横线②画出相关语句。

14、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按照______顺序描写了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情况,其中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A.时间 B.事情的发展 C.主席进场 D.群众进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16、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①地球是无私的,他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女孩被奶奶抱起来,搂在怀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为反问句。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热爱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依照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和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的句子,试着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

例:清早,

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傍晚,

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