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白城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

(1)形容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______

(2)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______

(3)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______

(4)像风中的蜡烛那样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______

2、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姿________

3、语文与生活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观察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分别写出它们的书法字体。

          

柳公权《玄秘塔碑》          王羲之《兰亭集序》            怀素《自叙帖》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认识书法家:柳公权是________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________”指的就是他的书法特点。

4、日积月累。

1.留意人物的( )( )( ),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 ),作者是( ),“西江月”是( ),“夜行黄沙道中”是( )

3.《春日》是宋代诗人( )漫步在泗水河畔时所作。诗中最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奇丽的小诗。

5.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伯牙鼓琴》中的句子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请从诗句中找出两个动词,分别填在横线上。

一个“______”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一个“______”字,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给亿万人民当牛马的崇高形象。

2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人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诗句:“横眉冷对______________甘为孺子牛。”

3选一选。

这节小诗运用______手法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批判了反动统计者凶暴的本质。

A. 烘托 B. 对比

7、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写出画线字的读音。

______   有源头活水来______

3这首诗是由________而发的感想,诗中写景的诗句是第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的事情,你觉得观书和观池塘两者有联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被称为(     

A.诗仙

B.诗鬼

C.诗圣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

【4】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这段话抓住了人物的            来刻画渔夫这个人物形象。

2.文中的“你”指的是   ,“他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是            

3.“是个问题”指的是                     

4.“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句中的“熬”字换成“度”字好不好?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渔夫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0、阅读理解。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①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两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②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③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④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去了?

⑤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了说:“他爹娘走了五年了,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

⑥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 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⑦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洛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⑧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⑨走到院子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没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⑩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竞成了嚎啕大哭。

⑾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⑿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 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

⒀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短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_____________,他获得父母的温暖,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从不同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1)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想以前上课走神,后来为什么会认真听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揣摩第⑧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梅》,完成答题。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中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 )

A.犹有

B.已是

C.争春

D.待到

【3】结合上述材料,你觉得梅花具有哪些品格?

__________

【4】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这两个诗句。

材料一:_____

材料二:_____

【5】“梅、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在“兰、竹、菊”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诗文名句。

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下了晚自习,随手锁上班级的门。走到半路才发觉,钱包丢在了教室里。

真感谢当初的粗心,有一扇窗户没有关上。一阵兴奋,一阵欢呼。也许,当时我被在校运动会上获得的两枚跳远金牌冲昏了头脑;也许,我想用一种果敢的近乎完美的姿势进入教室——总之,那时,我挥动双腿,向窗台跳去。

不幸的事发生了。牛仔裤的束使我双腿无法伸展,我的右腿膝盖重重地磕在了窗台的水泥棱上。

一阵剧痛迅猛地向我袭来,我的右腿就像被一块烧红了的铁块过一样。

力量,顿时消失得一干二净。我浑身一软,倒在了地上。

我的右腿,除了那膝盖,早已全无知觉。那膝盖里,就如一次次地爆炸着原子弹,一次次地将神经冲动传入我的大脑。

我的牙,咬得不能再紧;我的眼,闭得不能再紧;我的大脑,已经被涂成了黑色,麻木地机械地接收着来自右腿的信息。

疼痛在缩小,缩小着它的范围,却加大了它的强度。最后,它集中在一点上,犹如一根毒针,在我骨中穿梭。

疼痛,似乎已耗尽我积蓄的热量。我冷,冷得心在发慌。我无法控制我的身体,因为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此时都在不住地抖!

我不能说话,我的嗓子早已在一次次大量的呼吸中变得干燥而疼痛;我不能走路,仅一条腿根本无法支撑身体的平衡!

我靠着墙,静静地坐在那儿,感受着疼痛和冰冷的侵……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写在文中横线上。

____

____

____

____

 

2“一种果敢的近乎完美的姿势”是指____________,而最终导致不幸的事发生,那就是____________

3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我跳窗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读者,你一定很欣赏作者对于疼痛体验的描写吧,请你摘录3句描写疼痛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验疼痛》的作者叫侯涛,他希望阅读过这篇文章的每一个朋友都能在留言板上写一句话,与他共享共勉。

BB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说明书,完成后面的练习。  [生活实践]

感冒灵说明书

(作用与用途)本品适用于感冒及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病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日三次,每次1至2片,婴儿减半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①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②不得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物。

③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④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

(储藏)密封保存

(有效期)一年

1下面症状中可以服用感冒灵的是(   )

A.高血压头痛。 B.感冒头痛。 C.肺炎咳嗽。 D.腹泻。

2说明书的注意事项第③条中,“慎用”和“禁用”能互换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说明书的内容,请判断小明做法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①小明的小表弟才八个月大,昨天感冒了,小明让姨妈给表弟一次服用了2片感冒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爸爸摸着脑袋进来,说不小心撞疼了。小明说:“感冒灵可以治头痛,您服用两片吧!”说着就给爸爸拿了两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换成第三人称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本书是你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谢之情,思念着张老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吹小树。(请扩句,要扩充两处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大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主题: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

提示:人们常说:“ 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想想你有哪些好习惯,选择其中的个写出来。要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有益的影响。

要求:①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②把事情的经过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③书写工整,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