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松原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  )在心头。

凄凉 。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 、有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   ,不断回想起故国的

  ,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   、一点   ,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 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 表达得非常充分。

 

2、根据语境,将下列诗句、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即将离开母校,回想老师的谆谆教导,孜孜不倦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不禁让人想起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 。如龚自珍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

(2)看到大量土地被征用,用来办厂、建房,村支书感慨地说“________,留与子孙耕。”

(3)对于“许诺”我们要慎重,答应了就要去做,正所谓“___________,纤毫必偿;有所期约,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8)

急忙   急速

1我们非常惊异,(    )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2海鸥们(    )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4、根据情景写诗句。

(1)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_________”。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___________”。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______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____________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5、看拼音写汉字。

zhé  fú   bēi  mǐn   jǐng  yǎng  táng tū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jìng  mò    yóu  zhōng   tián  jìng   zhèn  chà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它是一首以______为题材的经典佳作。

3这首诗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写出其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两首诗都是______诗,诗人借咏叹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2】《石灰吟》一诗中,首句“千锤万凿”说明______,“______”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______”三字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____________等革命烈士。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作者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B.《咏煤炭》全诗紧紧扣住煤炭的特性落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句写煤炭,句句寄托诗人为祖国为人民不辞辛苦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献身的高尚情操。

C.《咏煤炭》中“洪炉照破夜沉沉”一句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D.通过比较发现,同一作者,在《石灰吟》中侧重表现了自觉接受严酷考验的思想,在《咏煤炭》中侧重表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8、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用“/”划分朗读停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莺啼:___________

四百八十:__________

楼台: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为了突出江南春*,诗人选取了哪些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

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融化在月色里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连绵起伏: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

【2】用“  ”从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3】短文第2、3自然段写了___的西湖;第4自然段写了___的西湖。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_________________

【5】从整体上来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胜利的手势

收到鲍勃照片的时候,我很难把相片上这个搂着最佳射手奖杯、一脸阳光的年轻人同12年前那个瘦弱(wěi  wèi)缩的男孩子联系起来。(但是,他高高举起的右手是划破我记忆的闪电,那是一个孩子对生命的坚强诠释。)

12年前,我受蒙特利哥学校邀请,担任该校足球队春季集训的教练。他们是崇拜我的,训话结束后我对孩子们说:“现在轮到我认识你们了。大家站成一排,在我和你们握手的时候告诉我你们的名字。”

我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夸奖着那些自信地喊出自己名字的孩子,最后走到队尾那个瘦小的男孩面前。他很紧张地看着我,小声说:“我叫鲍勃。”然后,他缓缓地把左手伸到我面前。

“哦,这可不行,”我说,“你应该知道用哪只手握手吧?而且你的声音还可以再大一点。怎么样,小家伙,我们再来一次?”鲍勃低下头一声不吭地站在那里。这时,他身旁的狄恩说:“教练,鲍勃的右手生来只有两根手指。”鲍勃猛地抬起眼睛看着我:“我能踢得很好的。做候补我也愿意。”

我平静地把右手伸到鲍勃的面前,温和地说:“你愿意跟我握一下手吗?”

鲍勃迟(nínɡ yí)地将他残缺不全的手放到我的手心里。

我双手握住他微微颤抖的小手:“鲍勃,你记住,没有必要遮掩什么。恰恰相反,你有一双幸运的手。上天如此安排,为的是能让你比别人更快地打出‘胜利’的手势(用手指打出英文单词胜利‘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v’)。”

鲍勃苍白的脸上渐渐浮起灿烂的笑容。

集训结束时,有一场和邻校的汇报比赛。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孩子们举着手争先恐后拥到我面前,希望自己能首发出场。鲍勃的左手几乎要举到我眼前,我装作没有看见。剩下最后一个名额时,我沉默地看着鲍勃,鲍勃(zhǎnɡ  zhànɡ)红的脸上突然有了(nínɡ yí)重的神情,他坚定地举起右手,微微张开两指:“教练,请给我一次机会。”

我记得,那次比赛鲍勃进了两个球。

伤痕往往是上帝的亲吻,如果你能正视。

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1)诠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争先恐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 短文是采用什么顺序记叙的?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一自然段中括号里的句子是否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胜利的手势”为题,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伤痕往往是上帝的亲吻,如果你能正视”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2角5分的奖励

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

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而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

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她微笑着对我说:“七块两毛五。”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七块钱吧!两毛五就算了。我想鼓励人们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也真希望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像学生得到校长的表扬一样,我高兴得发狂。并且我得到了一份小小的环境保护奖——她给了我两角五分的折扣。

你可能会说:两角五分算得了什么!可是我却很激动。回到家后,我就忍不住向人们夸耀我得到的这份奖金。我先给在国外的儿子通了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我又向别人讲了又讲。家人对我的行为都迷惑不解。是啊,两角五分的奖金有什么特别呢?

政治家总是在讲“热爱祖国”,在我看来,“热爱祖国”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热爱的具体体现是:节约能源、减少生活垃圾、不污染环境。

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带着手工编制的竹篓到集市上买东西,豆腐和猪肉都包在绿色的荷叶里,它们最后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还记得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几句诗,这几句诗是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教给他们的。让我们用肥大的荷叶/包裹起皎洁的月光带回家/把它夹在一本唐诗书里/压得平平展展,像思念亲爱的人那样。

真的,用来做包装的荷叶是多么美啊!我们还用竹叶来包米饭团。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山民们用中空的竹筒盛装米饭。

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的不同啊!这也是我上集市时总带着塑料盒的原因。当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但是这些不便不过是我们热爱祖国所付出的代价而已!常常有卖主问我为什么不要塑料袋时,旁边的人会代我解释:她要保护环境!

我对他们的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还有那两角五分的奖金,在我一生获得的奖金中,它是最宝贵的一次!

【1】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赞许( )                    写反义词:增强(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完成填空或画线题。

(1)这“2角5分”是对“我”__________这样做的奖赏,是对“我”具有__________意识的肯定。

(2)“在我们所有污染环境的罪过中,最容易避免的就是塑料袋。”日常生活中,人们污染环境的罪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可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塑料袋和过去用的包装物是多么不同啊!”“过去用的包装物”在短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用它们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至今还记得并在文中引用余光中的诗,表达了她对过去那些包装物的______________感情。

【3】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怎样的意愿。(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环境保护其实是容易做到的,但我们身边的人常常做不到,请你写一句警示语告诫大家注意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④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眼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桔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己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

⑥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1】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陶醉—( )            神奇— ( )             震撼—( )

【3】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比喻景象或处境非常悲惨凄凉。             ( )

②比喻人人称赞。                                     ( )

③指没有可以相比的。                              ( )

【4】短文②③自然段引用了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能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品一品,填一填。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从修辞的角度看,句中将“绿叶”比喻成__________,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这篇短文层次结构的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恰当?(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3、   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1为什么说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影响植物生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根据语段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紧扣主题,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习题。

材料一:

北京雨燕,是极少数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动物之一。当人们提起古都风貌的时候,总会联想到北京雨燕红墙绿瓦上下翻飞的矫健身影,它早已成为北京这座古老皇城的文化符号。北京雨燕比常见的燕子体形稍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 纵纹,身体呈流线型。它食量巨大,光是一对20日龄的雏鸟一天就要吃3000多只昆虫。北京雨燕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每小时可达110公里左右,是鸟类中不折不扣的“飞行家”。

材料二:

北京雨燕天生腿儿短小,翅长,爪的四趾都向前伸,因此几乎没有抓握能力,这导致它们无法抓取树枝栖息或是在平地站稳,只能依 附于山体裸岩的缝隙和洞穴边缘。当它们飞行时,只需要松开双脚,张开翅膀,让身体自然跌落,就可以借助空气动力,从容起飞。这种生理结构特性决定了其迁徙到京城之后,会选择在高耸的城楼、高大的皇城建筑和古塔筑巢。这些建筑飞檐翘角,梁、檩、椽纵横交错,形成一个个“人造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和起飞滑翔的平台。

材料三:

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曾达到鼎盛,有5万只之多。从1950年开始,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城门、城墙等先后被拆,北 京雨燕栖息地迅速减少。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北京 新建起许多以玻璃和钢筋水泥为材料的高楼大厦。这些现代建筑有给北京雨燕留下居住空间,而玻璃幕墙镜面反射天空,又会让雨燕迁飞时误认为前方开阔,撞向玻璃,每年都有不少雨燕因此伤亡。同时北京湿地迅速减少,海淀多处稻田逐渐消失,南郊三海子等处的池塘面积大大缩小,雨燕的食物来源受到极大影响。2021年,北京市启动每年2200公顷的湿地恢复、新建项目,累计恢复、新建湿地1.1万公顷,为野生动物营造觅食地和“安居房”。又见雨燕归来,北京已在探索的路上。

(取材于张正旺、王宁、崔爽、高武、石河等的相关文章)

【1】读完阅读材料,关于北京雨燕减少的原因,以下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栖息地迅速减少。

B.北京湿地迅速减少。

C.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

D.北京雨燕是鸟类中的“飞行家”。

【2】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北京雨燕,从材料一可以介绍北京雨燕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结合材料二可以介绍北京雨燕的生理结构特点和___________

【3】请你为保护北京雨燕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参观了“辉煌中轴”展览后,想为北京雨燕选择适合的“安居房”。大家推荐以下三处地方,你认为哪一处最适合北京雨燕“安居”,请说明理由。

A.正阳门的箭楼为砖砌堡垒式建筑,雄踞于砖砌城台之上。箭楼上下四层,楼顶为重檐歇山式,城楼梁架纵横交错,孔隙繁多。在明清北京城垣的箭楼中,唯正阳门箭楼最为高大雄伟。

B.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半椭球形钢结构壳体,整个壳体风格简约大气,其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两种材质经巧妙拼接呈现出唯美的曲线,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C.北海公园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1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辽、金、元在此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亭台楼阁,犹如仙境。

我认为_________(填序号)最适合,理由是: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为比喻句

(1)嘎羧要走的消息传遍全寨。

 

(2)会场上乱成了一团。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仙境怎能离得开浩瀚的云海呢?(改为感叹句)

   

(2)这些松石也有挺拔之感,这些松石总显得有些朦胧。(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目的提高了。(改病句)

   

(4)几缕朝霞染红了东方。(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0、 改成比喻句

晨雾飘浮在黄海滩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先判断,后习作。

(1)以“助人为乐的同学”为题,下列能作为习作材料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可作为详写材料的再在括号里画“△”。

①在家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  )

②主动修补班级图书角损坏的图书。    (  )

③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后,认真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  )

④同学家里有急事,主动代替同学值日,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    (  )

⑤下雨时,送低年级同学回家。      (  )

⑥品学兼优,连续五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  )

(2)根据选择的材料以“助人为乐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