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怀化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字词。

pái huái( )   依wēi( )     luò tuo( )     ( )

明mèi( )     ( )     zhēng( )     chè( )

2、写近义词:

劲拔——______  节制——______

写反义词:

遥远——______  补充——______

3、课本再现,体会句子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1)《七律·长征》中,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总领全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是永不褪色的话题,从古至今有关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言警句,我们积累了很多。诸葛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作品《____》。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中的“可爱”是指__________,“破碎”是指______________。我还能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qí zhì lán gān shè jī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tǎn kè yuè dú jù l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按要求写成语。

(1)表示“多”:读书多(______       见识多(______

(2)包含一对反义词:(______

(3)描写艺术:(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7、(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1】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______紧紧地抓住岩石,像________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②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它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   )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藏有各种经卷。

⑤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塑像、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在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横线的句子在短文中是一个____________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处排比句,在下面画“﹏﹏”。

【4】短文采用________的结构。作者先用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总起,使莫高窟给人以高贵、美丽的印象;然后分别描写了莫高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莫高窟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有一天,一位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向他问路,雷棣用熟练的英语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妈妈热情地接待了他。雷棣还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钢琴曲。教授问:“中国孩子的英语都讲得这么好吗?”雷棣说:“英语是我们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很多中国孩子比我说得好。教授得知雷棣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对雷棣说:“我要邀请你去哥本哈根大学读书,费用全部由我们支付。雷棣平静地回答:“我要像爸爸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会去哥本哈根,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动极了,:“你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里见到你。

1这段话主要写了(  )

A. 雷棣为丹麦教授指路

B. 雷棣为丹麦教授演奏钢琴曲

C. 雷棣拒绝丹麦教授的邀请,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2雷棣为什么要拒绝丹麦教授的邀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这一段话,你认为雷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我家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北头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旁边的低洼处总是积存着一些水。有两只脖颈生着绿羽毛的野鸽子,习惯了在树上高歌之后来这里饮水。那年暑假,我回家探望母亲。第一次看到两只好看的野鸽子在那么近的地方从容地低头啄水、仰脖咽水,感到特别惊喜,不由得想靠近它们一点,再靠近它们一点。终于,它们觉察出了我的靠近,地飞走了。那之后的三四天,野鸽子都没有出现。母亲说:看你把野鸽子给吓着了,要不人家天天都来这里喝水的。我听了,心中生出些歉疚。那是母亲的小伴儿呢,就因为我吓着了人家”,“人家就不肯光顾了。后来,又听到梢头有了咕咕咕咕的歌唱声。母亲说一会儿准来喝水。果然,那两只野鸽子唱累了,双双栖在我家院子里,从容地喝水。我端着个簸箕,正要去倒垃圾,看到眼前的一幕,不敢动了。母亲笑着接过我手中的簸箕,说你看着,说完,端着簸箕径直走到院子里去了。她走过两只野鸽子身边的时候,它们好像没有察觉,继续低头啄水、仰脖咽水。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母亲笑笑说:你要假装没有看见它们,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样,它们就不怕你了。

我想,大概在野鸽子的眼里,我的眼神是不值得信赖的。虽说我拿走了目光中所有的锋芒,虽说我极力取悦那同时也在注视着我的眼睛,但是,那似乎能够洞穿一切的眼睛依然不愿与我对视。

其实,大自然怀抱中的动物们原本活得多么好。它们实在不需要你或恶或善的注视。 如果你真心爱它们,那就请你忘了它们的存在吧,因为它们最美好的祈愿,就是与你相忘。

1.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开始靠近野鸽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发现鸽子三四天没来喝水,心里______________;等再见到它们从容喝水时,”______________;母亲离它们更近,它们却不害怕,是因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这种意思的句子,并在下面画横线。

3.在描写野鸽子逃离时,用了一个字,这个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听见小提琴的声音

郭风

夜间,月亮已经升得很高很高了。我看见这个月亮从溪边乌桕树的枝丫间,把一大片清光洒到溪边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这时我静静地听着:啊,可是真的,慢慢地,慢慢地,我听见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

啊,我听人家说过,那草丛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少年音乐家,名叫蟋蟀,他是位很好的、勤奋的少年,天天晚上演奏小提琴。因此,后来他成为童话世界里一位少年提琴家。这优美的小提琴声,是他演奏的吗?

啊,真的,真的,一阵又一阵小提琴演奏声,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了。

那小提琴拉得多么好啊,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泉水从山谷里流到溪中来了,一会儿听来,好像是给一位小姑娘唱的一首儿歌,拉的一支伴奏曲。一会儿听来,感到那琴声,好像是一阵细雨打在竹林里的声音传来了。

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感到这小提琴的演奏声,可真是好听啊;我一边听着一边想,这小提琴的演奏声,是从那草丛的村庄里,一座露天的音乐厅里传来的吧?那村庄里,今晚真的在那音乐厅里开一个月光音乐会吗?这小提琴真的是那位少年音乐家演奏的吗?一定有好多好多的孩子来听演奏吧?……

听啊,那草丛的村庄里传来一阵又一阵小提琴的演奏声;看啊,天上一个扁圆的、黄色的月亮,也在悄声地听着,把一大片清光洒到那个草丛的村庄里了。

【1】“少年音乐家”指的是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它的叫声像是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并说说好处。

【3】短文把草丛都想象成什么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庄

B.露天的音乐厅

C.月光音乐会

D.竹林

【4】第8自然段的结尾是省略号,听到这小提琴的演奏声你能想到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再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两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本段文字通过我和伯父交谈,可以看出伯父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鲁迅先生说“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________;“碰壁”指什么________;说一说作者当时真的明白了伯父话的意思吗?________

【3】概括选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鉴赏。

《竹节人》节选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jīn   jìn)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   )一样。

【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大步流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悻悻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时,你想到自己或者小伙伴看书时入迷的情景了吗?请把这种情景描述出来和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16、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然而,大家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

改为陈述句。

(2)他这样关心我,我十分感动。

改为反问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扩写句子。

1.战士保卫边疆。

2.洪水淹没了村庄。

3.海鸥飞过海面。

4.兄妹俩陶醉了。

5.小马驹瞪着眼睛。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学习、生活和其他的活动中,我们曾经得到过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这些感人的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你一定想表达自己的谢意,那就请你以谢谢你,     为题写一篇感激别人的习作。 

要求:1.把题目填完整,可填妈妈、老师、警察叔叔……

2.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表达你对他()的感激。

3.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数400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