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每逢祭祀,家人都非常zhèng zhòng( )。爷爷和爸爸一大早就起来杀鸡宰羊,奶奶和妈妈则在 chú fáng( )准备各种瓜果gòng pǐn( )。听姑姑说,祭祀是十分jiǎng jiu( )的,像她这样的出嫁女子是不得参与家族的祭祀大礼的。对我们小孩子来说,也是十分pàn wàng( )这一天的,因为在这一天不仅能穿上漂亮的新衣裳还能吃到好多好吃的东西。
2、根据情景写诗句。
(1)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
(2)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_________”。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___________”。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______》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____________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3、看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wēi xiào kāng kǎi táo zuì xuān nào wēi fēng lǐn lǐn
( ) ( ) ( ) ( ) ( )
4、精彩回放,我会填。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________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________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5、离开了“大观园”,我们来到了游乐场,真妙呦!
(1)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用《长歌行》中的两句诗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韩胡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诵读古诗,我们常常能够体会到诗人的志向、情感或观念。于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郑燮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要做个像竹子那样的人,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李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6、品读下面两首小令,填空答题。
(一)天净沙·秋思 (二)天净沙·秋
马致远 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 孤村落日残霞,
小桥流水人家, 轻烟老树寒鸦,
古道西风瘦马。 一点飞鸿影下。
夕阳西下, 青山绿水,
断肠人在天涯。 白草红叶黄花。
1.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__________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______之情,给人__________的感觉,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悉。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3.白朴的《天净沙·秋》,前三句用孤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典型景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这一片宁静中,突然掠过__________,飞下地面,使人心为之一动。
7、课内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背景】1935年春天,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天险,向陕北革命根据地挺近。
【注释】六盘山:指的是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接处的六盘山山脉,海拔3500米,山势险峻,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征服的最后一座高山。
望断:向远处望直到望不见了。
屈指:弯着指头计算。
长缨:这里指的是人民军队和工农红军武装力量。
【1】“屈指行程二万”指的是___,“苍龙”指的是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画面。
_________
【3】读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毛主席表达出了_________。
8、课内外积累。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冬夜读书示子聿》讲了读书的心得,其中最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躬”是________的意思。
【2】读书全在自用心, 。初读好书, ;重读好书, 。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 成就了一片绿阴。由这株柳树,你想到了 (谁),还想到这样一句话:
。
【4】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 。这句话是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的。他的代表作品有 。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1】要从麒麟路这一站去太平洋站,应该坐_____路公交车,一共坐_____站下车。
【2】从桃花岛这个站点去邓家村,应该怎么乘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与运用。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象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屹立”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眺望”和“望望”都有“看”的意思,在文中交换位置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说”“砸”“走”“跳”“昂首挺胸”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结尾连用两个感叹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选文中一处人物群体的描写,用“﹏﹏﹏”画出选文中人物个体的描写。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看得出苹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2)选段中写“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你认为它们在交流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簌簌地飘到地上。当它们还高高地挂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点悲凉。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们献出一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簌簌地飘到地上。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个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晚霞,把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着告诉我它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是啊,它们落在地上,或者被踩在脚下,踏入泥土;或者被烧成灰烬(jìn),埋入泥土,但会换来更好的春光。
哦,朋友,如果你爱嫩绿的芽儿,那么,你也一定会爱这深秋的落叶!
(1)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①彩、采 色 神 风 虹
②怨、愿 心 望 恩 恨
(2)你认为哪个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
①深秋的落叶 ②我爱落叶 ③落叶
(3)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这篇文章歌颂了落叶的 精神。请你用“ ”把最能反映落叶这种精神的句子画上。
(5)摘抄一句文中的比喻句。
13、阅读裂解
1939年3月11日晚上,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在一间宽敞的窑洞里,光未然正在为大家朗诵他刚写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摆了一张桌子,上面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词稿。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抗敌演剧队队员们的每一颗心,都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跳动着。当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整个窑洞一片寂静。随即,掌声响彻窑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宽敞________ 柔和________
【2】画“________”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读第一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读第二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第三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第四个分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材料一(《小英雄雨来》节选,略有改动删减)
①这天夜里,雨来和铁头两个儿童团员在村西头站岗放哨。他俩手里都拿着红缨枪,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四处观察着,两只耳朵也仔细地听着大路上的动静。
②夜深了,村里四处静静的,黑暗中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冷风一阵一阵吹来。
③村边有一个用谷草和秫秸搭起来的高窝棚。雨来和铁头冷得不行,就站到了窝棚里。到底是孩子,两个人站着站着都困了。雨来脑袋耷拉到了胸前,身子东摇西晃,铁头推了雨来一下,说:“别睡觉啊!”雨来醒了,可不一会儿,铁头又困得不行了,把头靠在红缨枪上,身子也东摇西晃的。雨来用胳臂肘推了铁头一下。
④两个人都不敢睡觉了,瞪起大眼睛,仔细监视着大路。
材料二(《小英雄雨来》节选,略有改动删减)
①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日本军官,瞪着两只老鼠眼,凶狠地对雨来嚷道:“小孩!带路!”
②雨来站着没动,那军官以为他吓昏了,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日本糖:“害怕的不要,给皇军带路,死拉死拉的,没有!”雨来心想,跑是跑不掉了,不是带路吗?我把他们带到地雷阵里,对,就这么办!
③雨来又想,我要是顺顺当当地带路,鬼子会生疑心。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日本军官抽出洋刀架在雨来的脖子上:“赶快带路!”
④鬼子推擦着雨来,雨来愤怒地说道:“这么推搡我,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鬼子松了手。
⑤到了村东大道上,鬼子看到那些红纸、绿纸说:“这儿真的有地雷?”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鬼子没一人敢踩。
⑥雨来领着200多鬼子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雨来故意吓唬鬼子:“小心地雷!”一个鬼子踩到一处松软地土地,以为踩上了地雷,吓得赶紧趴在地上,好几个鬼子也跟着趴在地上,叽哩哇啦乱叫。
⑦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雨来琢磨得想个办法逃走。
⑧雨来领着鬼子走上了河堤,前边堤上,大路上都埋有地雷。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地雷没有!”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
⑨鬼子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没走几步,地雷响了。轰!轰!轰!一个地雷响了,像连环炮似的,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间,200多鬼子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不少做了俘虏,只逃走了30多个。
⑩战斗胜利了,雨来从水里冒了出来,浑身是水,抱着湿衣裳跑来了。
材料三(《小英雄雨来》节选,略有改动删减)
①俩人一听声音,知道是武装班长申大叔。申大叔掏出一封鸡毛信,说:“你们俩谁送去?沿村往西,快传!”雨来抢先说道:“我送去吧,铁头已经送了一趟。”雨来接过信一看,鸡毛信上还有三根火柴,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雨来把红缨枪交给铁头,拔腿就跑,这信得快送啊!
②雨来一直往西走,不走大路走小路,淌过一条小河,绕过一丛矮树棵子,只听见鞋底嚓嚓的响声。
③往西送到哪儿呢?那时候打仗,收信人没有一定的地址,只能朝着大概的方向去找。
④天黑黑的,只有几颗星星眨着眼,雨来想起了狼。听人说,狼都是夜里出来。你在前头走,狼就跟着你,走着走着,狼就把两只前爪搭在你的肩膀上,你一回头,它就咬断你的喉管。哎呀,真吓人!雨来胡思乱想,又觉得一只狐狸在跟着他,狐狸那毛茸茸的嘴巴好像触到了他的脸。真像人说的,胆子越小越害怕。雨来壮起胆,心里对自己说,不想狼也不想狐狸了。还真怪,胆子大起来就不害怕了。
⑤雨来不害怕了,连跑带颠的,也不觉得冷了。跑着跑着,突然听见一声枪栓响,有人喊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⑥雨来吓了一跳,黑暗中只见前面有一堵墙,还有一棵树的黑影,莫非碰上敌人了?可是,往回跑来不及了。这怎么办?身上还有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
⑦只听那人又喊道:“不准跑!敢跑我就开枪!”雨来还没回答呢,那人又命令道:“拍着手过来!”
⑧这可怎么办啊!鸡毛信怎么办呢!雨来的一身热汗变成了冷汗。雨来正在不知怎么办的时候,那人又喊道:“再不过来就开枪了!”
⑨雨来只好拍着手往前走……走了几步,雨来突然蹲下身子,迅速地把信埋在地里。那人问道:“你蹲下干什么?”雨来说:“我的鞋掉了,提鞋呢!”雨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用脚踢了一点土,把信埋上。
⑩雨来拍着手向墙根走去。那人探出墙头又问道:“你是干什么的?”雨来一听这声音觉得挺熟,就说:“你是谁呀?”那人说:“你管我是谁!”
⑪这下,雨来听出来了,高兴地说:“嘿!你是王二哥!”敢情和雨来是一个村的。
【1】请给三个材料分别拟个小标题。_____ _____ _____
【2】理清小说人物关系。这三则材料中的人物有_____。王二哥和雨来是_____关系。
【3】如果你要给别人讲有关“鸡毛信”的故事,你会重点阅读材料_____。(写序号)
【4】读材料三第⑨自然段中横线上的句子,在“……”处展开想象,猜测雨来此时会想些什么?写出此时雨来的心理活动。_____
【5】请根据三个材料,概括雨来的性格品质。_____
15、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先队员要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们肃立不动。(改为比喻句)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A.冒号前的内容不变,引号中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你”改为第三人称或对方的名字,句中前后所指人物要一致;B.引述句中的冒号换成逗号,引号去掉。例如下面第3题中“二牛拽住我”不变,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引号中的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
3.二牛拽住我,说:“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沿着小路往山里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21、习作。
一滴小小的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句温情的话语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抚慰,一个善意的眼神可以给人增添力量,催人奋进。在你的生活中,可曾有令你心动的话语,善意的眼神?请以“_______的爱让我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以一两件事突出人物的言行,表现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自己要工整,书写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