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完整下列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 2.野旷天低树,_________。
3.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 4.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2、在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 )他一直顽强地活下来。
(2)( )有学生对他的理论提出质疑,他( )会给他一个咧嘴的笑容。
(3)( )在恶劣的环境中,( )不要害怕和胆怯。
(4)( )非常喜欢这本书,( )我把这本书珍藏起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韩翃《寒食)中的“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寒食期间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迢迢牵牛星》中的“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难以相会交谈的痛苦;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_____,_____”委婉的表达了中秋佳节游子的思乡之情。
(2)小王在学习上很松懈,我们可以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告诫他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3)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4、解释古文《孟母断其织》中的字。
① 既学而归 (___________)② 孟母方绩 (___________)
③ 孟母以刀断其织 (___________)④ 师事子思 (___________)
⑤ 学何所至矣 (___________)⑥ 孟子惧而问其故 (___________)
⑦ 夫君子学以立名 (___________) ⑧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___________)
⑨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___________)⑩ 旦夕勤学不息 (___________)
5、古文小知识
(1)解释词语。
A.所宝以百数。 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今:__________________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方:____________________
D.尾搐入两股间。 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句子的意思。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引申出一个成语叫作“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或比喻乐曲高妙。
6、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句话里两个“有的人”分别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________;第二个“活”充满了________和________。
【2】这句话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8、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___。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____、____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________、_______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读短文做题。
清明上河图
①《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②《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数间农舍掩映其中,农田初绿,(a),赶集的人们和驮运货物的骡马从条条道路向城里进发。在汴河码头停泊着数条大船,其中有一条装满了粮食,一些人正在忙着搬运。
③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展卷看去,画面进入第二部分。屋宇错落,古柳参差,临河的茶肆之中,摆着桌凳。河中船只往来不断。一座精致的拱桥,宛若飞虹,沟通两岸。行人众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船工(b)。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看。从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
④下桥穿街,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便来到最繁华的街市。这是第三部分描绘的景象。这里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货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c),熙熙攘攘,真可谓“ ”,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色。穿过十字路口,再往前行,可是汴京的皇宫重地?画面到此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⑤《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贴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无论是状物还是画人,笔笔精致,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准确、(d)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⑥这些作品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1】根据短文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三个部分(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短文中三处画线语句都属于______描写。
【2】从“惟妙惟肖、摩肩接踵、阡陌纵横、握篙盘索”这四个词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中的( )里。(在下面依次填写,不重复)
a:_____ b:_____ c:______ d:______
【3】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引号内应填入( )最恰当。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D.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4】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
A.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
B.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C.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画技高超。
D.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画技高超及其价值。
【5】结合课内外资料,照样子填一填。
《清明上河图》是艺术之美,它描绘了宋代社会风俗人情、桥梁建筑等各方面的情况,是绘画极品、历史珍品;___________是艺术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艺术之美,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雪浪花(节选)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
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逗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錾子凿的,还是怎的?
“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拢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
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
老渔民慢条斯理地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说得妙,里面又含着多么深的人情世故。我不禁对那渔民望了几眼。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瞧他那眉目神气,就像秋天的高空一样,又清明,又深沉。老渔民说完话,动手收拾着满船烂银似的新鲜鱼儿。
(1)写出文章的写作方法。
(2)解释词语。
①茫茫无边:________
②从从容容:________
③慢条斯理:________
(3)用激昂、愉快的语气读一读“是叫浪花咬的”这一句,你会想到什么?“咬”能换上“啃”“撞”“打”“拍”等词吗?对这句话选择下列哪一句解释更好一些?( )
A、礁石被大海撞击了许多坑坑洼洼。
B、礁石上的坑坑洼洼是大海的浪花冲击的。
C、礁石被大海的浪花长年累月地拍击形成了坑坑洼洼。
D、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世上没有办不了的事,就像大海的浪花,不知疲倦地翻滚,最后把坚硬的礁石冲击得坑坑洼洼一样。
11、课外阅读。
一面(节选)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圆,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1】第1自然段中的“一元八角!”中“!”换成“。”,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
【2】第6自然段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处写到了先生很“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4】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
(1)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2)“哦!您,您就是——”( )
(3)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4)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
【5】体会“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一句所蕴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指纹的奥秘
①指纹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指纹分好几种类型:有不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叫斗型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叫箕型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型纹。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之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粗细等也有差别。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
②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只要你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抓住东西,不易滑掉。
③正因为指纹的这些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做“图章”,印在公文上。据说,100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利用指纹破案。现在,指纹在医学上又有了新的用途。通过检查人的指纹、掌纹,能查出某些疾病。
④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又摆在我们的面前,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在第①自然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A.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B.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
C.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D.下定义、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
【2】指纹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的“它”和“这些特性”分别指什么?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察用来破案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在全文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中的介绍,请简要概括指纹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B超神探
“叮铃铃……”已经是寒冷的深夜了,忙碌了一天的贾立群大夫刚刚入睡,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一骨碌爬起来,接起从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室打来的电话。“好的,我马上就到”他披上衣服立即赶往儿童医院。
赶到了急诊室,他了解到:这是从牡丹江市赶来的绝望的父亲带着3岁孩子来求救的﹣﹣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已数日无尿,先后被三家大医院诊断为“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
[A]贾立群为了探明患儿病因,手握B超仪器探头,小心翼翼地在患儿腹部慢慢移动,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影像。尤其在肾部,他来回挪动着探头,像个侦察兵一样搜寻着,一个一个地排除病因。他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查出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B超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贾立群断定不是肾的问题,继续专注地给孩子一处处排查。突然,在模糊的黑白屏幕上,他发现了孩子输尿管远端有堆成柱状的沙砾样结石。他迅速明白这些结石正是导致孩子尿道堵塞的根本原因。病因找到了,贾立群松了一口气。他出门对焦急等待结果的父亲说:“放心吧,孩子的肾脏没有问题,只是输尿管被结石堵住了。”
患儿的父亲听了贾大夫的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激动地跪在地上,“谢谢您!贺主任,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哪!”费大夫搀起长跪不起的患儿父亲,说:“马上对输尿管进行紧急疏通处理,把结石取出来,病就会好的。”这位父亲顾不上擦泪,用手机向远在牡丹江的亲人报了平安。患儿一家听到孩子性命被保住的消息,喜出望外。按照当地的风俗,一家人向着北京方向齐刷刷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是千里之外一个普通家庭对北京救命恩人——贾立群大夫行得最隆重的大礼!孩子的病因查清后,经及时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B]贾立群挽救患儿生命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他工作30多年来,共接诊了30多万名患儿,确诊了7万多个疑难病例,挽救了2000多名危重患儿的生命,使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又沐春风。多年的钻研和历练,贾立群练就了B超检查的“火眼金睛”,成了患儿家长心中的著名“品牌”他不光被患者家属追逐膜拜,也是很多临床和急诊医生的“主心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转危为安_____
不胜枚举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牡丹江市赶来的患儿患有“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
B.“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B超室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这是环境描写,渲染了B超室里的紧张气氛。
C.贾立群大夫认为造成孩子数日无尿的原因是孩子先天只有一个肾。
D.牡丹江患儿一家,从千里之外赶来北京向贾大夫行最隆重的大礼。
【3】本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_____
【4】仿照下面的例子,给文中[A]、[B]两处做批注。
例:患儿的父亲听了贾大夫的话,“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激动地跪在地上,“谢谢您!贾主任,您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哪!”
批注:这里重点抓住患儿父亲的动作和语言来描写,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知道儿子性命保住后激动的心情和对贾立群大夫的感激、敬佩。
[A]处,我的批注是:_____
[B]处,我的批注是:_____
【5】贾立群练就了B超检查的“火眼金睛”。这里的“火眼金睛”是指:_____
【6】文中的贾立群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7】本文以电话铃声开头,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A.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B.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C.心平气和,娓娓道来
D.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14、伞的故事(12分)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 妈 咱能买把伞吗 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 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 “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1分)
喜出望外: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
近义词:坚决( ) 反义词:快活( )
(3)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4)用“ ”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1分)
(5)请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分)
(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
(7)“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2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空突然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云密布,白亮亮的雨点在水面溅起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诗句)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您是国王,您答应的事情怎么可以反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斯说:“我想要一管笛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用带点词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汉斯是一个聪明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他学棋不够专心。(用关联词语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困难他_________,面对失败他________ ,面对欺辱他_________。(填写近义词)
(5)在老师的教育下,王强端正了学习目的,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愉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联欢会上扮演了节目,有详有略的朗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爱习作
生活是万花筒,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总有那么一些人能与你的生活产生共鸣,让你的心灵被温暖所包裹。现在就请你写一写让你感动那些人和那些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