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生肖组词语。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打草惊( ) 守株待( )
( )目寸光 呆若木( )
( )凤呈祥 尖嘴( )腮
九( )一毛 ( )头蛇尾
鸡鸣( )盗 ( )肠小道
一( )当先 人怕出名( )怕壮
2、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诗中有美景】春日有“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的绚丽之美;夏日有“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的急雨之美。白天有“_____,青山郭外斜”的清新之美;夜晚有“_____,江清月近人”的静谧之美。
(2)【名句有启迪】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也心怀怜子柔情,正如他所说的那样:“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_____,_____”的舍身报国;爱国是陆游“_____”的高度责任感。
3、古诗、课文填空。
(1)人常常要面临分别,同样是送别,不同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离别之情,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如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 ,___________”,表达老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高适在《别董大》诗中则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豁达开朗,劝慰勉励,溢于言表。
(2)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侧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感受。
(3)圣先师孔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你一定记得下面这几句话。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 ②三人行,________。③温故而知新,________。④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⑤不愤不启,______。
4、按原文《山雨》填空。
飘飘洒洒的________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________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________的色彩。
5、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照料(___) 渴望(___) 怀念(___) 顿时(___)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7、阅读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节选)
我们爱你—— 涌动的滚滚春潮,
龙井茶的清香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我们爱你——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我们爱你——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1】诗歌第______小节介绍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特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第2小节热情歌颂了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诗歌的结构,再写一节。
我们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著名文学家、___家,有__之称。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浪淘沙:______________ 九曲:_______________
浪淘风簸: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下面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你看到的画面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读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怎么办?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横线上。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课外阅读
穷人的自尊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十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七个大梨。这棵梨树长了三年,今年第一次结了七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了下来。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等着,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显得分外寒酸。姨爹吃完了饭,剔完了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1).用“ ”画出姨爹目中无人的词句。
(2).“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这句话表明( )
A.姨爹不爱吃梨
B.姨爹看不起父亲,是在侮辱父亲
C.姨爹委婉地拒绝父亲送的礼
(3).在回来的路上,“我”为什么哭了一路?你想对文中的姨爹说什么?
10、阅读
春联
①春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表达美好愿望。
②春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周代,人们为驱鬼辟邪,防止家人受到伤害,就在自家大门两旁悬挂桃符。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长方形大板,长六寸、宽三寸,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两个降(xiáng)鬼大神的名字。到了五代,人们在桃木板上题写联语,取代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宋代以后,人们在春节纷纷把桃木板改为题写春联的纸张。进入明代,文人们把写春联当作文雅和时尚的事。清代以后,春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直至今天,我们还保留着写春联的传统习俗。
③春联的文字对仗工整、简洁精巧。首先,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最基本的要求。如“和和顺顺千家乐,富富足足百姓欢”这副春联,上下联分别都是七个字。其次,上、下联调性相对。比如“和和顺顺”对“富富足足”,“千家”对“百姓”,“乐”对“欢”。最后,上、下联平仄(zè)相调(tiáo)。现在声调中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上联末尾字的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的字音必须为平声。比如上面列举的“和和顺顺千家乐,富富足足百姓欢”,上、下联末尾的“乐”和“欢”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④春联的内容不仅文明、健康,还能体现人们的身份及行业特点。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体现了农民渴望新的一年获得大丰收。“店里百货如意店,心中一颗为民心”呈现了商家在新的一年为百姓服务的决心。把“一支粉笔积淀千秋智慧,三尺讲台寄托万世文明”这副春联送给教师,是对他们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赞美。
⑤张贴春联时要注意:一要分清上、下联贴在门的什么位置。如果张贴人面对大门看时,上联就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如果张贴人站在门槛上往门外看时,上联就贴在门的左边,下联贴在门的右边。二要在门框上贴好横批。三是贴春联的时间最好在除夕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二点之间,表示除旧迎新、向往美好的生活。
【1】读短文第②段,根据表格要求提取信息,简要填表。
中国朝代顺序(部分) | 春联的发展变化 |
| 悬挂桃符,上面写着两个降鬼大神的名字 |
五代 |
|
| 把桃木板改为题写春联的纸张 |
明代 |
|
| 春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
今天 |
|
【2】短文第③段“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最基本的要求”中的“最基本”这个词语不能去掉,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给上联“万户腾笑语”选择下联,将最适合的一项( )
A. 欢歌笑语报年丰 B. 春来鸟语花香
C. 千家庆新春 D. 欢歌瑞气生
【5】结合情境,根据短文相关内容填空。
梁惠创作了一副春联。同学们看了纷纷从不同方面对春联进行点评,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个同学建议道:“我写一个横批‘喜迎新春’,咱们把春联贴在教室门两侧吧!”同学们捧着春联,面对着大门,想:该怎么张贴呢?请你将表示上、下联内容的序号,填写在大门两侧相应的位置上。
11、大数据时代改变我们的生活
①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溢着数据的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
②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
③首先,它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平时,不用出门,就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很多工作。想要的资料不用再去翻阅纸质的书籍,直接用搜索工具一步就能实现,而对于日常的休闲放松、购物生活,大数据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诉求。
④其次,大数据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水、电、燃气、电视等自助缴费,公交、座机、手机、机动车加油等充值,汽车摇号、违章记录、银行卡等查询,以及手机代开发票、查询法院案件进度……都可通过一个个APP短时间内搞定。此外,大数据还运用到饭店智能服务、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系统等。这都是运用大数据促进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典型例子。
⑤另外,大数据为医疗提供了便利。数据完善了医疗保健,随着医疗记录的数字化,医生、急救医疗专业人士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拯救患者生命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让从业人员与他人分享预防疾病的知识。近两年的疫情蔓延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就是充分利用了大数据功能,大大减少了患病率,降低了死亡率。
⑥更让人们感到高兴的是,大数据让出行极为便利。如今,人们的出行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的帮助,利用电子地图,游客可以在陌生的城市自由行走;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可以查询最快回家的交通方式;出租车司机通过语音导航,知道前方道路情况,避免堵车或超速违章……大数据还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利器,它可以预测未来交通情况,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优化方案,这有助于交通部门提高对道路交通的管控能力,防止和缓解交通拥堵。
⑦大数据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处,有的还在继续研发。
⑧尽管大数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但是,大数据的出现也让我们多了一些烦恼。比如,在互联网上长期工作,会导致人们活动减少,带来影响眼睛、颈椎等健康问题。另外,个人隐私的泄密也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还有,大数据的使用也让人们逐渐弱化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很多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根据百度网《大数据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选作时有改动。)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溢着数学的信息时代。( )
(2)人们在手机和电脑上完成很多工作,就是大数据的作用。( )
(3)大数据可以帮我们乘车时知道前方道路情况,避免堵车或超速违章。( )
(4)大数据既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没有烦恼。( )
【2】文章②~⑦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分
B.分—总
C.不同方面
D.总—分—总
【3】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用两三句话简要写出你知道的一次家长(或他人)是怎样利用大数据做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可我无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 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 地上铺满了落叶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首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1)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沮丧( ) 伟大( ) 庄重( )
(3)用“——”画出与加点部分相呼应的句子。
(4)仿照“沙沙的足音,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写一句话。
(5)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我的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您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就发生在身边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1】想想选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善”的?(每件事以小标题形式出现,每个小标题不超过四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读到这里,你觉得“我”的心情怎样?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这句话给“我”有怎样的想法?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第⑨自然段画横线部分,你还想到生活中的哪些“善”?仿照此句式写上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最少用上四个分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非常注重细节,请找出一处你认为出色的细节描写,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从选文学到怎样为人处世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关雾霾的那些事
南京雾霾全市中小学停课
①2013年12月5日,南京出现重度雾霾天气,空气污染预警由橙色升级为红色,按预案立即启动红色响应。这是该市今年首次启动污染红色预警。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停课。
中央电视台《新闻1+1》(2013年12月6日)
②这里是上海,雾霾让“魔都”变雾都,阿凡达要在上海拍吗?
③这里是杭州,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许仙站在“杭州断桥”上,却找不到白娘子。
④这里是南京,举头望天空,低头找口罩;南京存雾霾,比邻若天涯。
中央气象台报道:
⑤本来大多在京津冀地区盘踞的雾霾,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问题。据中央气
象台统计,仅在12月的4天时间里,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
相比年初,哪次雾霾更严重(据《新京报》)
⑥此次雾霾的严重程度令人想到今年年初的中东部大范围雾霾。环保部监测司相关官员表示,现在看此次雾霾影响范围超过1月的雾霾,严重程度在调查分析中。
⑦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这次雾霾的严重程度可能不比上次。“这次PM2.5最高的瞬时浓度在600微克,上次京津冀最高达到1000微克了。”
⑧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表示,相比1月的雾霾,此次雾霾,南方地
区相对受影响更大。“1月那次持续了十几天,这次已超过一周,还是挺严重的。”
此次雾霾过程最集中、最严重的是在长三角地区,因为,长三角城市有大量化工、石化产业,燃煤量也不少,而且,当地农村地区还有一些秸秆燃烧现象。
1.根据文本内容做判断。
(1)城市有毒颗粒物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 )
(2)2013年初,全国的雾霾严重程度跟年初相比,瞬时浓度增加了400微克。
( )
(3)相比年初,12月的雾霾,北方地区相对影响更大。 ( )
(4)雾霾微粒直径越小,对健康影响越大。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盘踞:
持续:
3.第②自然段的“魔都”指 ;第③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
4. 第④自然段中套用的是古诗名句“ , 。”和“ , 。”
5.第⑦⑧自然段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
6.根据文本,请你找出造成雾霾的原因并写下来。
7.提到雾霾,我们就会想到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我们学过的关于环保的名言警句(或宣传语)有: 等等。
15、照样子,改写句子,要求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例: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演出结束,大家情不自禁地说:“实在是太精彩了!”
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分)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18、句子大观园
1.新冠病毒被勇敢的白衣战士打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袄。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无风的湖面,没有一丝波纹。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题目: 感动了我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