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列子,名_____,相传___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是____时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共成《______》一书。
2、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________)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_______)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________)
4.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_____)
3、(1)写出三个描写环境的四字词
( )、( )、( )
(2)写出三个赞美家乡的四字词
( )、( )、( )
(3)写出三个形容人物品质的四字词
( )、( )、( )
4、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为(_____)有 (_____)(_____)奔月
(_____)海一(_____) 玲(_____) 奇(_____)
(_____)模(_____)大 (_____)(_____)东西 色(_____)鲜(_____)
5、填空。
(1)平常我最喜欢读的报纸是《________》,它通常有________个版面。我最喜欢的栏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印象比较深的文章有《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剪贴本可以按照“动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科学________”“人体医学”“________之谜”“天文________”“军事博览”等分类。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①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②能令山俯仰,风船③解④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9、 《竹节人》节选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然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我”看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说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我”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屋檐下的纸盒子
王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两个纸盒子。这两个纸盒子有什么用?王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眯眯地让我坐下,给我讲起了纸盒子的故事——
去年春天,两只燕子看中了我家的屋檐,每天衔来干草和泥巴,不停地在那里筑巢。巢筑好了,不久,几只小燕子也出生了。两只老燕子轮流外出觅食,喂养它们嗷嗷待哺的小室宝。可是,一天我外出有事,回来发现燕子窝掉下来了!两只老燕子绕着支离破碎的窝,上下翻飞,高声哀鸣。原来,趁我不在家,几个顽皮的孩子用竹竿把燕子窝捅了下来。我真担心,燕子会因为这次伤害离开我家。
没想到几天以后,燕子又飞回来了。也许是对这里情有独钟吧,它们又衔来泥土,不辞劳苦地重建家园。我欣喜异常,赶紧拿来一个纸盒子,挂在屋棯下面,将燕子窝护在中间。有邻居劝我把燕子赶走,你想,如果每天都能看到燕子飞来飞去的身影,听到它们唧唧喳喳的歌声,那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我怎么能把它们赶走呢?
去年,那一对老燕子在用纸盒子护着的窝里孵出了几只小燕子。今年,它们又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对同伴在这里安家。燕子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全记着呢!我别提多高兴了,赶紧又拿来一个纸盒子,把新窝护起来。这样,小孩子就不会来捣乱了,粪便也不会落下来了,还能给燕子遮风挡雨,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小燕子也会飞了,它们每天都出去捉害虫,为我唱美妙动听的歌曲,表演高雅迷人的舞蹈,它们就住在我的屋檐下,跟我做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王奶奶笑得双眼眯成了缝,额上的皱纹也显得那么美丽。我抬头端详着屋檐下的两个纸盒子,忽然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何乐而不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有哪些值得人喜爱、呵护的地方?请抓住关键语句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开头,为结尾我明白的道理补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释放出蓬勃的生机。迎春花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乘着春风飞翔。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刘老师。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女娲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老师笑谈“残腿”,但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始终站着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节课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写字时的旋转,都会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和钦佩的心跳,这旋转式的写字姿势,深深地烙印在每个学生的记忆中。
⑥他的课讲得极感染人,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甚至生命都融入了课堂,融入历史。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我们沉浸其中,溢满心间的是对老师的热爱和对历史的热爱。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他当年的教学有极大的关系。
⑦课堂上,他喜欢让学生述说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1)。听完后,他眼眸中溢满兴奋,好像(2),然后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赞赏:“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鼓励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和微笑。此时,好像(3),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定会让你顿生感激之情。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费力地追逐着风筝。他仰望白云,出神地望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的脸上漾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 一位老人, 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老师的脚步,老师的笑脸,深深启迪着我们,影响着我们……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春天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1】阅读第④﹣⑦段,先提取文中关键词,完成下表,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段 | 历史课的回忆 | 对老师的情感 |
④ |
|
|
⑤ | 旋转式的写字姿势 | 钦佩 |
⑥ |
|
|
⑦ |
|
|
作者选取这些回忆的镜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老师?
【2】文章运用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刘老师的特点,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描写,第⑤自然段则运用_____描写。
【3】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印象最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原文采用了联想的写法,请根据理解选择和补充。
第(1)个空白处应选择 第(2)个空白处应选择
A.回味着精彩的乐章
B.品味着美妙的乐曲第
第(3)个空白处可以补充为:
【5】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应该是_____、_____。
【6】第⑩自然段画双横线的句子有深刻的含义,最确切的理解是
A. 赞美了老师不仅勤奋教学,还喜欢放风筝,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追求。
B. 赞美了老师不仅勤奋教学,还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培养了一批批有远大理想的学生。
C. 虽然离开老师已有三十年,但那时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7】题目如文章的眼睛和心灵,请你给本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
【8】文章第②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请根据你的理解在里作上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胖子
胖子是我的同学,我俩一起长大。是我看着他一天天胖起来的。不知为什么他那么胖。
他那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被肉挤得可怜的小眼睛,厚厚的嘴唇总是拼在一起,胖胖的身子,走起路来肉都一颤一颤的。他爱穿一件蓝运动服,领口系得紧紧的。
胖给人的感觉是笨,笨者不灵便也。别看他动作不灵便,可有些事偏偏往前凑。
学校开运动会,要报表了,可1500米这个项目谁也不敢填,把老师急得团团转。就在这当儿胖子站出来了,出人意料地报了1500米这个项目。
老师和同学都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他,好像在说:“你那么老胖,能跑1500米?”他自信地望着大家,仿佛在说:“瞧着吧,我会取得好成绩的。”
此后,他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了,围着学校的操场跑呀跑。长跑贵在坚持。为了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腿上绑了沙袋,一圈、两圈、三圈……天天他都带着满脸的“小路”踏进家门……
然而,胖子也有落后的时候。
一次平操场,活还没干完,同学们又累又饿,草草收兵,匆匆忙忙往家走。可胖子却慢吞吞地走在后面专捡那些别人落下的又脏又重的石地块……
平时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了,可他又落在后面,等着背那个扭伤了脚的同学……
这就是我们的胖子,一个可爱的“胖子”。
【1】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系紧________(xì jì) 落后________(luò là)
落下________(luò là) 后背________(bèi bēi)
【2】照样子写词语。
①匆匆忙忙:________
②慢吞吞:________
【3】哪句是比喻句________
A. 老师和同学好像在说:“你那么老胖,能跑1500米?”
B. 天天他都带着满脸的“小路”踏进家门……
13、掩耳盗铃
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1】偷铃人为什么要捂住耳朵?( )
A.他担心门铃声太响,吵着自己。
B.他担心门铃声响起,会被主人发现。
C.偷铃人只要捂住耳朵,就一定能偷到门铃。
【2】下列成语中与“掩耳盗铃”来源一致的是( )
A.女娲补天
B.一鸣惊人
C.揠苗助长
【3】这个故事告诫我们( )
A.不要自欺欺人
B.捂住耳朵偷门铃无法成功
C.只有把门铃主人的耳朵捂住,才能偷到门铃。
14、阅读《一只贝》,回答问题。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漂亮,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
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了,便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过来,把它们的软肉吞噬(shì)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漩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的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颈上。人们都在说:________________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又带着棱角,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只好忍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忍受着,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壳已经破烂,很不完整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nì)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了。他们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啊,那贝壳呢?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联系上下文,认真读文中画有波浪线的句子,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描写人物动作或神态的词语。
“这是什么东西?”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
大人____________,说:“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孩子_________________地问。
大人__________地说:“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文中的横线上,使文章前后意思连贯流畅。(填序号)( )
A.“这孩子多么漂亮!”“这贝壳多么漂亮!”
B.“这孩子多么贪玩!”“这沙滩多么漂亮!”
C.“这沙滩多么漂亮!”“这孩子多么开心!”
【3】“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为什么“可怜”?又为什么“可敬”?
(1)说贝可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贝可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丑陋的贝,因为不漂亮而被孩子们忽略,这大概算得上是一种失落吧。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长久的内在折磨却孕育出了一颗闪光的珍珠。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多选)
A.这多么像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的历程啊——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B.凡是像这只贝一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
C.漂亮的珍珠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多么可惜啊!
15、修改病句与改换句式。
(1)桑娜听着波涛的怒吼和狂风卷起的积雪,感到心惊肉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那一阵热烈的掌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无风的湖面,没有一丝波纹。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18、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肯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蓝天上挂着一弯新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面泛着波纹。(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填写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2)我们几个手挽手默默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彼此无语。朝夕相处三年的挚友呀,怎舍得刹那间的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泪眼相视,情意无限!
(3)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4)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