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所学古诗补充完整。

《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辨字组词。5分)

优(   )   抹(  )   镰(  )    涕(   )  粱(  

扰 (  )   袜(  )   廉(   )   剃(   梁(

 

3、看拼音,写词语。

jǔ sàng fā dá lèi sì pí ju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pāi shè zhòu yè yīn sù dǐ yù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__铁 笔走龙____ ____飘带____ 热血____

____大悟 别出心________注 技高一____

(1)他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___之势。

(2)她的服装设计总是___,从不落俗套。

(3)辩论比赛中,我方___拿下了冠军。

(4)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团长___地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5、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的词语:(______   

(3)描写人物品质的的词语:(______   

(4)文质彬彬(ABCC式):(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延伸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尽 才

觅 指花都凋谢了

不知 寻找

始 岂料,想不到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_____”相呼应,运用了___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

【4】登山前,诗人为_______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_______又感到惊奇。

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用得极妙,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8、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棕”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也有说“棕”和“宗”谐音,寓意“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灰汤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句子的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心里的天鹅》,完成练习。

心里的天鹅

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匪夷所思地问我。

2)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3)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  夸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 )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 )飞不起来了。

4)(   )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  凶残),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   )就普遍地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5)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  乞求)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自由的飞翔吗?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的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6)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7)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8)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鸟飞得像鸟  有鸟的尊严  鱼游得像鱼  有鱼的尊严  人活得像人 有人的尊严  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9)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0)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远方飞来(有鸿鸽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给短文第34自然段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短文第8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合。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匪夷所思:____________

2)鸿鹄之志:____________

52自然段中说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

6文中说,看到天鹅向游人乞食,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试分析一下作者感慨的原因?

____________

7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题目心里的天鹅的理解。

____________

11、阅读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chuǎ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络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课 标 一 网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

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1】注音或写汉字 

气chuǎn______如牛   _______了一躬

西装革履________  衣袖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贵——__________        慷慨——__________

【3】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给予施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乞丐搬砖头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①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  ) 相信(  )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把画“——”的语句①改成用上冒号和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画“——”的语句②改成用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1)“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__________,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领会——___________    告别——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来看,它起到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______________,事实上指老人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转折。

D.表示省略。

【5】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山上的树木一年四季常青,保持郁郁葱葱的生长态势。

B.老人执着、崇高的精神永远流传。

14、细读课文深感悟

动物与人一样都有情感请你结合下列实例谈一谈动物的情感

1小鸽子飞到游人的手上啄食

这是它们对人类________的表现

2大黄狗看家护院

这是它对主人________的表现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这可以看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一只老狐狸不顾一切地冲向打死小狐狸的猎人

这可以体会出老狐狸________的心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给下面两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意思不同。

                 

                 

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18、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老人很小心地来到湖边的围栏旁。(缩句)

 

2尽管困难有多大,我们还能克服。(改病句)

 

3海洋里的鱼非常多。(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难道你不知道吗?(改为陈述句)

 

5柳树长出了嫩芽。(改为拟人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有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会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想。下面的词语会让你想到哪些故事呢?请选择一个词语作为中心,将事情写下来。

快乐   泪水    变化   难忘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条理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不写错别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