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补充词语,并从中选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粉__________骨 心__________足 心_____肉_____
_____乎_____以 _____走_____蛇 轻_____曼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 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他 着你, 着你, 着你……这是课文 的一个句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杰出人物,有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家 ,有被誉为“ ”的钱学森,有 的 ,……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深深感染了我们。
(3)诗人陆游告诉他的儿子:读书要 ;读书还要 。前两句诗使我想起了相关的诗句: , 。后两名句使我想到了相关的名言警句: 。
(4)填成语:本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乔依, 的林肯, 的霍金, 的詹天佑。
3、根据意思从课文《故宫博物院》找出相应的词语。
(1)深蓝色(多形容天空、湖海等)。______
(2)强壮有力。______
(3)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______
(4)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______
(5)整整齐齐,很有次序。______
(6)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______
我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填空
(1)鞠躬尽瘁,____。(诸葛亮)
(2)《长征》中表现红军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学生,请你结合今年10月1日建国70周年的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一个成语)_______
(4)“你就是用笤帚疙瘩下了鬼子盒子枪的罗金宝叔叔?”是《____》中的台词,本文描写了____时期,嘎子在____(填地点)失去了奶奶,后来当上了____的故事。
5、我能给下列字注音,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句子中。
扁 扁(____)豆 扁(____)舟 扁(____)担 扁(____)嘴巴
1.昏暗的江面上隐隐可见一叶 ________。
2.妈妈留下的这根 ________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更 自力更(____)生 更(____)加 三更(____) 万象更(____)新
3.我们现代的青年人,要学会 ___________,不要凡事都依赖父母。
4.改革开放后的中华大地到处 ___________,生机勃勃。
6、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首联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具”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2】颔联由近及远地写了“故人庄”的自然之号,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更有味道了。
【3】“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________,聊________,聊________。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8、阅读综合训练。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①,千朵万朵压枝低②。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④娇莺⑤恰恰⑥啼。
[注释] 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蹊,小路。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1】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押韵,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二二三”式的朗读节奏在第三、四句诗上做出停顿标记。
【4】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读几遍,我们会找到诗中表现花开得繁盛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诗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诗中的景物,补充下面的文段。
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的花连枝条都压弯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蝴蝶飞来了,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花枝间传来“恰恰”的啼叫声,仿佛是可爱的黄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
【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自由时报》9月25日报道称,解放军战机25日一早再次进入台湾西南空域。报道还说,台“中科院”24日导弹试射,罕见在晚间进行。报道提及,台“中科院”此前进行最大弹道高度为“无限高”的导弹试射时,大都选在清晨进行,这次选在夜间,加上管制区域呈现诸多转折点,引人注意。
24日晚,台防务部门在官网“即时军事动态”栏目中发布消息,解放军当日派遣1架运-8反潜机进入台西南“防空识别区”,还宣称台军“派遣空中巡逻及紧急起飞等兵力应对”,以及“广播驱离”和“防空飞弹(导弹)追监”。台湾亲绿媒体“三立新闻网”当晚在报道中提到,9天内已累计有46架次解放军战机“扰台”。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9月18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组织实战化演练。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正当必要行动。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国强说,近期,美国和民进党当局加紧勾连,频繁制造事端,无论是以台制华还是挟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注定是死路一条,玩火者必自焚!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你对台海局势的了解,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材料二)冬奥会能够调动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阳光小学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阳光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统计表
性别 | 经常参加 | 不经常参加 |
男 | 35.82% | 64.18% |
女 | 20.9% | 79.1% |
【1】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_____联合举行。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小学六年级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女生高。
B.阳光小学六年级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男生低。
C.阳光小学六年级男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女生高。
D.阳光小学六年级女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男生高。
【3】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计表,用一句话概括统计表中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
【4】下面图1是本届冬奥会会徽,图2是本届冬奥会冰上项目的吉祥物“冰墩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一份设计说明。
________
11、阅读欢乐岛。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我们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关,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巅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不愧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画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开头的“相传”和第4自然段第一句中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①周总理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 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作了整理,把稿子送他审阅。
②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到中南海政务院去。我走进他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 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 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 候叫你。”
③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④我立刻起来,揉揉蒙眬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 我整理的稿子,这是备咨询的意思。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 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
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⑤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 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 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 “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 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⑥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
⑦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并且对自己说: “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⑧我这样对自己说了几遍,我又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我的声音全世界都能听见似的: “看啊,这就 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短文从工作劳苦和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从中可以看出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精神或品格)。
【2】选择题。对第②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删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语言可以更简练。
B.运用了对比,突出室内陈设之简单,从侧面表现了人物的品格。
C.“如此而已”一词,说明作者对这里简单的陈设并不满意。
【3】判断题: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①总理让“我”先去值班室睡一觉,体现了他对“我”的关怀。 ( )
②花生米“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说明了和平时一样多。( )
③ “我”认为总理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是没有依据的猜测。 ( )
【4】画线句子从人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总理如何审阅稿件,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
【5】作者表达了对总理怎样的情感?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我能行: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这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轻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____________美。
(4)用“~~~~~~~~~”画出文中用了排比修辞法的部分。
(5)读这段文字中,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来试试
忘却与记忆。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巴掌,被打的觉得手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个笑笑的回答说:
15、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和“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必须马上回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喜欢唱歌。他喜欢跳舞。(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妈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你不能不听我的建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 )自由战死沙场,( )给贵族老爷们取乐而死于角斗场。(填关联词)
(2)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3)(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蚂蚁的触角( )摆动得特别厉害。(填关联词)
(4)老虎的吼声特别大。(改为夸张句)
20、改成转述句。
汤姆•索亚叹了一口气,对妈妈说:“妈妈,您可以帮我把门关上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闲翻报纸,见到这样的几个数据:中国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荒废;全球每年平均1700万公顷森林被砍伐制成日用品;每年人类要将50多亿吨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些数据给你的心灵带来怎样的震撼?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来表达你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