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一生未献一计的是_____

2.曹操称赞他手下的大将许褚为“_____”,樊哙是_____时期_____手下的猛将。

3.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此外他还具有_____等性格特点.

4.关羽,字____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使一把_____,骑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 _____表现其“义”。

5.张飞,字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美________ 勾勒________ 惊叹________ 舒服________

拘束________ 羞涩________ 茂盛________ 分辨________

3、给下面加点的字加上音节。

满分5 manfen5.com

 

 

4、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默写《江南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_____的结构来写,大量运用了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照料——( ) 繁华——( ) 悲惨——( )

喜爱——( ) 安慰——( ) 伶俐——(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这首诗运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最后一句中的“笑”字用得好吗?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等闲识得东风面,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__________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_________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_________

4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8、课外阅读。(附加题)

七律·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没”在这里读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草地: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过草地时,吃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来驱寒;睡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当枕头。

【4】比较《七律·长征》和本诗中的“暖”“寒”二字。

(1)《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过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写有关长征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整本书阅读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我校六年级将开展《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完成下列3个题目,看你是否能顺利获得展示资格。

【1】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发现野人       ②抗争病魔       ③重返故乡       ④海上冒险。

A.④②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2】请根据文章内容,浓缩为一句话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向好朋友推荐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用过那些有效的读书方法?请写下2-3条留给五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便于他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所借鉴、启发。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10、   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照样子写词语。

香喷喷(ABB)_______ ________

谆谆教导(AABC)________ _________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______顺序写的。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本段用先________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挑战课外阅读。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降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客人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头!”“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官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地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来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地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的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地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ー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1】请给短文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_______________的事。

【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娘却朝“大汉”感激地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的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温暖的劈柴

①那年,父亲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到北京教书。那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母亲已经老了。那时候,我还年轻,心像长了草,总觉得家狭窄憋屈,一有空就老想往外跑,便常常把母亲一个人甩在家里。母亲从来不说什么,由着我的性子,在她的眼里,孩子的事,甭管什么事,总是大的。

②都说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其实,年轻时最不懂得的是父母。

③有一次,放寒假了,我没有想到有时间了,可以在家里多陪陪已经年迈的母亲,相反,觉得好不容易放假了,打开了笼子的鸟,还不可劲儿地飞,便利用假期和伙伴们到山区玩了一个多星期。

④回来的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了。推门进屋,屋里黑洞洞的,没亮灯。正纳闷,听见一个老爷子的声音:“是复兴回来了吧?”

⑤说话的是邻居赵大爷。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了呀。这不赶紧劈柴生火,连灯都没顾得上开。”

⑥炉火很快就生着了,屋子里暖和了起来,被子里的母亲也稍稍舒展了腰身。赵大爷一身的灰和劈柴渣儿,母亲对我说,多亏了你赵大爷。我往水壶里灌好水坐在炉子上,回过头看了一眼瘦弱的母亲,心里充满愧疚。

⑦赵大爷出门前,回头对我说:“你要不先到我家拿点儿劈柴去,你家的劈柴没有了,我刚才找了半天,找出一点儿,刚刚够点着火炉子,明天要是又灭了,你没的使。”

⑧我跟着他走到他家,他抱来满满一怀劈柴放到我的怀里,送我走出他家院门的时候,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他说:“复兴呀,原来孔圣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别说是你们年轻人了,就是搁谁也做不到,但改一个字,父母老,不远游,还是应该能做到的。”

⑨那天的晚上,没有星星,天很黑,很冷。走在回家的夜路上,耳边老响着赵大爷的这句话,心里很愧疚,怀里的劈柴很沉,但很暖。

【1】通读全文,标题“温暖的劈柴”中的“温暖”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和第⑨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赵大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老,不远游”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二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共同宣布最新测量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此次珠峰测量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测量仪器,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漂亮地完成了珠峰高程测量这一科研任务。

【1】选出与文段中“困难”一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我们要开动脑筋,努力战胜它。

B.长征路上困难重重,红军战士凭借坚定的意志胜利到达延安。

C.桑娜一家的生活很困难,但她还是坚持抱回了西蒙的孩子。

【2】选出与文段中“漂亮”一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打了一场场漂亮仗。

B.地球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非常漂亮

C.这件事办得实在漂亮,同学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一想到去世的母亲,我就泪流满面。

改成反问句

我走到天涯海角。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6、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18、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19、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与表达。

题目:我是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变形之后的经历,横线上可以填写某种植物、动物或者动画片中的某个人物。(3)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字迹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