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上阙写到下面的横线上,注意行款要整齐,书写要认真规范,不出错别字。题目、作者各占一行,要居中。书写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 ,杭州西湖的 , 、 的云雾飘渺, 、 的波澜壮阔。我们爱你——龙井茶的 , 的醇美,江南丝绸的 ,景德镇陶瓷的 。《我们爱你啊,中国》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2)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
(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
4、开心字典(查字典并填空)。
1.“曰”是____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再查_____,它在古文中意思多为______,和它字形相近的字是__________。
2.“谓”是____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说;②称呼,叫做。在“称谓”一词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5、根据提示填空。
(1)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等到父母都已离去时才想起,正如古人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不静心读书时,爸爸总是这样教导我:“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6、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_______________
【3】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军在长征中表现了那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直通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片诗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描绘了它________时候和______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_____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2】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与“浓抹”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
【3】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4】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5】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以下文章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蹿、舔”中,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
【2】画“______”的句子是对老汉______和______的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让人体会到老汉的铁面无私。画“ ”的句子塑造了老汉的______形象。
【3】选段写“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联系上下文,想想老汉会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句中的“丈夫”指___________,“儿子”指___________。文章结尾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好处是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文中画“ ”的句子突出了丁香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再试着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改写句子。
①有的宅院里出来了半树银妆,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往外伸,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第______个句子写得好,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丁香花的_______。
改写: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思展示台。
微博
(材料1)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材料2)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哪一年是“微博元年”。( )
A.2012
B.2011
C.2010
D.2001
【2】下面哪一项不是微博给人们带来了的便利?( )
A.用微博维权
B.用微博问政
C.用微博了解民意
D.用微博作为“麦克风”
【3】“材料1”中哪些词语能概括“微博”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家徽》,完成下列各题。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一家就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干活才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的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而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A. 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也许能帮你家度几天日子。”B. 贼要说什么却没有说,眼眶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在门上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盖房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 )——放贼——送鱼——( )
【2】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可能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相同。根据下面的阅读任务,写出应该重点读短文哪部分内容。
(1)任务一:讲一讲我们家发现贼、放贼的经过。
要重点读短文第( )到( )段。
(2)任务二:了解“我”家的家徽为什么是“一条鱼”。
要重点读短文第( )到( )段。
【3】画横线的句子中,A句表现贼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B句表现贼的心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人?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1)祖父是个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祖父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家徽》这篇文章中,你读出了什么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一双黑布鞋
夕阳在枪声中跌落,暮色渐渐浓酽起来。红军中有许多人负了伤,他们被白匪兵包围了。
侦查员回来了。胸口一个弹孔,身后是一条血路,乌黑地延伸在惨白的月色里。他是爬着回来的。他就躺在那块冰冷的岩石上,已是弥留之际,然而眼睛终是不闭。“放心去吧!你娘的后事有我……”他的堂弟涕泣着说。没有反应,那眼睛还睁着,有很多人安慰他,然而,他茫然暗淡的眼睛却顽固地睁着,睁着……
“是入党问题吗?”指导员低声问连长。连长铁青着脸,摇摇头。他默默地蹲下去,脱掉了套在侦查员脚上的那双黑布鞋。他的眼睛闭上了,尽管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是那颗年轻的痛苦的心显然是要安息了,战士们比血更宝贵的眼泪流下来了。是的,这是全连唯一的一双鞋,只有执行最特殊任务的人才有资格穿。
【1】短文以__________为顺序,以________为线索,其中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
【2】侦查员的眼睛为何顽固地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侦查员和《灯光》中的郝副营长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侦查员还活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1)这个句子是对 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桑娜 的品质。
(2)我也能写一写我的卧室的环境,表现出家庭的温馨:
15、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①一座堤坝被汹涌的洪水冲垮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狮子真被他打死了(加标点符号变为不同的句式)
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巴达克打死了狮子。(扩句,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改为反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缩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21、习作平台。
阅读《坐在教室门口的“讨饭”男人》中那位其貌不扬的教师,用渊博学识让人竖起大拇指。相信在你的身边也有一些让你想为之坚起大拇指的人,请你通过那事、那景展现那人的魅力。题目自拟,内容充实,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