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揭(____________   竭(____________

燥(____________   躁(____________

斑(____________   班(____________

2、划出错别字,并改正。

(1) 去年署天,方志敏把旧衣服交给家人包管。 ( )

(2) 青贫、扑素的生活,是革命者能够站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 )

(3)方志敏被服时,令两个贪财的国民党是兵失望了:因为他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 ( )

 

3、用“√”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口(huō   huò) ___________             差不齐 (cēn     cān) ______________

(fèng   féng)___________             着观战(zǎn   cuán)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所期诺,_____________;有所期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于寒尽觉春生。

5、填空

1)《山中访友》一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者通过想象,使自己和树木融为一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开头先写______________,然后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最后点明伯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文章结构严谨,开头和结尾____________

3)《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故事,这里的____________的意思,这个故事让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1】将文中的词补充完整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明月”外,作者还选取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请你选取一中景物说说写景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活动四:朗读古诗,抒发美好情感。

【1】同学们在朗读古诗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让人心醉的美景,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生态之美。同学们围绕这两首诗开展了学习交流。下面的说法中,你不同意哪个说法。(     

A.白居易的《鸟》中有一个“子”字,指的是小鸟。

B.白居易觉得鸟和人是一样的,生命之间是平等的。

C.杜甫的诗作,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

D.杜甫的诗作,描绘了他眼中山山水水的美丽景象。

【2】一位同学想通过朗读《鸟》这首诗,表达诗中蕴含的情感。结合诗句的意思,你觉得他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感激之情

B.怜爱之情

C.赞美之情

D.悲伤之情

【3】同学们发现“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两行诗句中的词语,有两两相对的特点。一位同学联想到了一副描写自然生态之美的对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可惜他只想起了上联,是“清风明月本无价”,你觉得下联可能是(       

A.百鸟归来气象新

B.千山万水入画来

C.近水遥山皆有情

D.南北西东万里程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dot##潋滟 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晴______

A.正。 B.方向;方面。

(3)雨亦 ______

A.奇怪。 B.奇妙。

(4)总相 ______

A.合适。 B.应当。

【2】描写西湖晴天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描写西湖下雨时的特点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对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的评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能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下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本文作者萧红运用淳朴而又深挚平实而又传神的文笔,通过真实、生动、逼真、传神的细节描写来回忆鲁迅先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与以往我们所感知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的鲁迅先生融合在一起,使这位伟人的光辉形象更加丰满,更能激起我们后人对这位代表民族魂的伟人的崇敬和怀念

(1)同学们,在以往的读书过程中,你所了解的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

满分5 manfen5.com

 

(2)在鲁迅去世后,很多人为他挥泪写下了挽联:如孙伏园的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这副对联是由鲁迅的作品和他主编的刊物组成的,它概括了鲁迅战斗的一生。如果让你为鲁迅写幅对联,你将如何写?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

说真的,这种事我还从来没做过。原因有两条,一是学习太紧张,二是难为情,也许后者一直是主要原因。

端来热水,拿来毛巾,准备就绪,但我迟迟没能叫母亲坐下。经过几分钟的调整,我鼓起勇气对正在厨房刷碗的母亲说了声:“妈,您……过来一下。”声音很轻,近似耳语。

“干什么?”母亲回答道。

“妈,您坐下,我给您洗脚……”我说这话的时候感到面红耳热,呼吸加促。我低着头摆好板凳,不让母亲看到我局促的样子。

沉默……

母亲竟愣在那里,半晌才醒过神来。“好,好……”母亲赶忙答应,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几道浅浅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母亲坐下,我挽了挽衣袖,捧起母亲的脚。

这是一双多么苍老的脚,肤色暗淡,毫无光泽,硬邦邦的没有弹性,脚指甲弯曲得变了形,乍看上去如同一段枯树。

天呐,这是母亲的脚吗?是那双陪我玩耍、细腻柔滑的脚吗?我努力唤起尘封的记忆,但这双脚太苍凉,太陌生,远不是我所能想到的。

我一只手捧着母亲的脚,另一只手用水轻轻地搓洗。此时抬头看看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看我,四目相视,无言以对。母亲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娓娓地说起了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并没觉得母亲啰唆,而是很有味地听着。这种氛围令我沉醉……

那夜,我失眠了,母亲难以形容的惊喜令我窘迫。母亲溢于言表的喜悦令我无地自容。我做得太少了,母亲付出的太多了。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出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母亲的脚厚重而有力量。我时常想,母亲的脚像辛勤的除草机,为我除去人生道路上的荆棘;母亲的脚又像顶天立地的铁柱,为我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地……

【1】在文前的横线上为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困窘——( )       陶醉——( )

【3】本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自己给母亲洗脚的事。

【4】请概括写出“我”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将有关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母亲为我耗干了心血,付出了青春,如果不学出个样来,怎么对得起母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细品读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我能行: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这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轻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________________,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雨的____________美。

(4)用~~~~~~~~~画出文中用了排比修辞法的部分。

(5)读这段文字中,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下边这幅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岸。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1在选文第二自然段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这是一个________的小岛,鲁滨逊上岛之后,他________……自力更生,生活了28年,他是一个多么的人!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_______________

【4】“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中的“至少”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训练营。

1.我和小精灵聊天。(扩句)

2.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小精灵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两句合成一句)

 

16、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提示,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续写几句话。春节快到了,人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前两句以动衬静,把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请你选一处景物,也用以动衬静的方式写出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