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
建( )( ) 坪( )( ) 漠( )( )
键( )( ) 萍( )( ) 慕( )( )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
彩hóng_______ xuán_______崖 bào_______发
jǔ_______丧 bān_______点 zhòu_______眉
3、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江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积累的知识填空。
(1)在古诗中,“月”经常被诗人用来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苏轼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 ;________ 的“_________ ,________”。
(2)燕子去了,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 。(选自《匆匆》)
(3) “‘ _________’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_______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里用了 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浣溪沙》这首词中,着力表现自己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有“三___________”的故事;《水浒传》里有:
“宋公明三打_________”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____________”的故事;《红
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_______”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带数字的历史故事,请写下来_________。
(6)大英小学六一班在毕业前夕准备以“永远的六一班”为主题开班会,请你担任策划和主持。
① 请你设计流程,补充其中的一个环节。
追忆往昔—( )—展望未来
②请你写一段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恰当引用一句古诗或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临别之际,请给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写一条饱含真情的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的同班同学晓东喜欢打游戏,成绩下降很快,请你用一条名言警句来劝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题。
1.老舍原名叫__________,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小说《_________》。
2.《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_____的小说,以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给这个充满伤痛的故事蒙上了一层______________的色彩。
3.《穷人》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俄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等。
4.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____》等。
6、古诗对比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是刘禹锡的一组九首诗中的一首,“浪淘沙”是__________。
【2】下面哪句诗和“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最相近(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7、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候)的景色。
【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鹦鹉鱼的睡衣
在欧洲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的,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钓钩,在千钓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们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伴。如果有的鹦鹉鱼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代表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心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做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图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一样的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_______
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_________
完整;整个儿的。________
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________
【2】短文是用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鹦鹉鱼的团结互助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第4自然段中,“就能”和“才能”这两个词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鹦鹉鱼的优点和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明白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内容我了解
(1)本文三首古诗都是写的是 的景色。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诗的前两句是( )。
(3)《望岳》的作者是( )描写的是( ),诗中有两句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句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4)默写《浪淘沙》并用手中的画笔为这首诗画一幅画。
11、公园的一角
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
假山上有崎岖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欢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蒙蒙,像是给假山罩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
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自由自在,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好像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绕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情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祝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发达兴旺。
在喷水池的四周,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映衬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并写下来。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崎岖:
玲珑: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4】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2、认真阅读这篇非连续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
【材料一】截至2018年,全国各大外卖平台的外卖骑手注册数量已经超过700万人,其中92%为男性,8%为女性。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和“90后”。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另外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3%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辽宁、河南地区的大学生骑手占比接近3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我。
【材料四】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骑手们就要去接更多的单。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如果按照每天20单、平均里程3千米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千米。此外,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高,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低。除此之外,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可能同时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
【1】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外卖骑手?概括出小标题,填一填。
(1)人员组成(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外卖骑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80后”和“90后”。( )
(2)辽宁省的外卖骑手主要是大学生。( )
(3)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 )
(4)29%的外卖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
【3】如果有人说“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低收入的人”,我会根据这份报告中的材料__________和材料__________,这样答复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13分)
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中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 )你财主了怎么着( )这么贵的东西( )你( )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 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 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 蛋壳的小鸡,那样 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毕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1)在文中( )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2)“慰”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1分)
(3)按原文填空写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4)认真读读文中母亲说的两句话,第一句应该带着 的语气来读,第二句应该带着 的语气来读。(2分)
(5)这段话中母亲感情的变化是: 。
作者主要是从母亲的 和 两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的。(3分)
(6)这一段作者主要是写 ,它对表达整篇课文的“母亲爱儿孙”这一思想主题的作用是: 。(3分)
14、阅读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难得的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一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仍旧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阵,然后兴奋地告诉我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一齐动手,先将垃圾铲成一堆,接着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处勾出十分好看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笼翠竹,种在花坛的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完全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 ]没来这儿倒垃圾,[ ]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慷慨地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昔日的空地已经是花团锦簇,翠木葱茏,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歌唱……看着窗外那幅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风景图,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热爱美,创造美!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旧——(____) 慷慨——(____) 奉献——(____)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15、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句子。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任选一个情景写具体。
夕阳西下的校园 流水潺潺的溪畔 幽深僻静的树林
_______________
(3)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仿照例句写一写,注意提示语位置。
例:“行了,这事儿有我呢!”她拉起对方的手,“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宁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日,_______________
18、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19、为了我们的身体,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去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你有过什么感受?从中选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