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一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民间故事《_________》,它写的虽然是故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诗词让我们在古典文化中漫步,领略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学习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的坚韧。
(3)一些传统习俗是有浓浓的寓意的: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时吃鱼,寓意____________;元宵节吃元宵,寓意____________。
(4)《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一话题展开的。
(5)看到波浪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见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学过的古诗词)
(6)孟子是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孔子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词语并解释填的字。
1.终天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不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安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潮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_______________,空气是_______________,天空是_______________,使我总想_______________,表示我_______________。在天底下,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四面_______________,平地是绿的,_______________。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_______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去攀登dǒu qiào( )的山峰,欣赏飞流直下的pù bù( ),我们màn yóu( )在崇山峻岭中,tàn suǒ( )大自然的ào mì( ),yín sòng( )壮丽的诗篇,大山也仿佛和我们yí chàng yí hè( )。
5、课文传真。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描写月亮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前者表达_______,后者表达_______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这句是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重大战役。“暖”字暗示了_______,“寒”字暗示了_______。
3.陆游曾经说过“位卑_______”,爱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
4.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诵:_________,_________。
5.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_____,天空是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中体现的节日是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市井街巷的风光。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是因为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
C.诗的主旨是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7、阅读下列诗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选自刘禹锡的《浪淘沙》)
【材料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材料三】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选自杜牧的《江南春》)
【材料四】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补充【材料一、三、四】中空白处的诗句。
【2】中国北国的美,是恢宏庄重的,是大气磅礴的,是直击人心的;中国南方的美,是沁人心脾的,是温婉恬静的,是动人心弦的。请选择4则材料中2则,赏析诗人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出了南北风光的不同特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
【3】1936年,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期间,曾下过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天气严寒,连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失去了往日的波涛。毛泽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请结合课本第二单元所学,评价一下领袖毛泽东。
__________________
【4】四则材料都用了一种共同的表达方式,即__________,请选择其中一则,具体说说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并说说小学六年来你在学习古诗词中积累的2条经验。
______________
8、阅读《约客》,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间是______(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
【2】“黄梅时节”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季节特征( )
A.江南地区
B.东北地区宗
C.华北地区
【3】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写出了诗人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所表现的画面。
_____
9、精彩片段:
第二章(节选)
①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②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结婚而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③我们刚到这里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跳了起来,______,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______。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______:“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④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⑤“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的。
⑥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______,一声不吭。
⑦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⑧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挺着大肚子的娜塔莉娅舅妈拼命地喊着、劝着,我母亲把她给拖走了,永远乐呵呵的麻子脸保姆叶夫根尼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
⑨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可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哭着,气得直跺脚。姥姥痛心地说:“野种们,该清醒清醒了。”姥爷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畜生!”姥姥躲在角落里,号啕大哭:“圣母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人性吧!”
⑩我一翻身把熨斗碰掉了,稀里哗啦地掉进脏水盆里。姥爷一个箭步扑过来,把我拎起来,死盯住我的脸,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谁让你在这儿的?是你妈妈吗?”“我自己。”“胡说。”“不是胡说,是我自己上去的。”他指了一下我的额头,把我扔在了地上:“活像你爹!快滚!”我飞快地逃出厨房。不知道为什么,姥爷那双尖利的绿眼珠儿老是盯着我不放,我非常怕他。
【1】张明想给这个“精彩片段”拟写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 B.两个舅舅为琐事吵翻了天
C.两个舅舅为分家大打出手 D.姥爷把我赶出了厨房
【2】第③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中的横线上缺失了对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刻画,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下面的语句还原到横线上。(把序号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背冲着大家 B.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C.狗一般地龇出了牙 D.俯身向前
【3】如果没有上述这些细节的描写,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作者加上这些描写,有哪些好处呢?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明要向同学复述“精彩片段”讲的这段故事,他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重点关注文中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把握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B.主要关注片段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C.主要关注片段中的故事情节,梳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0、(题文)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心孩子的好干部——孔繁森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听从党的号召,第二次到西藏工作,任拉萨市副市长。他跑遍了全市的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小学。
1991年,一次车祸把孔繁森摔成了严重的脑震荡,颅骨骨折,高烧昏迷。住院期间,他得知一所学校发生问题时,便不顾高烧未退,眼睛充血,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处理。
1992年,拉萨市附近的几个市发生地震。孔繁森立即赶赴灾区。在灾区的一个地震fèi xū上,三个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藏族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哭喊着扑到他的怀里。
孔繁森特地ān wèi着孩子们,说:“党是你们的亲人,一定让你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还要送你们上学。”他zhú fu当地干部,一定要安置好这三个孤儿。
孔繁森________紧张的忙着救灾,________心里一直牵挂着三个孩子。当他再次来到羊日岗时,决定亲自承担起抚养这三个孤儿的责任。为了抚养这三个孩子,孔繁森先后献血900毫升。
孔繁森一个人孤独在外,________要工作,________要带孩子,作为副市长的他,真够劳累的。晚上,工作一天的孔繁森,先要给孩子们做好饭菜,然后再教他们读书认字。夜里,他和孩子们挤在同一张床上。那时,孩子们还小,经常把尿撒在床上。他不怕麻烦,给孩子们洗床单。
一天深夜,曲印突然肚子疼得直叫。孔繁森忙给孩子吃药,可曲印还在疼。孔繁森背起孩子直奔医院,整整忙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疲惫不堪的回来。
生活条件变了,孩子们吃东西开始tiāo tī起来。孔繁森就带着孩子们走一走家乡的土路,看一看家乡的山水,再过几天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永远别忘了自己的家乡,将来长大了,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
【1】(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fèi xū ān wèi zhú fu tiāo tī
【2】(小题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孔繁森________紧张的忙着救灾,________心里一直牵挂着三个孩子。
②孔繁森一个人孤独在外,________要工作,________要带孩子,作为副市长的他,真够劳累的。
【3】(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①疲惫不堪:________。
②语重心长:________。
【4】(小题4)孔繁森关心藏族儿童的事迹,短文中详写的是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
【5】(小题5)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11、阅读。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转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④宾馆保洁员进来整理卫生,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保洁员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保洁员的话,我把白蘑菇一个一个翻过来,摆放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
⑤上火车的日子到了,保洁员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⑥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⑦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⑧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
⑨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⑩在蒸笼般的车厢里,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⑪乘客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⑫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⑬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⑭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⑮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选自《毕淑敏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毕淑敏 有改动)
【1】给短文拟个恰当的标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洁员一开始“眉头皱了起来”,是因为我把蘑菇摆在地毯上让房间太凌乱。
B.保洁员为我的孝心感动,所以随后又“暖暖地笑了。”
C.车友们并不愿意为我腾出桌面吹蘑菇,只是碍于情面而为之。
D.短文以“带蘑菇回家”为线索,记叙了大家如何帮助我呵护蘑菇的故事。
【4】根据短文内容,概括情节。
在宾馆,保洁员纸箱捅洞盛蘑菇;上了火车,青海大叔________;车到中原,车友们_____________;火车到站,青海大叔______________;回到家后,妈妈喝汤赞蘑菇。
【5】短文主要抓住了“青海大叔”的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青海大叔”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6】文章结尾提到“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仅仅是对白蘑菇的赞美吗?你还读出来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 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句子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句子。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声音______,说明它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了无限的_____,表现了“我”的_____心情。
【3】根据对选文的理解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第1自然段总写百草园的情况,点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表明“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与留恋之情。(____)
(2)第2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____)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文章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____)
(4)用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的整体情况,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前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后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动物。(____)
(5)第2自然段除描写景物,还写了四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____)
(6)选文第2自然段采取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动到静、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有层次的描述。(____)
【4】画“ ”的句子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请你从多角度出发分析一下画线句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湍急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把雪水比作 和 。
☆这句话写出了雪水的()
A 动态美
B 静态美
14、阅读《大瀑布的葬礼》,回答问题。
①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②事情是这样的。
③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⑤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⑥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⑦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⑧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⑨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令人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⑩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
⑪这次行动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⑫9月下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⑬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面。
(1)形容游客接连不断地到来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观光。(______)
(2)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______)
【2】读读第⑦自然段,用简要的话概括大瀑布逐渐消失的三个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阅读第④⑤⑧自然段,摘抄文中四字词语填表。
| 描写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流 | 观光游客的感受 |
昔日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今日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4】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特别的葬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摘抄文中重点语句)
15、句子乐园。
(1)“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还有日晷(guǐ)、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读名著时,我们都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请你评价一下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
坐在教室里 上学路上 跑步 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子。
林林又遇到大麻烦了,这回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她无可奈何地说:“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1】还有比这更美好的表达大自然与人类亲密和谐的颂歌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尔纳的科幻故事能预见未来科学的发展。
凡尔纳的科幻故事情节曲折,妙趣横生。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老人说,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题目:我的舞台
要求: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来写一次艺术方面的活动,注意写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最深的事。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