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请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浪淘沙(其一)》中,表现诗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表明湖阴先生勤劳、爱整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律·长征》中,描写红军喜悦之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

(5)《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了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其中“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6)《学弈》中,其中一名学生之所以学得好,是因为_____。(填写原句)

(7)当表达“听对方讲话收获很多”这个意思时,可引用“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

(8)美国军舰接连闯入南海,中国坚决反对并制止,因为“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

2、填数字,学古诗。

(1)劝君更尽(   )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 )月花。(杜牧《山行》)

(3)谁言寸草心,报得(   )春晖。(孟郊《游子吟》)

(4)白发( )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5)南朝(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1) 放学后,他们仍常常在高耸的围墙外徘徊,谈论着墙内花园中的美丽景色。

徘徊:  

(2) 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

乐不可支:  

(3) 那棵可怜的树仍被霜雪裹得严严实实的,北风也对它肆意地咆哮着。

肆意:    

(4) 鸟儿们在树梢翩翩起舞,兴奋地欢唱着。

翩翩起舞:  

 

 

 

4、在小苹果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的忙碌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的可贵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的景色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的道理

兴高采烈的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金色的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5、补全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  绱鞋不用锥子——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波浪线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甲:《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乙: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题。

【2】解释词语意思。

别枝: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 见: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是一首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

2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逶迤:形容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B.金沙:指金沙县城。

C.云崖:像云彩一样美丽的山崖。

D.三军:这里指解放军。

3请你分析一下“金沙水拍云崖暖。”中“暖”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你在文中找出4个意思一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元宵节指的是______(具体时间),这一天人们________,小孩子们________,大家还必须__________

【3】文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4】①句中的“又”表示_________,①②句此文段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从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________的段落结构。

【5】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我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韩勃 (     )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勃 (        )噢,原来是这样!

1.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

2.蔺相如的话共讲了两层意思,前一层讲了            ,后一层引人思考:      ?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蔺相如处处以     为重,不计较      的宽广胸怀。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我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段二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1】对于“好的故事”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绮丽优美的环境、勤劳纯朴的乡民及宁静祥和的生活

B.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C.是关于作者童年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对“昏沉的夜”深层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昏沉的夜”暗喻旧社会的黑暗,民生凋敝

B.指的是夜里昏暗,因为工作太疲劳,让人昏昏欲睡

C.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体现出作者当时的惆怅与失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桃花水呵,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亮——(   )   温柔——(   )   节拍——(   )   督促——(   )

2短文第三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三月的桃花水,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三月的桃花水,比________,比________。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______

(2)文中用“一万个小酒窝”来比喻朵朵桃花。   ______

13、句子训练营。

1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作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 ,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 ,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   ,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   之情。

2这篇文章还有很多语句写得很优美。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原句:

理由:  

 

14、课内阅读运用。

三打白骨精(节选)

悟空把金箍棒    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    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    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抽  抡  藏

文中①处应填“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应填“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应填“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出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语句。

3节选的文字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的经过,表现了孙悟空________的特点。

4孙悟空有很多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呢?试着写出几个来吧。(至少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一)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两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队伍 的 不 那么长 一定 赴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语境,填写与“说”有关的词语但不要出现“说”字。

伯牙内心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变魔术,改句子。

1.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2.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写具体。

一阵风吹过,枯黄的树叶就像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部分

成长是一个我们一直在面对的话题,我们一直在成长,一直在长大,在经历更多的事。以《那一刻,我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内容具体,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