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
(2)我在原野上摇曳。____
(3)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____
(4)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____
2、黄金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华灯 _______的夜空
_______地照耀 _______地说
_______地包围 _______地沉思
3、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A. 里面 B. 乡里 C. 住宅
4、先说一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然后根据加点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弗:_____
自愧弗如:_____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俱:_____
声泪俱下:_____
5、了解倡议书的格式,填空。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__________、________和日期五个部分组成。称呼指接受倡议的对象,要在标题下面一行__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要写在右下方。
6、诗歌赏析。
秋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 沙白
1.“扁”是个多音字,在小诗中读______。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眼中,湖波上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纷飞的红叶,红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秋天这么大,能坐得下吗?这句诗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首诗,你还会只想到红叶之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1】对这两节诗理解正确的是( )
A.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憎恨,对革命者的无比爱戴和永久怀念。
B.人民的力量十分强大,可以推翻反动统治者。
【2】读了画波浪线的诗句,我想到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画波浪线的诗句,我想到了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___________。
9、热爱地球妈妈
妈妈的草地,
是温暖的摇篮。
请不要把草地毁坏,
让妈妈心酸。
妈妈的天空,
是慈祥的笑脸。
请不要向天空吐烟,
让妈妈难堪。
妈妈的河流,
是爱的源泉。
请不要往里排放脏水,
把妈妈的心灵污染。
地球是我们的妈妈,
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
热爱地球妈妈吧,
请不要给妈妈增添麻烦。
【1】请用“~~~~”在诗歌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2】根据诗歌的意思填空。
(1)诗歌 中的“妈妈”指____,“我们”指_____,“妈妈”的“麻烦”指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温暖的摇篮”指______,“慈祥的笑脸”_____,指“爱的源泉”指______。
(3)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______
(4)你也来仿写一节吧。
妈妈的森林,是_______。请不要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片段,完成习题。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1】“囫囵吞枣”的意思是___________。用横线画出句中具体描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词句。
【2】“张冠李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用波浪线画出句中具体描写“我”“张冠李戴”的词句。
【3】请写出你知道的两三位“水浒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可不要张冠李戴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小溪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宽,水小时,鼓足了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上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大片的田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和苏北农村的无数条小溪相比,没有任何更值得夸耀的地方。
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拉开,眼前的小溪又展开了另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中——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柠檬黄,紫罗蓝,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 )的熊熊火焰,像( )的灿灿黄金,像( )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
从此,我对小溪入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就像看望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悦耳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1】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
① 销熔 ②浮动 ③ 燃烧
【2】划“ ”的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两中修辞手法,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
【3】“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这句话在文中起了________作用。
12、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这个班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少年,从她们的话里你认为这些孩子各有怎样的特点?
米妮:
蒂姆迪:
日本学生:
法兰西小姐:
德国孩子:
金顺玉:
李德远:
娜塔莎:
江宁:
桑巴哈:
多列尔:
13、课外阅读。
碗
①我们山村的孩子吃饭都用一种粗瓷大碗,叫海碗。盛上一碗饭,夹(jiā jiá)一些菜放在饭上,一齐涌到村口的小场上来。有的坐在石板上,有的坐在木墩上,有的干脆蹲着,大伙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可热闹哪。大家还可以你吃点我的菜,我吃点你的菜,结果一顿饭吃了好几种菜,比在家里吃强多了。
②我们端着碗出场的第一个“节目”是猜菜:大家把手里的碗举得高高的,让对方猜,猜不着(zhuó zháo),就吃对方碗里一口菜。小小的手,要举起那么大个碗,是要有一点点技术的。弄不好,碗打破了,饭吃不成,回家还要挨一顿打。可尽管这样,这个“节目”却从未中断过。
③有一次猜菜,我的碗打破了,我吓哭了,隔壁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姐姐,毅然把自己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了。不一会儿,我们听到她妈妈的责骂声:“打破碗了?连碗都端不住?……”接着是“啪”的一巴掌。
④这一巴掌好像打在我的心上。我端着碗默默回家去,饭也没吃完。妈妈以为我不舒服,泡了一碗红糖水给我喝。我把红糖水端到屋后,递给正在哽咽(yè yān)的小姐姐。小姐姐接过碗,喝了一口,笑了。一眨眼,两滴亮晶晶的泪珠落进了碗里。
⑤许多年后,我回老家遇见了她。她已经结了婚,生了个漂亮的小女孩,跟她小时候一模(mó mú)一样。当我们说起打破碗的故事时,她回忆说:“你妈妈打起人来比我妈妈厉害,你又小,我怕你受不了……”
⑥她说得很平静,我的心却像翻江倒海一般。
【1】用“√”在文中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江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姐姐为什么把她的碗给了“我”,自己拾起破碗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最后一段,说一说此时此刻的“我”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 )野炮( )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给片段中画“___”句子的括号中加上正确的标点。
【2】片段中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分别是:海军两个排、____、___、一个战车师、___,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
【3】用双横线画出片段中最能体现群众的欢喜和激动心情的句子。
【4】作者为了表现阅兵式震撼的场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一处用“ ”画出来,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段练习。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尽量防止不出现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垂的谷穗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合成一段有条理的话,用上冒号和分号。
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请求他人支持要礼貌诚肯地说明来意。请求他人支持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楚。请求他人支持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
2.我日日盼新年。
扩句
3.他的父亲带来了几只很好看的鸟儿
缩句
17、漫步句子关。
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
“被”字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改为“把”字句: 。
2.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改为反问句: 。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仿写一句话: 。
21、习作天地。
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那么你可以写一份倡议书,如,号召同学们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用品或倡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等。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