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古诗词默写。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 ·长征》)

(3)_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4)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马诗》)

(5)________________ ,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6)_________________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7)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忆江南》)

2、看拼音,写词语。

开学diǎn lǐ______开始了,广播里响起了jié zòu______欢快的乐曲,同学们迈着整齐的bù fá______来到操场上,升旗手fù______班长按动diàn niǔ______,国旗徐徐上升,我们抬头zhān yǎng______着这面鲜红的旗帜,心中充满了shén shèng______感。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秦王______不敢侵犯我国,______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2.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_____带着甜甜的微笑,_____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

3.女店主怀孕至少有8个月了。_____如此,她_____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

4、读拼音,写词语。

小花星星般缀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yōu yǎ______的甜香,那香气直透豪端,人也似乎轻灵很多,不那么浑浊bèn zhuō______了。

5、补充诗句

(1)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4)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______________”是写实,“___________”是写虚。

【2】解释诗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东风”即是__________风。

【4】这首诗通过对春之景象的生动描写,表达出丰富的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7、材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8、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这首词补写完整。

【2】正确理解词语有助于理解整首词的意思。读这首词,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词有两个题目,分别是《西江月》和《夜行黄沙道中》。( )

(2)从“夜行黄沙道中”可以看出词人是在满是黄沙的路上行进的。( )

(3)从“蛙声” 可以知道,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

(4)在这首词中,作者写出了行进途中下雨心中的失望。( )

【3】阅读时,要善于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在这首词中,作者抓住“稻花香、蛙声、星、雨……”等,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词中哪种景物最吸引你?请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事60人的军乐队。

万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这篇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前_____________的场面,记叙顺序是:

人们等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请找出一处描写“点”和“ 面”的句子,再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人们为何“久久不愿离去”?人们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战争简介】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这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选编自百度百科

【气候特点】

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气候相当严寒。1950年的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度深寒天气,不仅普降大雪,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风,长津湖地区的温度下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在零下40-50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

——选编自地理探究

【“冰雕连”】

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1月初进入朝鲜。军情紧急,原计划在辽阳、沈阳置换冬装的十几万战士衣着单薄直接过了鸭绿江。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后来整理“冰雕连”烈士们的遗物时,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口袋发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去。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选编自腾讯新闻

【作品节选】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网,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风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压制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志愿军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 作者:魏巍

【1】【多选题】长津湖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最为艰难、惨烈的战役是因为(       

A.极度深寒天气

B.美军武器装备世界一流

C.志愿军衣着单薄

D.志愿军粮食短缺

【2】阅读【作品节选】,找出战斗最为激烈的场面描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节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冰雕连”】画波浪线部分,你从中感受到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被称作“最可爱的人”。新时期,我们身边有哪些人也可以被称作“最可爱的人”?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理由不少于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学校设计一条电影《长津湖》的宣传标语,号召同学们向英雄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小提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人看了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间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碎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台,那和刚才差不多的美妙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低贱__________ 四散而去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高朋满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醉如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人们“惊呆”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惊叹”,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震惊”,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音乐家要摔琴,是要告诉人们:对演奏者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从而教育人们,作为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广告要有创新,如:“觉得好,请你告诉十个人;觉得不好,请你告诉一百个人。”假如你居住的生活小区要组织一场“迎新春联欢会”,让你设计一条广告语,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短文,并完成练习。

一个巴掌也能拍响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着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在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着: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呀?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着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着: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个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得响。那以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仍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呼唤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那一届奥运会上,他成为当时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女人,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的不能行走。

【1】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2】文中说她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这里的暖流指的是什么?

 

【3】照样子写句子。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13、信息袋袋裤。课外查阅有关季羡林的资料,回答问题。

作者怀念母亲,曾写过很多文章。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因为未能对母亲尽孝而后悔的文章。请大家课外把《赋得永久的悔》找出来读,思考:

1)我这永久的悔就是:  

2)作者在母亲身边只呆到 岁,后来回家都是因为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

3)作者曾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   。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  

  ,这话正应到我身上。

4)作者说他真后悔,千不该万不该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著名景点之一。它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50多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

(材料二)

每年在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奇观。

(材料三)

   颐和园开放时间

  颐和园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6:30~18: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大门:7:00~17:00

旺季30元/张

淡季20元/张

 

【1】要去观赏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奇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________

【2】看图,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A.B.C.

①要判断上面哪一幅可能是十七孔桥的图片,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

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是十七孔桥。根据阅读材料,分条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_____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造句)

_____

(3)静寂的草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仿写句子)

安静的教室喧闹起来:_____

(4)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改为反问句:

(2)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改为转述句:

(3)花儿开了。

扩写句子:

(4)我被派去采访前总统夫人,一个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人物。(将划线的部分换成成语)(                                 

(5)许浩在作文中列举了一些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动物名字。(缩句)

 

(6)音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关联词)

 

17、1.按要求写句子。

(1)小鸟玲珑娇小。(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关于兴趣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鲈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照样子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六一联欢会上,小红演唱了优美的歌曲和精彩的相声。

(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把下面句子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情感的强弱。

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她理解我。

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好诗。(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好朋友分别,心里难舍。(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或爱好音乐,或爱好美术,或爱好体育……这都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的愿望不是都能顺利实现的,需要不断努力,需要执着追求……

请根据提示,以我的爱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45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或套作。3.书写务必认真规范,卷面整洁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