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全神( )        斩钉( )       ( )所以       自作自( )

惊天( )        排山( )       ( )风凛凛       别出心( )

2、按要求填一填。

1.诗中有景:春日有“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绮丽之美;夏日有“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急雨之美。诗中有情:从贺知章的“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感受到久客伤老的感慨;从李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誓死守卫国土的爱国情怀。

2.《七律•长征》这首诗中,总领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比喻手法表现红军藐视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鼓琴》一文讲的是伯牙和锺子期成为知音的传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知音”,用成语“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4.“颜筋柳骨”之“柳骨”指的是书法家_________。他的书法瘦硬挺拔,谷力遒劲。

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下面的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例: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汉字。

浓zhuānɡ( )淡抹     慷kǎi( )       与世长cí( )   chún( )枪舌剑     

震hàn( )        侮rǔ( )     diāo( )            shuāi( )

4、读拼音,写词语。

yī shang mǎ tí   lǐ mào   róu měi

____)(____)(_____)(____

wēi xiào mèng xiǎng   huā lěi cēn cī

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本课词语填空。

1.太险了!谁站在这儿都会感到__________的。

2.我的心里__________,像大海在翻腾。  

3.__________!不干好事,被警察抓了,活该!

4.他这会儿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__________的!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七律·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解释词语

天翻地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中的“霸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前四句着重于_________,后四句主要是___________,颈联是全诗的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两种人,前一个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A. 前一个指精神的永存,后一个指肉体的生存。

B.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存。

3两个死了的含义是(  

A. 前一个指虽生犹死,后一个指失去了生命。

B. 前一个指失去了生命,后一个指虽生犹死。

8、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要求。

明月别枝惊鵲,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___。题目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词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之景,让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中“说丰年”的意思是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大意是____________,整首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起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再说 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得叫苦。……那两间草亭已被雪压倒了。……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

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1这段话选自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

2此回书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指   ,他曾任   ,他还有个绰号叫 。我还能再写出这本书中任意三个人物的绰号:              

3选文主要是___________描写,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风雪,他是怎样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种多角度地描写,把这场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的特点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这样写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植物们为了扩大领地,利用各种战术,上演一场场没有稍烟的战争。

小小的蒲公英懂得巧妙扩张自己的领土。带毛的种子采用借东风的战术,借助风力,让子子孙孙遍地繁衍。同样,柳树、棉花等都会借东风。榆树、槭()树的种子则会长出像翅膀一样的小角,以风中滑翔的方式传播。

草原和荒漠上的猪毛菜、丝石竹等,种子成熟后,植株基部会自然折断,整个植株就像圆球一样随风滚动,细小的种子乘机散落到地上。

苍耳、鬼针草等植物的果实长有爪子似的钩和刺,可牢牢住动物皮毛,随之旅行。而稻田中的稗(bài)草擅长鱼目混珠,果实和稻同时成熟,随月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严重威胁农林作物及生物多样性的植物杀手,一般高1.5-3米,争夺阳光、养分、水分的能力超强,可谓我花开后百花杀这种花的陆空双击战术,让它所向披靡。它借助风力、飞鸟等空中力量”,将所产的种子带向四面八方。它们不但拥有每株2万多拉种子的军力,而且还搞根部繁殖,根上形成新的植株,所到之处,其他作物、杂草一律消亡。据有关专家在浙江的调查,发现一个由6株加拿大一枝黄花组成的小群体,8年后竟演变成一个有1400余株的大群体。

豚草是另一个植物杀手也是农业部公布的十大恶性入侵杂草之一,所生长之处,其他植物很难存活。实验表明,一平方米玉米地里混入两三株豚草,玉米就会减产30%;如混入10株以上,就颗粒无收。豚草每株至少结有种子几万粒,可随风、鸟、水流、交通工具等四处传播。为了一统江山,豚草的种子能卧薪尝胆大多数农作物种子的寿命仅仅为1-3年,例如,柳树的种子成熟后只在12小时以内有发芽能力,但豚草的种子落地3040年仍可存活、萌发。

【1】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B.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C.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

D.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

【2】第⑥自然段中的“卧薪尝胆”指豚草( )。

A.让农作物减产

B.等待时机成熟萌发新芽

C.占农作物地盘

D.落地时间长久仍能存活

【3】下列选项中,没有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的是( )。

A.小小的蒲公英懂得巧妙扩张自己的领土。

B.苍耳、鬼针草等长有爪子似的钩和刺。

C.猪毛菜的整个植株可以像圆球一样随风滚动。

D.榆树、槭树的种子会长出像“翅膀”一样的小角。

【4】下列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豚草所生长之处,其他植物无法存活。

B.稗草和稻子外形类似,果实和稻同时成熟。

C.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

D.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豚草都是“植物杀手”。

【5】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植物的播种

B.植物杀手

C.豚草

D.没有硝烟的植物战

11、群文阅读

(片段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片段二)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片段三)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片段四)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提取信息)片段一选自_______,片段二和四选自_______,片段三选自_______

A.《七律·长征》 B.《狼牙山五壮士》 C.《开国大典》

2(思考判断)思考作者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描写的,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片段一:前两句概括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困难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面”;后六句选取长征途中的五个场景作为“点”来具体描写红军不畏困难的气概。  _______

(2)片段二:写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部分是“点”的描写;最后一句话“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写受检阅部队的整体情况,是“面”的描写。_______

(3)片段三:把班长看作是“点”,战士们这个群体对应的就是“面”。_______

(4)片段四:毛主席是大典上的主要人物,是“点”,人民群众对应的是“面”。  _______

3(总结写法)有同学概括了以下四种类型的“点面结合”方法,请你试着对号入座。

A.整体与局部的结合   B.群体与个体的结合

C.概括与具体的结合   D.主与次的结合

片段一:______ 片段二:_______ 片段三:______ 片段四:_______

12、开国大典(节选)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望着)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  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在文中括号内用“√”标出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排山倒海”在选段中用来形容__________,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最后一句加点词“一齐”表明( 

A.广播同时到达全国各地。

B.全国人民同时在收听广播。

C.全国人民都为这个消息感到激动。

D.人的心跳速度都差不多。

4结尾“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出现了两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大自然的警钟

孙广勇

①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0℃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7℃,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现象。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在全年平均气温25℃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3℃。

②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

③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④“暖冬”曾于2006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⑤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

⑥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上升4℃,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⑦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到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呼吁人类要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极端天气?请你从文中提取信息,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极端天气?(   )

A.总起——分述——总结 B.严寒——暖冬——热浪

C.成因——现象——危害 D.举例子——下定义——敲警钟

5第③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请你为保护地球环境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风筝

①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②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儿。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③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④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⑤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⑥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⑦“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1】文章写的作者是________的人,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

【2】文章第①自然段通过对_______________等的刻画,刻画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

【3】品读加点的词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__________

【4】“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是指(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是指(    )。(多选)

A.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 。

B.等他说,“我可毫不怪你啊”。

C.去讨他的宽恕。

D.我和他一同放风筝。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字句和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字句:

改写成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子句:

改写成子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运用环境描写来写人。如果想赞美一位勤劳而又不怕辛苦的清洁工阿姨,你打算把故事安排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