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lūn_____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_____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2、填空。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出自《回乡偶书》,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陆游的“______________”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句。

(3)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其实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

3、对一对

例:与山川共存——和日月同辉

1朝阳—________  2莺歌—________

3千秋雪—________ 4流芳百世—__________

 

4、日积月累。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

2.鞠躬尽瘁,___________

3.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

5、补充诗句。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___天际流。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___一日还。 

3.一道残阳铺水中,___瑟瑟半江红。 

4.天门中断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解释:章:______________     零:_______________

【2】诗句的大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句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主人公____________的情感。

7、阅读

【材料一】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材料二】寒食①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 zhao ):明天。

【1】补充【材料一】中空白处的诗句。

【2】【材料一】中《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点。

【3】【材料二】结合注释写出“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5】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

排闼:____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①无锡的惠山,(        ),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②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        )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③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        ),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④起初,琴声委婉连绵,犹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        )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⑤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给短文拟题目。

用主要人物做题目:《______        用诞生的乐曲做题目:《______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        )里,只填序号。

A.静影沉璧                  B.树木葱茏                  C.恩重如山                  D.饱经风霜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

【4】品读短文第④自然段,用简练的语句填空。

从委婉连绵的琴声中可以听出他对景色的赞叹,对____,对_____;从升腾跌宕的旋律中,可以听出他对____,对____

10、阅读理解

______

清代有位青年拜书法家何绍基为师。这位青年自以为聪明,学了一年就认为学的很好了,便向老师告别。何绍基取出一个匣子说:这只匣子里有我多年心血的结晶,送给你做一个纪念吧!青年接过匣子,拜谢了老师,便踏上了归途。匣子真重,那个青年走不到三里路,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他觉得奇怪,便打开了匣子,啊,原来匣子里装的都是磨穿了的砚台。这使他恍然大悟,于是又回到老师身边。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2这只匣子里有我多年的心血的结晶,这里的心血结晶是指(

A.许多磨穿了的砚台 B.送给青年的纪念品。

C.老师练习书法的经验。 D.老师的练习书法的经历。

3这篇短文用了大量篇幅写匣子的原因是(  

A.匣子里装的东西很重 B.匣子里装的东西很奇怪

C.匣子里装这老师的砚台 D.匣子里装着老师的教诲

4这篇短文主要写青年拜师学书法一年后向老师告别,后来(  

A.老师送他纪念品,他很感动

B.老师送他纪念品,他很惭愧

C.受老师的纪念品启发,回到老师身边承认错误。

D.受老师纪念品启发,回到老师身边继续学习

5青年看了这些磨穿了的砚台恍然大悟,他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

11、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他正在和________商量事情。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抱养了两个孩子加重了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C.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十分犹豫,但又不得不这样做。

4 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句,这段话说明渔夫是一个 的人。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说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的颜色!”“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见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色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是绿色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晴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的事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第8自然段,为什么在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13、课内阅读。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我的名字叫中国

词:忽如   曲:刘礼民

我想问问自己的肤色,抬头看见奔腾的黄河;

我想问问自己的血脉,五千年的长江水从我身边走过。

我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血脉,年轻的肤色。

我的名字叫中国,眉宇中飞扬着春天的风采,天地间站立着不屈的品格。

让我告诉世界,我是最美的颜色:

让我告诉未来,我的力量永远磅礴;

让我告诉你,我爱我的中国。

让我告诉自己,我的名字就叫中国。

1仿照画“________”句,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

我想问问自己的品格,________

我想问问自己的风采,________

A.旗帜上的五颗星在我心中闪烁

B.抬头看见泰山的巍峨

2古老的血脉,年轻的肤色一句中血脉指的是________,“肤色指的是________

3我从最美”“永远等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中和我们爱你啊,中国表达的感情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16、燕子从湖面掠过。(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两句话,哪句表达更好?为什么?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器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1)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鲜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2)金钱能买来书本,但不一定能买来知识;金钱能买来

但不一定能买来   ;金钱能买来但不一定能买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我的祖国。

新闻背景:从2012年1月1日至今,游客可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看升旗、到老字号里目睹传承千百年的制作工艺、在市交管部门零距离探查堵车的症结所在……今后,这些原本大门紧闭的旅游资源将逐步被开发出来,北京旅游也将随着整个社会资源的旅游化,迈向大旅游时代。

满分5 manfen5.com

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源被开发,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话要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