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ABAC式词语  如:一五一十

自(_______)自(_______ 自(_______)自(_______ 自(_______)自(_______

无(_______)无(_______  无(_______)无(_______  无(_______)无(_______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大家quán shén guàn zhù( )地盯屏幕,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发射架上wēi fēng lǐn 1ǐn( )地“站”着,随着zhǎn dīng jié tiě( )的一声“点火”,火箭发射成功,载人飞船进入yù dìng( )轨道,现场bào fā( )出雷鸣般的掌声。

太空服设计bié chū xīn cái( ),能dǐyù( )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聂海胜穿着宇航在shén mì( )的太空向祖国人民问好。

3、填空。

(1)《桥》是一篇( )小说。作者是(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的故事。

(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3)人物、(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4)情节一般包括开端、( )( )、结局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5)环境包括( )环境和社会环境。

4、句子总动员。(写出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方法)。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______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______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______

(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______

5、根据所听内容填空。

1.华佗拜师学医的地方是_______,他在师傅那里前后共学习了_____年,华佗在师傅那里学医的前段时间,他懂得了不少病理知识和_______,后来师傅让他进入内室攻读______和药典。

2.众人不得不佩服华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原文中的一句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习题。

江上渔者①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小、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捕鱼为生的人。

B.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C.次句写岸上来往的人,只想着鲈鱼的美味 。

D.后二句写捕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随意闲适。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B.主要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C.此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

7、课内片段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补充文中词句。

2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____季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4路转溪桥忽见一句让你想起《游山西村》里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8、阅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表现了自信、自豪。

B.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近来,我路过朋友家,发现她瘦了一圈,原来,她家养了十几年的狗年纪太大,不知什么时候有了血栓,大半个月前忽然中风。一家人赶紧把狗送到医院,一番抢救,好不容易才把狗从鬼门关拉回来。祸不单行,她家的老猫耳朵又发炎了,看医生又是一番劳心劳力加花钱。

②爱尔兰人的宠物享受的照顾挺多。朋友的猫有一颗牙坏了,兽医要价450欧元(1欧元约8元人民币),还说最好能坚持给猫刷牙,实在不行就把牙拔掉。我惊讶:“怎么给猫刷牙,应该是买磨牙棒让它自己解决吧?”

③围绕着宠物的消费中,医疗最昂贵。比如打疫苗,朋友把猫送去打针,第一针45欧,三周后的第二针又是45欧,此后每年交65欧的疫苗费。养狗也不省心。一个朋友家的狗得了肿瘤,主人花2500欧帮它开刀,更让主人心塞的是最后也没有治好。

④因为给宠物看病太贵,人们发明了宠物险,一个月花个一二十欧元,就可以免费或者用优惠价看兽医。朋友家的狗一年要花240欧保险费,已经交了7年。保险里面包括宠物医疗、不慎丢失、宠物葬礼、把人或其他狗咬伤的治疗等费用。

⑤我有时候觉得爱尔兰人对于宠物的呵护过头了。猫小的时候就给它植入芯片,发生意外可以帮主人定位﹣﹣有时候也许还能找回尸体。超市里给幼猫喝的200克奶粉,价格10欧多,同样价格的婴儿奶粉有900克。各种猫狗零食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产品还打出营养均衡、控制体重的口号。欧洲人喜欢度假,度假时宠物怎么办?送到专门的旅馆,三周托管费700欧。旅馆环境设备都很好,跟贵族幼儿园似的,让狗在你度假时,跟别的狗玩耍。旅馆每天定时遛狗,还把狗的图片发给主人看。

⑥有位兽医告诉我,大家愿意花钱,是因为把宠物视为家人的一分子。人和动物之间是相互陪伴、心意相通的。在传统农业时代,动物是人忠诚的工作伙伴。现代人饲养动物,很多时候是出于情感需要。

⑦的确,宠物给孤独的现代人带来幸福感,人和宠物间有了感情。只不过,感情这东西,有点儿贵。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祸不单行:______

心塞: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阅读第⑤自然段,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描写爱尔兰人对宠物呵护过头?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4】阅读第③和第⑤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______

【5】阅读短文,联系生活,回答下面问题。

①我了解到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人们饲养动物的区别是______

②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人们饲养动物的理念为什么会有如此差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练习

我在空中越开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就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选自《我是什么》

【1】选文中“我”会变成什么?请按文中的顺序写下来。

“我”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文中“落”“打”“飘”的意思,给正确的说法打上“√”

(1)“落”“打”“飘”在文中意思完全一样,可以对换来用。( )

(2)“落”“打”“飘”在文中意思完全不一样,“落”的动作跟植物有关,“打”的动作跟手有关,“飘”的动作跟风有关。( )

(3)“落”“打”“飘”在文中都有“物体从高处掉下来”的意思,但不同的动词写出了物体轻重不同,掉下来的动作不同,用词非常准确。( )

11、阅读理解。

冰雪人民币

她在冰天雪地里提着包等出租车。一辆一辆从她眼前开过去的车没有空车标志,这样的天气找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

她在几个人的争夺中胜出。拉上她的司机一开口,她就听出他是郊区农民,车上还散发着浓浓的烟味和汗味混合的气味。放在平时,她一定会换一辆车。

冰雪阻碍了车的速度,车用了比往日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

她以要投诉车内气味为理由少给司机10块钱,司机和她激烈争吵了十分钟。

她像一个受害者,又像一个获胜者。

车在冰雪中继续爬行。

一种快感让她感到轻松。轻松时刻她才发现她的包随着被她骂的司机走了。

她呆住了,包里的人民币有十万块!

她找她能找的所有人,别人说你没记住车号光凭气味恐怕是找不到了。想碰碰运气,可以站在原地等。夜比以前任何一天早来了许多。冰雪几乎要把她变成冰雕。

一道光柱熄灭,真的有辆车在冷得透不过气的夜里停在她面前。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

司机递给她的是她的包,包还是那么沉。

她冻僵的手从包里颤巍巍抽出一沓人民币给司机。

司机不要。

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

司机向她伸出手:你把刚才少给我的10块钱还给我。

雪又下大了。

1选文主要讲一个人打车时跟司机____________,结果司机还了回来的故事,赞美了司机的_______品质。

2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1这样的天气找车很难,她手里的包越来越沉。句中这样的天气______,这句话写出了长时间等不到车时她内心的_______

2车门里飘出她熟悉的气味。句中熟悉的气味是指__,表现了她看到巨款失而复得的__,体现了她内心的___

3她在冰天雪地里提着包等出租车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句子实际上交代了出租车司机所处的环境,暗含了出租车司机赚钱的辛苦。

B.反衬出后来司机冒雪送还装着巨款的包的高尚品格。

C.天气不好,她等出租车等得很辛苦。

4对题目冰雪人民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10万元巨款展开故事情节。

B.巨款的失而复得,突出了司机的高尚品质。

C.冰雪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D.冰雪渲染出极端恶劣的环境氛围。

5她的泪流出来,在脸上结成了冰。她当时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请传递给下一位

①一场大雪,将我们困在了沪浙皖高速路上。

②7个多小时过去了,车龙动都没动一下。又饥又寒,我们一家3口,蜷缩在小车里。为了省油,年早熄了火。

③儿子又喊饿了。还是早上吃的一点早饭,我们也饿。可是,车上仅有的几盒饼干已经吃完了,只剩下几袋方便面和冰冷的矿泉水。妻子只能无力地安慰儿子。

④我下车看了看,车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十几厘米厚,而且结了冰,踩在上面,很滑,根本不能行走。高速路外,完全被大雪覆盖,甚至连个村庄都看不见。此时我的内心焦急惶恐。儿子在车里嚷:“会不会是《后天》降临了啊。”《后天》是一部美国电影,场面很恐怖。

⑤我回到车上,打开收音,调到交通频道。收音机在反复播放,因为骤然而至的大雪,高速路都已经封道了。我们这条沪浙皖高速路也封了,政府正在组织抢修。

⑥突然,前面的小车车门打开了,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扶着车子走到车头,接过一个袋子,又扶着车子走到车尾,在朝我打手势。

⑦我下了车。中年男人大声喊,这是前面送过来的盒饭,你帮往后传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扶着车子,挪到车头,伸出手,将他手里的袋子接了过来,疑感地问他:“怎么回事啊?”

⑧他说:“我也不知道,袋子里是盒饭,是我前面的车子传过来的。”听他一说,我抬头往前一看,果然前面每辆车子边都站着一个人,在摸索着传递。中年男人大声说:“可能是有人将盒饭送上了高速路,路太滑,没法一辆辆送,才想出让大家互相传递的办法吧。”

⑨我明白了。扶着车子,我慢慢到车尾,喊我后面的驾驶员。后面是辆大货车。我将中年男人的话重复了一遍,请他将盒饭往后传递。

⑩又一袋盒饭传了过来。中年男人问我:“车上有老人和孩子吗?有的话,先拿一份盒饭给他们。”我感激地冲他笑笑。

就这样,大雪纷飞中,一袋袋盒饭从前方传来,又从我的手上传到后面车上的人手上。几次听到惊叫声,路太滑了,虽然扶着车子,一不小心,还是会摔倒。雪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脸上、身上。我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像个雪人。

终于,后面的货车司机告诉我,不用再传了。后面的人,都已经接到盒饭了。这一袋盒饭,是我和妻子的。坐在车里,打开盒饭,还着温温的热气。

几个小时后,高速路终于恢复了通车,长长的车龙在缓慢地向前移动。每一辆车,都打开了双跳灯。温暖的橙色,在冰天雪地的高速路上,汇成了一股暖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境,分析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心读完全文,说说标题“请传递给下一位”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绿手指

去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长着“绿手指”。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议。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 至)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撤 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 精致)地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的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白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那家园艺所。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检查 验证)那些种子。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的种子开出的花,是雪白的。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老奶奶对着电话说: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1找出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们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老奶奶决定一个人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的两个“绿手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上下文,作出回答.

①美国某小镇有一位“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②但愿你我还能长出新的绿手指,这一句中“绿手指”是指________________

4老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题目是《绿手指》,你觉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这段话中属于写实的句子有______;属于联想的句子有_______。(填序号)

【2】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越

B.抑郁——悠扬——激越

C.舒缓——突变——激越

D.舒缓——激越——突变

【3】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从“恬静的脸、睁得大大的眼睛”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当举行升旗仪式时,听着国歌,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要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筑青藏铁路困难很多。我国成功修筑了青藏铁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狐狸很狡猾。狐狸逃不过猎人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同学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回想六年间的点滴,每一天都留下了童年的脚印。请你从中选最特别的一天:也许那天是自己荣登榜单,心中窃喜;也许那天品尝到了友情的甜蜜;也许那天战胜自我获得成长的历练……请将那一天细细品味,好好收藏。请以“那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注意详略得当,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