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阻挠( ) 争夺( ) 轻蔑( )
艰巨( ) 嘲笑( ) 周密( )
反义词:讥笑( ) 缩短( ) 容易( )
2、形近字组词
祸(_______) 爆(_______) 锅(_______) 瀑(_______)
3、辨字组词。
蹄(_________) 毯(_________) 裳(_________) 虹(_________)
啼(_________) 毽(_________) 赏(_________) 红(_________)
4、查“穷”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请你分别根据“穷”的不同义项组一个词。
(1)缺乏财物。___________
(2)到尽头,没有出路。____________
(3)达到极点。__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栩栩( )( ) ( )夺( )工 妙( )生( )
画龙( )( ) ( )音( )梁 行( )流( )
惟妙( )( ) ( )走( )蛇 轻( )曼( )
6、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①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②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都
B.只有 只有 只有 才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也
D.即使 也 无论 都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8、阅读理解
自学古诗《金缕衣》,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
金缕衣①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②少年时。
花开堪③折直须④折,莫待⑤无花空折枝。
注释 ①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②惜取:珍惜着。③堪:可以,能够。④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点。⑤莫待:不要等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翻越大雪山
A.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儿。这时候,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
这时,有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
一位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那个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快到山顶的时候,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雪地上。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起来,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也要一起翻过雪山。”
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
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
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B.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只见千里冰雪,银装素裹;再低头俯视,山下的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在雪海里游动,蜿蜒而上。
当天晚上,红一方面军的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的战士欢呼着,跳跃着,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短文首先叙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时遇到的各种困难,接着用_____的写法记叙了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2】阅读短文第一自然段,从“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从“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谁要是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六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展开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A、B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就医导诊图,回答问题。
【流程描述】
(1)病人到挂号处挂号,取得挂号单,得到一个相应诊室的就诊序号。
(2)病人到相应科室的候诊区候诊
(3)医生在诊室呼叫病人,语音系统呼叫就诊病人,显示屏同时显示就诊信息。
(4)病人前往相应诊室就诊。
(5)当前病人就诊完,医生呼叫下一个病人。
(6)当前病人如果还要做检查后复诊的,做完检查后回到护士台,由护士安排复诊重新排入队列中,等候就诊。
【1】小明来到医院看病,在候诊前需要________得到________。
【2】结合就医导诊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病人得到就诊序号后就可以前往任意就诊室就诊。( )
(2)当前病人就诊完,医生会在诊室呼叫下一个病人,语音系统呼叫就诊病人,显示屏同时显示就诊信息。( )
(3)病人就诊后如不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就可以划价缴费,取药离院。(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病人如果还要做检查后复诊的,做完检查后应回到护士台,由护士安排复诊,重新排入队列中,等候就诊
B.病人如果还要做检查后复诊的,做完检查后应回到相应诊室直接就诊
C.病人如果还要做检查后复诊的,可以先划价缴费取药后回到护士台,由医生安排复诊重新排入队列中,等候就诊。
1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是____描写,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来形容西蒙很穷。
【2】联系西蒙的死,可以用四字词语( )来形容西蒙命运的悲惨。(多选)
A.无依无靠
B.饥寒交迫
C.贫病交加
D.孤独病死
【3】西蒙可能想要抓住什么?( )(多选)
A.抓住生的希望,和孩子幸福生活在一起。
B.抓住孩子,希望多亲一下孩子,多看一眼孩子。
C.抓住孩子,带走孩子。
【4】最能表现西蒙疼爱孩子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蒙临死时,最牵挂的是两个幼小的孩子。请用上省略号、问号、感叹号,写一写西蒙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少年闰土(节选)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熟识( ) 盼望( )
【2】给选段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_。
【3】从“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
【4】从闰土的外貌和神态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
13、我能阅读课外短文《母亲的诗》做题。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手缩脚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的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⑥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⑦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⑧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⑨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铺天盖地:______
缩手缩脚:______
【2】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第一次是在______的时候,“我”的感受是____;第二次是在____的时候,“我”的感受是______。
【3】文章第二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
【5】结合生活体验和感悟,仿写一首小诗。(不能抄文中诗句)
( )把( )的门推开了/( )把( )的门推开了/
( )把( )的门推开了/( )把( )的门推开了……
14、卖鱼的人(24分)
台湾 谢武彰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由于人多,我们家每天都要买很多鱼。
那个卖鱼的人,是从海边的渔村来的。每天清晨三、四点钟,他就挨家挨户的把鱼挂在屋檐下。到天亮时分,鱼也挂完了,再回过头来,一家一户地收钱。只要他开口说多少钱,大家都会毫不迟疑地把钱给他。
奇怪的是,祖父也从来没有把鱼提去称一称。日子久了,我觉得奇怪。有一天,我忍不住问祖父,祖父笑笑说:“我信任他。”
当时,我并不太明白祖父说这话的意思。
每天清晨,卖鱼的人还是把鱼挂在全村每户人家的屋檐下。
那么久的日子里,只有一次让我们疑惑。一天早上,我们正在找鱼。心想:今天他为什么没有把鱼送来?而这时候,卖鱼的人却回来要向祖父收钱了。
正当大家想不通的时候,小堂弟从屋后跑来,红着脸说:“屋子后面的柴堆下,大花猫正在吃鱼。”大家赶过去一看,正是。卖鱼的人说,这些鱼就是他送来的。
后来,卖鱼的人不再来了。祖父说,他去世了。
很多年之后,有一次,我买鱼回来。家人说斤两一定不够,一称,果然被偷了斤两。这时,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见着的那个不知名的卖鱼的人。
(1)“毫不迟疑”“疑惑”各是什么意思?文中人们干什么毫不迟疑?又因什么而疑惑?
(2)祖父等人为什么信任这个卖鱼的?你认为卖鱼的人是个怎样的人?(4分)
(3)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6分)
(4)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对像多年之后的卖鱼人一样的人说些什么呢?(6分)
15、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谭老师讲课妙语连珠。谭老师很有幽默感。(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一看到好美丽的剪纸。我的脑海中就会想起慈祥的姥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21、请你从下面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
1.大千世界,风俗各异,你听说过或经历过哪些独特的风俗?请以“独特的风俗”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自拟题目,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你心里最渴望做的事情是什么?这种渴望是怎么产生的?你又打算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请以“渴望”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自拟题目,重点突出,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