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汉字。
我真想像哈利•波特一样,穿个漂亮的斗péng _____,骑上个飞天扫帚,huì _____集一帮好友,一起遨游在山jiàn _____和xuán _____崖间。
2、结合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东风面,__________总是春。
(2)李爷爷离家30年,如今叶落归根,但乡音未变,真可谓是“_____”啊!
(3)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_______、______、______、麦。
(4)《穷人》主要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故事,反映了_______和_______。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______国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浪淘沙》 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诗中表明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把成语补充完整。
一望无( ) 天( )之音 黄( )大吕
轻歌( )舞 巧( )天工 惟妙惟( )
画龙点( ) 妙笔生( )
4、默写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两句该作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字填空。
[澡 燥 躁] 洗( ) 急( ) 干( )
[评 坪 苹] ( )果 ( )论 草( )
[呻 坤 伸] ( )吟 ( )张 乾( )
6、阅读古诗,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的景象,也写了诗人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原望。
B.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巧妙。
C.“寻芳”的意思是寻找芳香的花草。
7、读《浪淘沙(其一)》,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想象前面两句描写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风簸”中“簸”的意思是“颠簸”。____
②“九曲黄河”中“曲”读“qǔ”。____
③这首诗表现了对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祝愿。____
④这首诗表现出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____
8、阅读诗歌片段内容,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1】根据诗意,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关联词。
有的人______活着,______他已经死了;有的人______死了,_______他还活着。
【2】本小节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含义全然不同,请将正确的理解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序号)。
A.作者的鄙视和轻蔑 B.作者的肯定和赞美 C.作者的痛恨和咒骂 D.作者的惋惜和怀念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____________, 第二个“活”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个“死”字,充满了_____________,第二个“死”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危急关头的一个人
那天,我在麦场帮妈妈铡麦子,忽见人们纷纷向西边公路奔去。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随着人们来到公路上。
这时,只见一辆拖拉机在公路上跑,车上,正站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哭喊着。原来,这辆拖拉机停在路边没有熄火,驾驶员不知干什么去了,几个小孩在拖拉机旁边玩,其中一个爬上了驾驶座,手忙脚乱中,踩中了踏板,拖拉机“突突”地向前开动了。
人们惊慌失措地看着车上的男孩,男孩“哇哇”地哭喊着,拖拉机“突突”地开动着,摇摆着……就在这危急关头,只见我村的葛长腾大声喊着:“不要乱动,不要乱动!”边喊边朝拖拉机跑去。他快步跑到拖拉机跟前,说时迟,那时快,他猛地跳到了车上。惊呆的人们都不禁“啊呀”叫了一声,如果他这下跳不好,就会被车轧死或轧伤。葛长腾跳到了车上,把男孩抱起来,又一下子跳到了地上,这时,拖拉机跑出路面,一下子翻了。惊呆的人们清醒过来,一下子把葛长腾围住了,都竖起大拇指,说:“葛长腾真是个英雄!”男孩的母亲赶来接过孩子,亲了亲孩子,眼里流出了喜悦的泪花。她转过脸,感激地说:“大兄弟,多亏了你,要不,我儿子这条小命就没有了。”憨厚的葛长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没什么,没什么。”边说边挤出人群,又去干他的活了。
我想:什么是英雄?在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能挺身而出帮助他人的人,就能称得上英雄!
【1】“危急关头”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作者认为什么是英雄?用横线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10、(课内重点理解)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①那些小丘的线条是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一”可解释为:A.数词;B.相同;C.满,全;D.专一。
“高歌一曲”的“一”解释应取____;“一碧千里”的“一”解释应取_____。
【2】理解句子,填空。
(1)文中画线句子①中,“渲染”是指______________,“勾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将草原比拟为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的__________,小丘线条的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②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_______的感受,这样写增强了_________的感染力。
【3】这一段话主要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华盖:古星名。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
【1】“孺子牛”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 的人。
【2】诗句中的“_____”与课文中的“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出鲁迅先生______的伟大精神。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运用___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对待___和_______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欲何求”“未敢”是说当时的文人都很胆小,不敢说话。___
(2)“闹市”喻指敌人猖獗跋扈、横行霸道的地方。“中流”运用象征的手法,讲形势非常险恶。___
(3)这首诗形象地表现出作者自信乐观的心境和勇敢坚毅的战斗精神。___
12、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②多好的一片空地。花工们在花坛里种些什么呢?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人们一如既往地走过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路过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⑥可是有一日,有几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一些白花花的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间,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如被一股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紧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更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 你看 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 就去做玫瑰 开得热烈 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随即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 你看 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 就去做玫瑰 开得热烈 大方些。
【2】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教育部要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针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
表二
[材料二]
今天“传承兰亭——绍兴市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1】请你从以下两方面归纳总结网络调查的结果,为《纲要》制定提供依据。
网民持有的态度:_____
存在的实际问题:_____
【2】根据你提供的调查结果,你觉得下面_____项最有可能被列入《纲要》,并写出相应的理由。
A.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单独设立书法课。
B.兼职书法课的语文教师。因课时紧张,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可将书法课改上语文课。
C.上初中学习压力加大了,根本没有时间练习书法,不开设书法课。
D.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理由①:_____
理由②:_____
【3】请你拟定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都向绍兴市的中小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换票》。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临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④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______银行大厅里的矿泉水可以白喝,______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⑤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______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______可以赚钱。
⑥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百元。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⑦在长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员工,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短文第六自然段中“花盆土”的双引号是表示( )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和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3】短文第七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是表示(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表示静默或思考
【4】后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短文具体写了他的两个发财之道,请你简要地概括他的做法。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5】如果不换票,你觉得原本要到上海的人会富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得请你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仿写句子)
例: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将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20、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题
“甜、乐、泪、暖、悔、望、迷、忙、让……”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作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可以从上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字。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