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本及课外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2.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_。
3.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5.远芳侵古道,_____________,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___。
6.在古诗词中,“柳”被赋予了多种意象。如:“渭城朝雨混轻尘,_________”,王维借“柳”来挽留朋友,表达惜别之情;贺知章的“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感情。
7.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华文化”这一单元,将我们带进一座辉煌的艺术殿堂:_________的故宫,_________的青花瓷艺,巧夺天工的教煌壁画,神奇美妙的编钟……
2、回忆学过的知识填空。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青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迢迢牵牛星》借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人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聚的悲剧,表达了离散恋人之间的愁绪。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段话加点的字运用了__________的手法,把时间的流逝写得细腻感人。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
(4)把传统文化赏识和格言谚语补充完整。
五行:__________土 听君席话,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填空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病床上都还念念不忘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这正如诸葛亮所说的“_____,_____”。袁隆平爷爷毕生奋斗的梦想是所有人不挨饿,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粮食,时时想到“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2)鲁迅先生敢为人先,执着追求,正如他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身(____)骨 (____)(____)一筹 (____)满(____)足
(____)(____)无遗 (____)(____)凛凛 斩(____)截(____)
5、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 )堂( )笑 欣( )若( ) ( )箱( )柜 ( )头( )气
怒气( )( ) ( )( )褴褛 ( )兵( )政 头晕( )( )
1.像上面画横线那样形容人“笑”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一天,我发现心爱的钢笔不见了,在家里________地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十分郁闷。爸爸看见我_______的样子,安慰我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第二天,我竟然在笔筒里发现了一支新的钢笔,我简直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6、读《浪淘沙(其一)》,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想象前面两句描写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风簸”中“簸”的意思是“颠簸”。____
②“九曲黄河”中“曲”读“qǔ”。____
③这首诗表现了对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祝愿。____
④这首诗表现出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____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由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所作。根据词作可知,词人看到了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嗅到了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能够表现出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西江月”是标题,“夜行黄沙道中”是副标题。 ( )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点明了是夏季,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 ( )
(3)这首词的第五、六两句对仗工整,结构严谨。 ( )
8、阅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表现了自信、自豪。
B.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花之歌
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③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⑤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⑥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⑦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pó suō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根据拼音写汉字:pó suō____________ 起 舞
【2】读第④段划线句“我是婚礼的冠冕”,“冠冕”本义是_____文中指_____。
【3】对标题“花之歌”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唱给花的歌
B.花唱给人类的歌
C.花唱给大自然的歌
D.大自然唱给花的歌
【4】第⑦段加点词语“这些哲理”指代不少哲理,请写出你感触最大的一种。
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黄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対!”“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晴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灵敏的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写出画线词语的近义词。
(1)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哀伤。 (________)
(2)孩子惊奇地问。 (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徘徊”的意思是( )
A.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 B. 站定。
C. 跑起来。 D. 蹲下。
【3】孩子独自在街头徘徊的原因是 ( )
A. 没钱买食物。
B. 妈妈没有来得及给他一件礼物。
C. 撞到老人而感到不好意思。
D. 他没有妈妈。
【4】老人说妈妈给孩子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句话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给短文加上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交通员
我们在汉阳的龟山脚下安了家。地下党的县委机关就设在我们家里。孩子们都没有上学。立安在家里,像影子一样,处处跟着我。他老是委屈地说:“妈妈,爸爸怎么不给我任务呢?”
交通员老赵被敌人抓走以后,孩子的爸爸派立安把两封要紧的信送到(指定 安定)的地点去。他机警地完成了任务。以后,立安就成了我们的小交通员。
腊月里,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立安冒着风雪,把报纸和文件送到工人住宅区,一天得跑十几里路。孩子对那一带非常(熟识 熟悉),几乎每所房子都进去过,跟每个工人都打过交道,成了那里最受欢迎的客人。每次回来,立安总要带回一些好吃的东西:糖果啦,麻花啦……都是工人们送给他的。他舍不得吃,带回来分给弟弟妹妹。只有一件礼物,他自己留下了,那是王叔叔送的一对褐色嘴巴、黄色眼睛的斑鸠。他把斑鸠装进竹笼里,挂在屋檐下。
可是,下次再去,王叔叔已经不在了。推开虚掩的房门,就听见有人吆喝:
“站住,干什么的?”
墙角里冲出一个人,用枪逼着他。孩子一下愣住了。不过他马上镇静下来。
“把豆腐钱给我吧!”
“出去! ”特务推搡着孩子,“谁欠你豆腐钱! ”
孩子哭着嚷开了 你不讲理K我爹病了 叫我来收18号的豆腐钱 你不给 还推人
你看清楚了 这是17号 再不出去 崩了你 孩子趁势退了出来
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了。随后,悄悄回到17号门前,在墙壁上画了个记号。
立安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称赞道:“做得好!遇见敌人就得随机应变。万一落在敌人手里,就是死也不能说出实话!交通员就应该这样!”
孩子全神贯注地听着父亲的教导,一字一句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舍不得(shè shě) 教导 (jiào jiāo)
【2】用斜线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立安是一名______(合格 不合格)的交通员,从______可以看出来。(多选)
A.他装成是收豆腐钱走错门的孩子,巧妙地骗过了敌人。 B.他悄悄地在17号门前的墙壁上画了个记号。
C.他到僻静的地方去,把文件烧了。 D.他跟敌人作斗争,宁死不屈。
【5】你从立安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1】为什么牛好像没有听见公明仪弹琴一样?( )
A.因为公明仪的琴艺很差。
B.因为牛着急吃草,没时间听公明仪弹琴。
C.因为牛听不懂公明仪弹琴。
【2】公明仪生气的原因是?( )
A.因为公明仪弹琴出错了。
B.因为他弹琴,牛却没有反应。
C.因为过路人质疑他弹琴弹得不好。
【3】现在用“对牛弹琴”比喻( )?
A.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口舌。
B.比喻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
C.比喻方法不对,就不能达到目的。
13、课外阅读显身手。
成功,等待着你
许多年以前,伦敦住着一个小孩,自幼贫病交加,无依无靠,饱(尝 赏)了人生的艰辛。为了糊口,不得不在一家印刷厂做童工。
环境虽苦,志气却不短。早就与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原)的他,常常贪婪地伫立在书橱前,不住地摸着衣兜里仅有的买面包用的几个先令。为了买书,他不得不挨饿。一天早晨的上班途中,他在书店的书(橱 厨)里发现了一本打开的新书,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直到把打开的两页读完才走。翌日晨,他又身不由己地来到了这个书橱前,奇怪,那本书又往后翻开了两页!他又一气读完了。他是多么想把它买下来呀,可是书价太高了。第三天,奇迹又出现了:书页又顺序地翻开了两页,他又站在那儿读了起来。就这样,那本书每天往后翻开两页,他每天来读,直到把全书读完。这天,书店里一位慈(详 祥)的老人抚摸着他的头发说:“好孩子,从今天起,你可以随时来这个书店,任意翻阅所有的书籍,而不必付钱。”
日月如梭,这个少年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和记者。他就是英国一家晚报的主编本佳敏?法利吉尤。
本佳敏之所以自学成才,是因为他苦读善学,也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极富有责任心的人。善良的老人倾注给他的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温存怜悯,爱护关怀,鼓舞鞭策。身处困境的少年人由此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步入了知识的世界,终于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而为世人所尊敬的作家。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怜悯( ) 书橱( ) 鞭策( ) 心扉( )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在下面画“____”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如饥似渴:
②鞭策: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本佳敏每天在书店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
(2)这件怪事是谁做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4、仅次于人的动物(23分)
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北方的狼。
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
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生平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条狼,不知它从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藏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火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光。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自己的死换回孩子的生。
熟睡的狼崽鼻子喷出的热气,在夜空中凝成弯曲的白线,渐渐升高……
(1)从文中找出比喻句,用“____”画下来。这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2)为什么“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母狼是如何帮助多个小狼过河的呢?(4分)
(4)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狼的聪明?请用“ ”画出来,并说说你对这只母狼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短文之后,你想对母狼或是猎人说些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19、照样子,改写句子,要求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例: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演出结束,大家情不自禁地说:“实在是太精彩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谢谢你,
提示与要求: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要告别多年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请选择一位你最想感谢的老师或同学,用一至两件事情写清楚你感谢的原因。做到有内容,条理清晰,和中心有关的内容要力争写具体、生动。字数40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