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菲的世界》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的原理演绎出来。下面说法符合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作品中通过光看身体的男人,来表现佛洛依德的潜意识理论。
B.通过苏菲玩积木的过程让人们理解康德的时间和空间直观形式。
C.在描述德谟克里特斯的原子理论时,小说中是通过皇帝的新衣来讲述的。
D.通过戴眼镜等方式讲述苏格拉底的智慧,以及人类并非万能和无所不知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B. 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 寻向所志 未果,寻病终
3、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的小髻,称“总角”;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垂髫”。因此,“总角”和“垂髫”都指童年。
B. 保尔·柯察金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谢廖沙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C. 《登勃朗峰》是美国作家、演说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 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哈姆雷特》,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转眼间云贵高铁已正式运营整整4个月左右。
B.通过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使普者黑再次受到游人的追捧。
C.造型独特、时尚壮观的盘龙体育馆,扩大了文山城的品味。
D.马关县森林公安局采取措施,防止偷猎者猎捕牛背鹭。
5、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6、请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考查。(4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 ① 》(书名)。这封信的内容由 ② (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 ③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 ④ 的习惯。
8、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灵魂细胞”真的存在吗
①近期,英国科学家对超自然现象开展的大规模科学调查表明,虽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总煞有介事地说某地方闹“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实,这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环境和人体“灵魂细胞”产生的思想意识造成的。
②科学家对英国几处传说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与其说里面有“鬼”的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化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变化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成有“鬼”。
③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伦敦西南部汉普顿宫的传说中的“超常现象”进行了调查。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汉普顿宫阴魂不散,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林·霍华德。
④怀斯曼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文章中指出,这个宫中的“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怀斯曼还亲有感受地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只是把感觉到的东西解释成‘鬼’。”
⑤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识的产生,尤其致力于反驳鬼魂存在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他说:“我的科学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一些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
⑥最新的科学实验使他们获得了富有价值的第一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完全证明克里克的学说是可信的。他在医学杂志上撰文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哲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等领域将神经细胞和意识产生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人类意识仅仅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细胞来表达,说得更精确一点,这些神经元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块地区。这一小块地区就是人类‘灵魂细胞’的居住地。”
【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l)“灵魂细胞”是否存在?
(2)人们常说的闹“鬼”究竟是怎么回事?
【2】通过文章对说明对象的说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 。
【3】文章最后一段加点词“完全”能删去吗?为什么?
【4】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再听到有关闭“鬼”的说法,你将怎样用科学的道理对其进行解说?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甜的意思是像糖或蜜的滋味感觉。笑容的甜,声音的甜,味道的甜……使人久久不忘。甜也用来比喻美好的心理感受。被关爱的甜,拥有快乐的甜,助人为乐的甜,收割奋斗成果的甜……带给我们无限的幸福与满足。
请以“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