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徉(cháng)   (guò)

B.皱(yūn)   浩然(mӗng)

C.耀(xuàn)    (quѐ)

D.原(qū)    着阳光(pù)

2、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B.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比喻)

C.它们是那样柔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疑问)

3、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jiānɡ  jiànɡ)   ________短甲(zháo  zhuó)

________(chēnɡ  chèn) ________上征程(tā  tà)

________(sì  shì) ________(kēnɡ  kānɡ)

 

4、妈妈催王涛写作业,他振振有词:童年就应该快乐轻松,否则会成为终生遗憾。爸爸一旁慢悠悠地说(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D.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春天的景色真让人着迷啊!”与这句话意思完全相反的一句是(     

A.春天的景色没有不让人着迷的。

B.春天的景色怎能不让人着迷呢?

C.春天的景色不会让人着迷的。

D.不能不说春天的景色让人着迷。

6、下面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但是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B.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吧!

C.之所以飞机飞行更安全了,是因为驾驶员在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D.因为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所以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7、给画线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A.hěn

B.hèn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

   hǒu( )       shì hòu( )       guī ju( )     róu nèn( )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完成练习。

别 董 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主要内容写的是_________送别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 )。

A.离愁别绪之情

B.旷达豪迈之情

C.伤感惋惜之情

【5】请补充诗中句子。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

周处改错

周处是名将周鲂(fáng)的儿子。他少年时体力过人,因为出身豪门,经常在乡里胡作非为,所以,深为乡亲们厌恶。

一天,周处打猎途中遇到一位老人在连声叹息,就上前询问缘故。老人说:“三害不除,人心不宁。”老人解释道,“这三害就是南山的猛虎,长桥下的巨蛟和乡里的恶少周处。”

周处听了,一下子愣住了。他沉默了一阵,毅然对老人说 这三害 我一定除了它们

周处骑马向南山上飞奔而去,凭一身好箭法,射死了老虎。第二天,他又手持长剑,跃入水中,杀死了巨蛟。

两害除了,那第三害呢?周处决心一定改正错误。他专程拜访名师,认真钻研学问,严格约束自己。很快,他就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

周处知错就改的故事从此被传为佳话。

1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访问——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

2把短文第3段缺漏的标点补齐。

3按要求摘录文中的词语各2个。

描写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老人说的三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处沉默了一阵,他想: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

11、组文阅读与分析。

【甲】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批注: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乙】

藏羚羊的故事

有一支科学考察队,到西藏去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乘坐的车子,缓慢地行驶在高原上。

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司机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司机和一位科考队员走下车来,准备将它赶走。

令人奇怪的是,任凭他俩怎么吆喝,那只老羚羊却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车内其他人也都感到好奇,纷纷走下车来。

这时,有两行浊泪从老羚羊的眼眶里涌了出来,然后,它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

“这只老羚羊,一定有求于我们。”年长的科考队长对大家说。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都跟着它朝草坡上走去。翻过草坡,一幕惨景尽显眼前:在一个土坑附近,躺着一只气息奄奄的小藏羚羊。它的一条后腿,正在向外渗着血水。

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老羚羊,肃然起敬。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批注:

他们担心小羚羊因为不能行走,会饥渴而死。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上,等到伤愈后再放归自然。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半个月后,科考队员完成了任务,小羚羊的伤口也痊愈了。在归程中,他们特意留心着那个草坡。等他们把小羚羊放到地上时,随着小羚羊欢快的叫声,一只老羚羊从草坡背后跑出来。

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了很多。见此情景,科考队员们的眼睛都湿润了。老队长转过脸去,悄悄地抹了一把,湿漉漉的,竟是泪。

“咩,咩——”活蹦乱跳的小羚羊,围着老羚羊边跳边叫。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1】选文甲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认真阅读选文甲的画“ ”的部分,在文中的括号里批注自己的体会。

【3】在选文甲中用曲线画出体现“老麻雀无畏”的句子。

【4】选文甲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

【6】请你认真阅读选文乙中画“ ”的部分,这是对 描写,在文中的括号里批注自己的体会。

【7】针对选文乙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学习写法】再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选文甲

选文乙

起因

猎狗攻击小麻雀

路遇藏羚羊

经过

_____

_______

结果

猎狗退缩

______

【9】读了这两篇选文,让我们明白:想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写清楚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把自己看到的、__________、想到的都写下来。

12、《蟋蟀的住宅》 (法布尔)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蝉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⑴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不肯随遇而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土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读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中的“那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词语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还起到_______的作用。

2想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______  ______  顺风耳:______ _______

3片段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4科技使许多过去的幻想变成了现实,你了解到生活中有哪些科技带来的变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饮茶的好处真多。盛夏,喝上一杯凉茶,解渴消暑;吃了饭以后,喝杯热茶可以帮助消化;看书倦了,呷几口清茶,清醒头脑保护视力。

1读读句子,用画线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既……又……: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饮茶的好处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环保问题已经成了现在的热点问题,根据你了解到的情况,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以为之做些什么,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

提出建议: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一件往事。

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报时的,所以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

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徐家汇是最美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

17、我听到老师的指令马上立刻开始表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8、综合改错。(四处错误:一个标点,一个别字,两个病句)

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余篇。他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而且在法国文学中,都是曲指可数的,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期间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请就你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