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
A.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B.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面对天都峰天险→勇于禁登,战胜天险
2、通过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我们学会了从多角度进行提问。想一想“雷达上的荧光屏与蝙蝠的什么部位功能相同?”这个问题是( )提出的。
A.针对课文内容 B.从课文的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文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经历
B.课文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C.课文中的“我”经历了“懊恼—期盼—兴奋—沮丧—自豪”的心理变化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竹篱(lí) 朴素(pǔ) 慰藉(jí)
B.绮丽(qí) 锄头(chú) 剥削(bō)
C.和谐(jiē) 应和(hè) 复杂(zá)
D.附近(fù) 谈心(tán) 绘画(huì)
5、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 )
A.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6、根据“可爱的江南小镇”这个题目,回答问题。
【1】从题目上看,这篇作文要求( )。
A.写人 B.写事 C.写景 D.状物
【2】最好不选择( )材料来写。
A.小镇的景色 B.小镇的历史传说
C.小镇的传统文化 D.小镇的商品
E.小镇的游客 F.小镇的特色美食
【3】可按照( )的顺序来写。
A.游览 B.事情发展
7、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动作描写)
B.“你们看,这些小金鱼游得多可爱呀!”她高兴地说,声音也变得像铃铛一样悦耳。没等我们回话,她接着说:“要是我们也像这三条小金鱼,永远不分开,那该多好噢!”(心理描写)
C.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粮食,舍不得丢;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语言描写)
8、读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_____ jiāng yìng_____ zhuāng jia_____ pú tao_____ shū shì_____
xuè yè_____ bēi cǎn_____ wéi kàng_____ xuǎn zé_____ jià shǐ_____
9、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 (2)缘:
(3)不识: (4)西林: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0、课外阅读。
脖子上系灯绳的娘
文/王会敏
小时候上晚自习,回家最晚的是临考前的哪些日子。
有一天,北风呼呼地吹着,我缩着脖子朝家跑去。推开家的那扇小木门,我兴冲冲地朝堂屋奔去,一只大老鼠突然窜出来,把我吓得打了个冷战,一个趔趄(liè qie)摔倒在地。谁知这一摔,竟磕碰着下巴,磕出了血。
娘听到摔倒声,急急地跑过来,心疼地问:“这是磕到哪儿了?磕到哪儿了?”她是从床上跳下来的,连鞋都没顾上穿。她不顾地面冰凉,疾步朝里屋奔去。为我找止血的东西。
娘拉着我进屋里,自责道:“瞅瞅,上了年纪觉就多了。我刚才还醒着,谁知打了个盹儿竟然睡着了。都怪娘,若姑娘家脸上留下个疤,娘这辈子都有罪呀!”我宽慰她:“不碍事,又不是多大的伤口,缝了针也不见得会留疤。”
第二天我又去上晚自习,走的时候,我拿了个手电筒,回头跟娘说:“晚上不用等我。”正蹲着洗锅碗的娘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然后将身子挺了挺,朝我摆手:“去吧,路上慢点。”
晚自习结束回到家,我拿着门闩插门儿时,手电筒“哐啷”一声掉地上。我捡起手电筒,可不管怎么开,它就是不亮。这时堂屋的灯亮了,娘在屋里喊:“外面冷,赶紧进来,一会儿我去插门儿。”就在我进屋的那一刻,娘正在解脖子上系着的灯绳,我的心被触动了,想想这场面,只有在书中看到过啊!
我责备道:“娘,你在脖子上系灯绳干吗?这样会窒息的!”娘没有文化,哪懂这些,她转过脸得意地笑着说:“你还别说,这个办法真好,打个盹儿,灯绳就会勒一下。”我心疼得泪水模糊了双眼,上前一步紧紧地将娘搂住。
我把绳子解下来,抚摸着娘被绳子勒红的脖颈,娘说:“不碍事,娘为你做再多的事都是心甘情愿的。”
(摘自《幸福·悦读》,有改动。)
【1】作者回忆小时候上晚自习的那段日子,重点讲述了两个晚上发生的哪两件事?按要求填空。(2+1+1+3=7分)
有一天晚上 | 第二天晚上 |
第一件事:娘等“我”回家时睡着了,未及时开灯,导致“我”进屋时磕破了下巴,她很难过。 |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发现第______件事是起因,第______件事是结果。我会用“因为……所以……”写出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情节的发展,娘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3】和娘谈及她在脖子上系绳之事时,“我”为何心疼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
A.“我”感觉娘在脖子上系灯绳没文化
B.“我”被娘不寻常的创意所打动
C.“我”为娘给予“我”的爱而感动
【4】“娘为你做再多的事都是心甘情愿的”,这句话闪耀着母爱的光辉。生活中,你的妈妈也一定对你说过类似的话,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请你试着描述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的昙花
我曾见过娇嫩多姿的荷花,目睛过深红似火的玫瑰花我情有独钟的还是摆放在我家客厅里的昙花。
起初我觉得它毫不起眼,只有两片粗糙扁平、碧绿色的大叶子,经道风吹日晒,叶片上还积起一层薄薄的灰尘和沙土。但自从那件事后,我才真正认识了“庐山云雾”背后的昙花,才真正了解了那变幻莫测、神秘奇特的瞬间美。
那是六月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昙花仿佛受不了那种受冷落的感觉,决定把这几年积累的营养全释放出来一一开花。我一眼不眨,耐心仔细地现察昙花的一举一动。只见渐渐地,新渐地,昙花由小变大,成了一个大大的、洁白无瑕的花骨朵,柔软得像丝绸一般,真可谓“天下第一奇景”。过了一会儿,花瓣慢慢张开,犹如玉制的紧口杯。从顶部看去,里面仿佛飘着薄薄轻纱,一颗颗芝麻大小的嫩黄的花蕊伸出来,独具风姿,同时微微散发出一阵阵清新淡雅的香味。第一次发现它的香味比什么花香都好闻,我被深深地陶醉了!可是过了几个小时,美丽的花朵就萎缩了,真是昙花一现”啊
【1】请把文前的题目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昙花一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对昙花的__________
【4】“我”为什么会“被深深地陶醉”?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用“____”画出短文中的动词。
(2)“一把”表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弯曲——( ) 紧——( )
(4)“一脚一脚”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普罗米修斯》片段,回答问题。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看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寅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
【1】我会写出近义词。
痛苦——(_______) 尖利——(______) 凶恶——(_______)
【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意思是违反,抵抗,抗拒。 (________)
(2)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 (________)
【3】用“ ”把普罗米修斯受到怎样的折磨的语句画出来?
【4】你敬佩普罗米修斯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访兰
贾平凹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yùn)怒。以后又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他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欣赏它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欣赏它的这种纯朴,后悔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1.作者在文章开头写家里庭院的兰草很多,引来很多人玩赏,其作用是什么?
2.父亲为什么不再带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回家培栽?
3.野兰的不俗之处体现在哪里?
4. “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中的“两个味儿”有什么含义?
15、快乐习作。
平时,你注意保护眼睛了吗?请写出保护视力的3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改正了自己的缺陷。
(2)通过这次比赛,使同学们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
(3)《西游记》非常好看,我爱不释手,不肯放下。
(4)我们要认真改正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5)我的妹妹已经上四年级了,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白,学习方法正确,因为,她取得了好成绩。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错误。
教室里,同学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着莉莉的演讲,激烈的掌声不断响起。听了她的演讲,受益匪浅大家。同学们都下定决心:以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还要努力克服。
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快乐语文》《少年文艺》《幽默小国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学校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 真是一个好地方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个你心中的好地方,可以选择景观、活动、民俗、美食、文化等方面来写,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