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句子中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我们在阳台上种了一盆花,(    )有过多的二氧化碳,(    )花朵发暗,叶子发黑。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如果……就……

D.虽然……但是……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带点的字正确的意思是( )

A.让人怜爱

B.可爱

C.怜悯

D.喜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文结合和做表格都是观察记录的方法。

B.从“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看出法布尔先生对爬山虎的观察很仔细。

C.《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D.《女娲补天》中女娲的精神和《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的精神相近。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zá)兴 (shuài)领

B.松(zhī) (zhǎn)新

C.叫(qì) 欺(wǔ)

D.遭(yāng) 波(tāo)

5、这家公司不讲诚信,产品质量越来越差,迟早会( )

A.栽跟头

B.碰钉子

C.破天荒

6、读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

7、“哄”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①hǒng;②hōng;③hòng。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哄”字读音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堂大笑   骗   起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句子跷跷板。

补充句子。

1______,但闻人语响。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_______,人群又沸腾起来。

3)须臾却入海门去,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战前饮宴的场景。

3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战士们怎样的英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积累了哪些边塞诗?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条裤暖了我一生

在那个钞紧张,布票肉票更紧张的年代,我一直困而褴楼的生活。

我最好的一条裤子是姐姐穿小了送我的,子的我很难为情。那只有男的穿前开门子。女式的子都是侧开门的,男女有我不敢上所,不住了,就瞅个会跑教师专用小所里迅速解决问题

一次我被一位高年数学逮了正着。嗫嚅着把我的子展示看的候,他竟然什没说,只拍了拍我低垂着的袋就我回室上了。

不久以后,我穿女式子的事是被眼尖的同学发现了,时传为笑柄。

第二天,我坚决穿姐姐的那条裤子,上一子去了校。想到平时从不理我的文却在校住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她有一开门子不好意思穿,想跟我商量商量是否跟我换换。我然大喜望,此那条裤子就松松地穿在了文的腿上。

我知道了文就是那位数学的孩子,而换给我穿的那条裤子花去了老师积攒了半年的布票。那条裤子后穿破了,却一直整放在我的衣里,看到我就想起一位老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助了一个贫寒的孩子,使他保留住了存的一点自尊。点小小的呵暖了我的一生。

1根据形字的特点,以及词语所在境,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嗫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第二天指的是__________   ____

A.穿上女式子的第二天

B.数学师发现后的第二天

C.被同学发现并传开后的第二天

3根据短文空,理解存的的一点自尊的意思。

为数学知道,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造了一善意的言。

认为______________,所以我穿了文子一点也不疚。

为数学一家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使我留住了存的一点自尊。

为这条裤子使我留住了一点自尊,所以这条裤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有一天,当太阳车从天空(驰   弛)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   哪)里,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棵   颗)火星,带到人间。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塾   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2】这段话共有两句,第一句讲了_______________,第二句讲了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话是讲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二句话的内容,用“因为……所以……”这一组关联词,写两个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省略号省去了火的很多作用,你能补写几条吗?

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读了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对应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同学提出了“‘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的问题,这是从( )角度提出的。

A.联系生活实际

B.针对课文内容

C.课文写法

【4】文中“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这是仿生学。我还知道人们从__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人造蛛丝

蜘蛛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动物之一,种类多达三万多种,( )乎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它的足迹。在这种人们并不陌生的动物身上却藏着许多神奇的谜。

有人观察发现,蛛丝虽然很细,几百根蛛丝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那么粗,但却能承受住( )劲的大风。科学家测试发现,一根蛛丝被拉长到超过原来长度的三分之二,还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科学家们设想,具有这种极强弹力的蛛丝是制造太空船、( )落伞和防( )衣等的理想材料。美国有些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人造蛛丝,预计在本世纪头十年就能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出来,它和蛛丝的性能相同,但不是蜘蛛生产出来的。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写出短文中的一组反义词。

( )——( )

(3)短文第2自然段的意思是( )。

A.蜘蛛的丝很细  B.蛛丝具有极强的弹力

(4)蛛丝可以用来做什么材料,请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来。

 

14、阅读短文《黄山云海》,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山云海

到黄山游览,要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如同寒冬中的瑞雪,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登上莲花峰,初看时还以为是从天际中飘来的一片片云彩。待到举目四望时,那山腰间一团团、一簇簇的云海,慢慢地升腾起来,与四周的崇山峻岭、奇松怪石融为一体,成为黄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令游人看了回味无穷。

黄山云海为什么会如此洁白?据介绍,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黄山有非常洁净的空气,154平方公里的景区,竹林、树木郁郁葱葱,漫山遍野,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其次是黄山诸峰的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极少受到污染,所以黄山云海的洁白也就不足为奇了。

黄山云海极善变化,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感觉。站在海拔1620米的排云亭上看云,那云海就像冬天浴室里的水蒸气,烟雾弥漫,微风吹来,那雾气慢慢地移动,从山涧飘向山腰,渐渐地绿树看不见了,怪石也变得模模糊糊。登上行知亭边上的飞来石往下看云海,那云海就是浓雾一般的感觉了,把手伸向雾中,竟然看不见自己的五指,半山腰的青松、高高耸立的怪石,那更是雾里看花,连影子也无法目及;而站在1860米高的光明顶上观看云海,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了。

黄山云海,自古以来就与奇松、怪石、温泉一样,被称为黄山的四绝而名扬天下。黄山有云海点缀,整个景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人仿佛置身在一幅硕大无比、重彩浓墨的山水画中。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变化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描写了黄山云海___________两个突出的特点,给人留下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3】第3自然段中,作者分别站在_________欣赏云海。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把 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读着这个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模仿画线的这个句子,写一个情景或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山的云海这么善于变化,你能用上下面的一两个词语具体描述一下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用上关联词,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

(2)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修改病句)

_________

(3)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

(4)风 烟花 灯光 ##dot## 霎时 顿时 忽然 (选择一种事物,用上其中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学校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鲜花。(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那个小林子里有座漂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河边的大树下,我们发明了几只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淘淘第一个首先站起来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道题全班都做对了,只有小华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