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述本故事时,要抓住主要情节,下列不属于主要情节的是( )
A.王戎七岁
B.王戎尝与诸小儿游
C.道边李树多子
D.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纪昌学射》是我国的历史故事。
B.书信的开头要先写问候语。
C.《盘古开天地》和《普罗米修斯》都是中国的神话故事。
D.《麻雀》一文中,“我”把猎狗叫走,是因为“我”被老麻雀吓住了。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B.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豌豆从落到窗台下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4、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要不是你的勇气鼓动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B.一种庞大的力量促使老麻雀飞了下来。
C.老麻雀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失望地尖叫着。
D.你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5、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中“随遇而安”的意思是(_____)
(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_____)
A. 蟋蟀遇到什么样的洞穴就住什么样的。
B. 本意指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很满足。课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蟋蟀不满足现状,自己挖洞穴。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屹立(yì) 鹅卵石(luǎn) 系绳子(xì) 人声鼎沸(fèi)
B.镀金(dù) 稻穗(shuì) 家雀儿(què) 颂扬(sòng)
C.睡眠(mián) 崩塌(tā) 弯曲(qū) 严惩(chéng)
D.霸占(zhān) 溺水(nì) 半明半昧(wèi) 嫩红(nèn)
7、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 虽然……可是……
(1)《永生的眼睛》一课( )使我感动,( )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 )死去了,( )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 )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4)( )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 )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8、给下列字注音并组成词语
暮____(_______) 瑟 ____(_______) 缘____(_______)
骚____(_______) 逊 ____(_______) 输____(_______)
9、课文理解。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诗中画“ ”的诗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画波浪线的诗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两小节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追寻延安,就是追寻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金奎叔帮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看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哇!”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我记住金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嘎嘎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字典中对“故”的解释有:①意外的事情;②缘故,原因;③故意,存心;④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⑤朋友,友情;⑥死(指人)。
文中“无缘无故”一词中“故”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2】小天读完文段,对“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作了一条批注:这句话告诉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是从( )的角度作的批注。
A.记录体会
B.提出疑问
C.点评写法
D.探讨启示
【3】小玉读完文段,作出了一个疑问类批注:作者为什么一直记得金奎叔的话?请帮她解答这个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选一个句子,摘抄在下面,并从点评写法的角度作批注。
我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蝉
①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却是蝉的天下。
②我喜欢观察蝉脱壳。幼虫蜕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腹部还在那旧皮里。
③根据我多次的观察,感觉蝉脱壳的时候,简直就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④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⑤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息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⑥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了。蝉的听觉如何呢?我们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有一回,我借来两支土铳,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的树底下,还把窗户打开,怕把玻璃震碎。砰!土铳响了,可是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惊扰的样子,乐声的音调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第二枪跟头一枪一样,对乐师们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1】下列选项对最后一段的大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蝉具有相当灵敏的视觉。
B.蝉对土铳声无动于衷。
C.蝉的视觉灵敏,但听觉却相反。
【2】短文第⑥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乐师们”指的是(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两个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写下来。
(1)整个过程要半个小时。
(2)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蝉的观察既有细致的观察,也有连续的观察,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细致观察?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1】这段话节选自________先生的《________》,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小梅花”是指________。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之情。
【3】文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猫高兴时________,不高兴时________的古怪性格,其中高兴时的特点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的。
【4】找出写小猫叫声的词语,画上波浪线。
13、现代文阅读。
人类的“老师”
①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可以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
②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鱼类一种。
③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而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 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名少精力呀!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④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⑤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⑥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⑦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①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_______
②形容事情很容易做。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水艇可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升降。
B.人类根据鲸的流线体改善轮船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
C.自然界只有动物们才是人类的好“老师”。
D.人类受蜻蜓翅膀的启发,改善了飞机的设计。
【3】关于文中人类的好“老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题目中老师一词加上引号,说明这个老师是假的。
B.鱼儿、鸟儿、苍蝇、蚊子等都是人类的“老师”。
C.鸡蛋什么也没做,靠着自身的构造特点成为了人类的“老师”。
D.文中对人类好“老师”的介绍有详有略。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科学家研究了__________的原理,发明了_______,以后还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飞行特点得到启示,造出了许多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人类与自然”这个话题有了怎样的思考?请用一段话将自己的想法写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向它学习了什么?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的鼓励(节选)
孩子上了初中,有一次家长会。这位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担心老师又会点她儿子的名字。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听到她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走时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目前的成绩,考重点高中可能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母亲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此时,这位已是中年的母亲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相信儿子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了,并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母亲的手里。突然,儿子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从小到大,你总是不断地鼓励我,你的鼓励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1】在“临别”一词中“临”的意思是( )
A.对着
B.来到
C.将要,快要
D.照着字画摹仿
【2】根据第1节内容填空。
母亲的心情经历了从不安到____再到____的变化。
15、课内阅读:
本学期,我通过学习《地球只有一个》、《长童话的森林》等课文,使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通过学习《跳水》、《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等课文,使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7、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书信。(两处格式,两处错字,一处语病)
亲爱的爸爸:您好!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作文竞赛,我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迫不急待地跟您分享这个好消息,您为我自毫吗?真想早点见到您!
祝
身体健康!
2022年6月8日
儿子李明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19、作文。
在我们身边,有教导你的老师、关心你的父母、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帮助你的同学等等。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写下来,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题目自拟。(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