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连日奔波筹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B.20岁的哥哥是一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

C.每逢学校搞活动,刘春总是勇于占上风,从不叫苦叫累。

D.上课铃早已响过,李明悄无声息地从教室后门溜了进来。

2、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称为“诗圣”的是(  )

A.杜甫

B.韩愈

C.屈原

D.孟浩然

3、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奔腾                                          痕迹                                      漫天卷地

B.洋益                                           倘若                                      豪不可惜

C.宫殿                                           懒惰                                      丛容不迫

4、下列画横线字都是多音字的一组是( )

A.色 天峰 咀

B.关

C.使

D.

5、读一读,下列句子需要回答的一句是(   

A.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B.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C.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D.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6、下面动物“家”的名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猪圈       羊圈       狗圈

B.蚁穴       鸟穴       虎穴

C.狗窝       鸡窝       鸟窝

D.马棚       牛棚       猪棚

7、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北京将(          )成为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A.占上风

B.破天荒

C.挑大梁

D.开绿灯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课内阅读。

课文中水罐发生________次变化,先是空水罐装满水,再是________,再是________,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水流。钻石越升越高,变成________,体现了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

儿童急走追黄碟,

飞入菜花无处寻。

【1】将诗中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2】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诗人)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诗中“急走”、“追”这两个动词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

(2)后面两句诗属于静态描写。( )

(3)最后一句中“无处寻”三个字给读者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一大片金黄菜花和一个追黄蝶的儿童。( )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COP15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好愿景。

材料二: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就生物多样性而言,这里仅占中国领土总面积的4.1%,却生活着国家重点保护的50%以上的陆生野生动物,这里的植物品种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中包括了2500多种本地独有物种。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OP15大会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B.COP15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C.COP15大会旨在倡导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

D.COP15大会的愿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结合材料二可知,COP15大会在云南举办的原因是( )

A.云南仅占中国领土总面积的4.1%。

B.云南的动物物种多,植物品种数量多。

C.云南保护生物多样性成就大。

D.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3】对下图COP15大会会标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源。

B.用甲骨文剪纸和印章体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

D.人类是地球所有生命的主宰,地球只属于人类。

【4】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和COP15大会的会标,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麻雀(节选)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请你在文中用“ ”画出表现老麻雀无畏的句子,用“﹏﹏﹏”画出描写猎狗慢慢退缩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一对比中体会到了什么。   

【2】选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老麻雀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童年记事

我住的村子叫于林,于林一共六个村,我住在一村,一村是最西边的村子,再往西就是大片田地,田地中分布着无数的沟渠和小路,我的童年很多时间就在这片田地度过。

从小我就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也不爱和同龄孩子三五成群地一块玩(其实也不是不喜欢,只是往往是被别人欺负的对象),我会自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玩。所以田地是一个很好的去处,有时候会从吃过午饭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具体玩了什么,记忆不是很清晰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用破塑料纸和高粱秆制作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起来,这是我比较苦恼的事。我记得有一两次飞起来了,(   )高兴了好几天,(   )飞起来又骤然地落下来了,也丝毫不影响我的兴奋。

从小我很喜欢小动物,一次表弟送了我一只小鸟,这只小鸟是表弟费了好大的劲爬到树上的鸟窝里掏下来的。具体是什么品种我也忘了,只记得羽毛是黑色的。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就听见小黑鸟喳喳地叫,嘴巴张得很大,我就立刻放下书包去家东边池塘边的草丛中捉小虫子,捉回来好多只,放在一个原来装啤酒的易拉罐盒子里。然后我就一只只往小黑鸟嘴里放,都给它吃了之后,它的肚子撑得很大,但还是会张着嘴巴叫。我想再捉些来喂它,母亲便过来阻止了,说不要撑坏它,快去写作业吧。后来一次雨下得很大,我在外面回来晚了会儿,没把小黑鸟放到屋里来,它就被淋死了。那一次我伤心了很久,也哭了好几次。

二十多年后的我想起来会觉得到底是小孩子,这么玻璃心。但也知道,当时不但真是伤心,甚至可以用痛苦来形容了,曾经多少事,现在想想也许会觉得多大点事,可是当时也是忧思在心,也是痛苦不已的。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短文的括号里。

虽然             竟然             忽然             果然

【2】第2自然段中,“我比较苦恼的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

【3】对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玻璃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我”年纪小,不懂事。

B.说明童年的“我”内心很脆弱,很容易受伤。

C.说明“我”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4】小时候,“我”因为______而兴奋不已,又因为______而伤心不已。

【5】请你创作一条呼吁人们保护动物的标语。

______

13、阅读短文。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 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 )的土地,( )的人民,( )的历史,( )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把下面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悠久 广阔 勤劳 富饶

【2】联系上下文,文中的“不以为然”指的是宋庆龄不认为美国学生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文中的“东亚睡狮”指的是_________,“吼声将震动全世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宋庆龄认为中国不会被历史淘汰的理由的一个句子。

【5】宋庆龄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在正确答案后打“√”,错的打“×”)。

A.学习勤奋_______ B.以理服人_______

C.热爱祖国_______ D.不以为然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只不守纪律的小雁

一队队大雁从南方飞来。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河,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一刻也不分离。夜晚睡觉时,总有一只大雁去放哨,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在一队大雁群里有一只小雁,不愿意跟大队一起行动。老雁再三叮嘱它:“妥守纪律,随便离开队伍是危险的。”但是小雁满不在乎。

一天黄昏,小雁偷偷地飞走了。它在无边无际的天空独自飞着,一边飞,一边还得意地唱着歌。忽然,“砰”的一声,把它下一跳。它低头一看,一个猎人正对着它放抢,幸好没有打中。小雁急忙用力扇动着翅腾,飞进云层。它想:多危险啊!差点儿把命给送掉了。还是回去吧!但是又想:那样太没出息了,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吧!

天渐渐黑了,小雁飞到一座高山的上空,口渴了,肚子也饿了。它想:过了这座山,该到河边了吧!它打起精神,勉强地飞过了高山。可是,山这边并没有湖,只有一片漆黑的密林荒坡,它知道自己迷失了方向。这时候,小雁疲惫极了、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它落到地上,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忽然又想起来:谁来放哨呢?说不定会有狐狸、狼跑出来……它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刻回到队饭里去。但是,在这漆黑的夜里,上哪去找它们呢?它伤心地哭起来了。正在这时候,一只凶恶的狼嚎叫着从树林里跳出来,小雁吓得浑身发颤,扇起翅膀赶快飞到半空中。

小雁独自在天上飞,心里又急又怕。这时它知道,独自飞行是危险的,只有在集体里,才是最安全的。

最后,不守纪律的小雁终于飞回了雁群。

【1】按短文内容填空。

在雁群里生活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夜晚睡觉时,____。它们一块儿飞过高山和大河,又一块儿落在湖边休息,__

【2】离开队伍的小雁遇到了最可怕的两件事:

一是:__

二是:__

【3】文中对这只离开队伍的小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心理描写,试着用“﹏”画出一处心理描写的语句。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读下面两个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想想在所给的情境中你会怎么说,仿照例句写出两种不同的说法。

例: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

情境:同学们正在进行小组讨论,大家对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争论不休。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她听到了树上小鸟的叫声和枫叶火红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傍晚刮了一夜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一开,跑进来了,快得像一阵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安静的树林宁静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找出来并修改。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即热烈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感情,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虽然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题目:        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邻居”等,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2.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或心理进行细致描写。3.字数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