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级”字的意思有:①等级;②年级;③台阶;④作量词。在“石级”“留级”“高级”三个词语中,“级”的意思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2、根据句子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不光......   虽然......但是   

即使......   任凭......     

1.小敏(     )学习刻苦,(     )不爱锻炼身体。 

2.李老师生病了,(     )大伙怎么劝她,她(     )不肯休息。 

3.       )下大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4.小强(     )嘴上这么说的,(     )有很好的实际行动,受到了老师的称赞。

 

 

3、下列词语中不适合描写老年人外貌、神态的一项是(   

A.眉清目秀

B.慈眉善目

C.鹤发童颜

D.老态龙钟

4、下面词语是动物“家”的不同表达,搭配错误的词语是( )

A.鸟巢 B.狗洞 C.鸡窝 D.马厩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xuán)   青shuàn) 溃败   元帅

B.骗(hǒnɡ)   窝lánɡ)   玩皮   排练

C.色(jué锅()   掐住   否则

D.菜(jiǔ菜(ɡài) 预计   挖苦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复述时我们要抓住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

B.读文章,我们可以想象画面,可以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

C.从许多问题中筛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D.一封完整的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日期几个部分。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A.语(mí)

B.繁(yǎn)

C.雪(xuè)

D.石(zuàn)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填空

1.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__。(把谚语补充完整)

2.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__________”的含义,从而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讲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他不摘李子的原因是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话填空)。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读一读现代诗人刘饶民《大海的歌》中的两节小诗,完成练习。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她一来,/就奏出万种歌声……/海上的风是大力士,/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海上的风是狮子,/它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语段比较)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1)这两节小诗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

(2)这两节小诗的不同之处在于:《海上的风》是_____态描写,重点写了_________;《大海睡了》是____态描写,重点写了__________

2(语言积累)现代诗人刘饶民的诗歌语言质朴,却饶有趣味,你觉得这两节小诗中的哪些句子优美生动?请抄写下来,并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希望 盼望 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 劝说安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1在文段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理解文段,选一选。(填字母)

A.为虎作伥 B.怒不敢言 C.哭诉无助  D.得意扬扬

周恩来亲眼见到了:中国巡警的____,洋人的____,妇女的____,群众的____,让人感受到中华不振。

3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不振指的是(  )

A. 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

B. 中华民族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C. 中华民族萎靡不振,没有生气。

11、阅读赏析。

记得那是一个云淡风轻的午后,正被一堆资料弄得焦头烂额的我听到一阵银铃般的欢笑声,我循声抬头望见邻居的阳台上伸出一根精致的钓鱼竿,末端垂挂的竟是一朵盛开的娇艳的玫瑰。有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正绕着那朵玫瑰花翩翩起舞,手握鱼竿的是那不爱钓鱼的可爱的小姑娘。我好奇地走出问她在干什么小姑娘高兴地说:我用玫瑰花钓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1)对号入座

A、的de dí  dì

(  )   好( )

确(  )   美丽( )

(2)把加横线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12、阅读短文,做题。

大自然,我为你感到自豪

①春天悄悄地走来了,一阵轻柔的春风吹过,把草儿,花儿,都唤醒了。树林里,池塘边,到处都热闹非凡,仿佛都在庆贺春天的到来。此时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已经无法用词语形容了,成了一道又一道迎接新春的美丽的风景线。

②貌美如花的春姐姐刚走,朝气蓬勃的夏弟弟就来了。大自然一派热闹活泼的景象。不过,夏弟弟的脾气显然有些不好,不然,枝头上的蝉就不会一直在叫:“受不了,受不了……”但是,夏天也有一些独特的美景,你看那一湖开得无比鲜艳的荷花,不正是夏弟弟的杰作吗?正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③还没来得及领略夏日的风情,高贵的秋姑娘就已经浩浩荡荡地来了。你看,那一片片黄色的叶子不是正在为秋姑娘铺上一条条金黄的道路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姑娘给无数辛勤劳动的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真可谓“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秋天的美景也别有一番风味。

④凛冽的寒风赶走了高贵的金秋,天空被白雪染成茫然一片。万物都冻结了,仿佛没有一丝生命,它们屈服了吗?不,不是!你看那巍峨之峰上,似乎挺立着一位战士——青松,他身穿青绿的军装,仰望高空,如此坚韧不拔。再看那无边的雪地,还有一位“红衣姑娘”,她不畏寒冬,依然坚强的展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愧为古代诗人写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呀!

⑤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魅力。啊!大自然,我为你感到自豪。

【1】联系文章内容,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貌美________    朝气________   寒风________

【2】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战士”指的是___________,表现出了其___________特点;“红衣姑娘”指的是___________,表现出了其___________的特点。

【3】短文是按___________顺序描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短文中描写夏、秋、冬时都引用了相关的诗句,请你也写出一句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一度赏桃花,是近来京城人们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形成的新风,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盛事。

赏花的最好去处是西郊桃花园。桃花园里的桃花三千余株,成片成行,形成了桃花径、桃花坡。品种更是数不胜数,花形有单瓣的,有重瓣的。花色有红的、白的、还有粉红的。红的耀眼,灼灼欲烧;白的夺目,莹莹似雪。深深浅浅,难以描绘。桃花园里除了桃花,还有盛开的榆叶梅、海棠花、丁香花。它们伴着桃花一起汇成了七彩的世界。每到桃花盛开之际,桃花园里都要举行桃花盛会。前来观花的人们或一家同行,或邀三五亲朋、扶老携(xié)幼、兴致勃勃、络绎不绝。姑娘们穿行在花树间,犹如仙女一般;快活的孩子们,小鹿般奔跑跳跃;一些老人,眯着眼,闻着花香,领略着生活中从未有过的甜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们,走在桃花中,笑在桃花中,唱在桃花中,醉在桃花中。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去描写桃花的。人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成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3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们,走在桃花中,笑在桃花中,唱在桃花中,醉在桃花中。这句话写得很美,请你也来仿写一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四字词很多,我能积累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不可计数( )   连续不断(   )

5认真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用标出句子中描写动作的词。从这些词中,可以体会到观花的人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最喜欢文中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拓展阅读。

愚公移山

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靠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挖掘泥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 :( ) 你思想顽固( )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 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 即使我死了( ) 我还有儿子在( ) 儿子又生孙子( ) 孙子又生儿子 ( ) 儿子又有儿子 ( ) 儿子又有孙子 ( )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 ) 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 ) 愁什么山挖不平? 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 

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1】在第2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2】解释下列词语。

险峻:______

顽固:______

【3】请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

【5】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挑选一个说说主要内容。

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各组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不断地找出自己的短处,并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

我会飞快地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只陀螺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

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我由于今天起得早,所以上课迟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联欢会我们听到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和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中的三处错误。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欢迎不小沙这样的顾客,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不喜欢的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与表达。

张小兵被邓清明爷爷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所感染,于是想给邓爷爷写一封信,向他介绍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一次经历。请你也给邓爷爷写封信吧,把自己获得成功的经历写完整、写具体。

习作要求:(1)书信格式要正确,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2)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