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湛江初二下学期三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消声匿迹

C.烦燥 天衣无逢  农谚  慷概淋漓

D.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讪笑   布署   增值税   徇私舞弊   意气相投

B.辐射   迄今   传讯室   毛骨耸然   拈轻怕重

C.毕竟   包裹   浏览器   冲耳不闻   病入膏盲

D.憔悴   邂逅   冰激凌   怦然心动   断壁残垣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B.晚上,我和妈妈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遂宁观音湖湿地生态公园,既能让你饱览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D.“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中的这句话让樊登豁然开朗,压力瞬间得到了纾解。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B.国庆长假,对于欧美一些零售商和奢侈品牌而言,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周”。大量的中国游客,给当地低迷的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C.去年春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风云变幻,有的晴空万里,有的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D.小明在学习中有了一点进步,就目空一切,自以为他是天下第一,这是很不好的。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然读者依旧可体会到那种无边的痴情和怅惘。

B.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显得婉转缠绵,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D.本首诗“兴”的特点突出,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请默写出《蒹葭》的开头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就下面两道题目任选一个作答。

(1)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2)在《傅雷家书》中,作者在给儿子写信时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鞋匠

唐常春

①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

②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③“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④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__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⑤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⑥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⑦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⑨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6期)

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2(1)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的画线句子。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简要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在时光赛道上,我们正忙碌地行走着,而那一段段逝去的生活却让我们忍不住回头观望,或温暖,或开心,或烦恼……引人无限回想。

请以“那段 的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温暖”、“奋斗”、“诗意”、“幸福”……(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