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家雀儿(què) 搜索(shōu) 唉声叹气(āi)
B.风俗(sú) 降服(xiánɡ) 即使(jì) 膀大腰圆(pànɡ)
C.拯救(zhěnɡ) 将相(jiànɡ) 训斥(chì) 山崩地裂(bēnɡ)
D.振奋(zhèn) 旋转(xuán) 笨拙(zuō) 哄堂大笑(hònɡ)
2、下面句子中最能表现人物心里着急的一项是( )
A.只见奇奇身体抖动着,一手向前指着,两眼已经气得通红。
B.莉莉不停地走来走去,时不时看看墙上的钟表,门口稍有声音就立刻飞奔过去,打开门看看情况。
C.她的脸上荡起了红晕,还不停地拍着小手,蹦跳着,欢呼着。
3、选词填空。
演化 演练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运动员们正在( )各种技巧动作。
证据 证明
(3)事实( ),科学家的猜测是正确的。
(4)在大量( )面前,犯罪嫌疑人只得低头认罪。
4、“马”的家是( )
A.窝。
B.厩。
C.巢。
D.究。
5、《时代广场的蟋蟀》中,柴斯特是
A.一只热爱音乐的猫
B.一只有音乐天赋的蟋蟀
C.一只爱攒钱的小老鼠
D.一个善良的小男孩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很怕鹅,所以每次看见鹅都要绕着走。
B.虽然仗着自己个头大就欺负人,但是也太不应该了。
C.即使面临许多困难,我们也应想方设法克服。
D.尽管我贴着墙壁,轻手轻脚地挪动身体,但还是惊动了小黄狗。
7、哪一对关联词填入句子最恰当?( )
一个民族 没有创新精神,这个民族 没有希望。
A.因为……所以……
B.只有……才……
C.即使……也……
D.如果……就……
8、按要求填写古诗文。
(1)填写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
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看到雪中绽放的梅花,我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
(3)下面与神话人物有关的诗句是_____。
A.但使龙城飞将在
B.嫦娥应悔偷灵药
C.至今思项羽
D.头高数丈触山回
9、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______。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山的一项的是(_____)。
A.旭日东升 B.日薄西山 C.残阳如血 D.落日余晖
【2】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用得准确、形象
B. “铺”字表现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C. 诗人抓住了夕阳下的江面呈现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
D.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一片青绿色,未受残阳照射的江水呈现出红色
10、 (材料一)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以看见低头上网、玩游戏、看视频的人。如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日渐缺失。许多人感觉和坐在身边的人没什么话讲,反而对网络里的东西更感兴趣。许多人都以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
(材料二)
低头族
【1】(词语解释)“低头族”指的是____________的一群人。
【2】(提取信息)做“低头族”会带来的危害有:产生心理疾病、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建议)请你给“低头族”写一句忠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监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监测项目 | 升降趋势 |
身高 | ↑ | 肺活量 | ↓ |
体重 | ↑ | 视力 | ↓ |
胸围 | ↑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 |
材料二: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全国各地学校迅速行动起来。
【1】阅读材料,下例说法错误的是 。( )
A. 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都呈上升趋势。
B. 学生的肺活量、视力都呈下降趋势。
C. 学生的跑步速度下降。
D. 总体来说,学生的体质在下降。
【2】阅读材料,“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 年全面启动。( )
A. 2006 B. 2007 C. 2008 D. 2009
【3】“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引导学生到 、到 、到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A. 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
B. 阳光下、田野里、操场上
C. 操场上、田野里、大自然中
D. 操场上、田野里、大自然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青少年体质呈上升趋势,无需改变。
B. 青少年体质呈下降趋势,但阳光体育有效改善了这种情况。
C. 青少年体质呈上升趋势,阳光体育有效让大家的体质更好。
D. 青少年体质呈上升趋势,阳光体育没有用。
12、动物的“诈死”
①有人曾写过一篇记述动物“诈死”的文章,其中写道:某地有一只猴子,平常用链条缚在一根杆子上,所以它常常蹲在杆顶。邻近那些乌鸦看见猴子常蹲在杆顶,便趁其不备,疾飞而下,把猴子的食物抢劫一空,弄得猴子常常闹饥荒。有一天早晨,这猴子好像得了什么急病似的,低眉俯首,没精打采,慢腾腾地爬下杆来,两手捧胸,好似万分痛苦,后来在地上打了几个滚之后,竟伸腿舒臂,双目紧闭,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那些乌鸦以为它已经死了,便一哄而下,打算把这只猴子的所有“遗产”抢个精光。猴子也真像死了一样,半点反应都没有。有一只倒霉的乌鸦,一路叫,一路跳,跳到猴子的身旁。哪知这时猴子突然跃起,以闪电般的速度,一把将它牢牢抓住。这时,猴子喜怒交加,露齿狞笑,一阵狂扯,竟把这只乌鸦剥得赤裸裸的,又把死乌鸦从高空中狠命往下一抛。从此以后,乌鸦们再也不敢来抢猴子的食物了。
②关于狐狸“诈死”的故事尤为有趣。有一只狐狸,从一个小孔钻进一家人的鸡舍,把里面的鸡全吃光了。但进舍有孔,出舍却无门。这只狐狸吃鸡太多,肚腹胀大,不能再从原路出去了。第二天一早,鸡舍主人发现鸡舍里躺着一只死狐狸,就将它拖出去,打算埋到野地里。哪知这只“死狐狸”一到野地里,立刻就跳起来,狂奔而逃了。
③印度某地还发生过牛“诈死”的事。有一头公牛经常去偷吃一位医生的牧草。这头公牛在当地被尊为“圣牛”,所以土著人一般都不敢碰它。后来土著人奉了医生之命,用棍棒去敲赶,不料此牛不堪一击,被打了一下竟然就倒地死了。土著人大惊,以为事态严重,赶紧告诉了医生。这位医生跑去诊断以后,发现此牛原来是装死。于是,医生拿了一块烧红的煤,放在牛臀上,这头牛开始还勉强熬了一阵,可后来到底熬不住,从地上爬起来逃走了。
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遇到动物“诈死”的事。有时麻雀被人捉到以后,放在手掌里,好似死了一般,可是只要你稍不注意,它就会疾飞而去。其他像乌龟、墨鱼等,也都有一套装死的本领。
【1】作者详细介绍了( )“诈死”的过程。
A.牛
B.猴子
C.狐狸
D.麻雀
【2】医生采用什么方法识破“圣牛”“诈死”的诡计?( )
A.用牧草诱惑。
B.用棍棒去敲赶。
C.拿了一块烧红的煤放在牛臀上。
D.拿了一块烧红的煤放在牛头上。
【3】下面对动物“诈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诈死”的目的是获取食物。
B.动物“诈死”都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
C.动物“诈死”是一种高明的自卫本领。
D.动物“诈死”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发生疾病。
【4】有的同学认为作者应该把文中每种动物“诈死”的过程都详细地写出来,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草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一粒草的种子落到岩缝里。
岩石说____孩子____你怎么到这里来了____我们太贫瘠了____养不活你啊____
________老妈妈________别担心________我会长得很好的________种子说________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了嫩芽。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轻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给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抚育。
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健康,很结实。
“孩子,不错,”岩石高兴地说,“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她用自己风化了的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不禁欣喜地吟咏道:
“啊!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们要千百遍地赞美它!”
小草谦虚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石妈妈。”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岩石说_____孩子_____你怎么到这里来了______我们太贫瘠了_____养不活你啊________
________老妈妈________别担心________我会长得很好的________种子说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朗诵──________ 称赞──________
【3】在小草的生长中都有谁给它提供过帮助?在文中找一找,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蜻蜓被誉为昆虫里的“飞行之王”。
在闷热的夏季里,暴雨将至或骤雨初歇,蜻蜓常常三五成群在空中飞舞。它好似一架飞机,而飞行技巧却远远高出于飞机之上。它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地飞行,它能微微抖动翅膀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它能悬在空中不移动位置,这时它的翅尖每秒钟要挥动30-50次,作长“8”次运动。就这一手,大多数以飞翔著称的鸟类也望尘莫及。它可以长途飞行,一小时飞行六七十公里而不着陆;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个尖尖的枝梢上,瞬间又飞得无影无踪,唐诗中“蜻蜓飞上玉搔头”,生动地描写了这种“特技”表演。
蜻蜓飞得那么自由自在,是靠神经系统控制着翅膀的倾斜角度,微妙地与飞行速度和大气气压相适应。蜻蜓这种“自动驾驶仪”比现代飞机灵巧得多。人们从仿生学的角度不断研究昆虫的飞行与构造机能的特点,“移植”到飞机设计上加以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中有一种“颤振”现象,如飞机机羽不能消除“颤振”,快速飞行时就会使机羽折断,招致机毁人亡。蜻蜓则是消除颤振的“先驱者”,它的翅端前缘有一块色深加厚的部分,叫翅痣。这是保护薄而韧的蜻蜓翅不致折损的关键,人们仿照翅痣,在飞机机羽上设计了加厚部分,于是战胜了颤振,保证了快速型飞机的安全。
【1】蜻蜓被誉为“飞行之王”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从蜻蜓的“翅痣”得到启示并运用到飞机设计的原理上,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________________
【3】看了文段后,你从日常生活中突发异想,也想搞个小发明,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长廊。
(1)家里来了什么客人。爸爸热情招待。(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凇挂满枝头。(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牢固地向前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说是孔隙,所以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轻船在深深的海水中飞快地慢慢下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只小苍蝇柔嫩的绿翅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找出来并修改。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即热烈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感情,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虽然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18、请修改病句。
(1)世界各地流传着五颜六色的神话传说。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救治病人,亲自试吃各种植物,以确定它们的药性。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的让你高兴、激动、自豪,有的让你惭愧、后悔、烦恼,有的让你欣喜若狂,也有的让你害怕、难过 、流泪……
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注意语句要通顺,情感要真实。
(3)字数: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