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存高远”可以用来形容哪个人物?( )
A.周恩来
B.西门豹
C.梅兰芳
D.王戎
2、“戎”字的第四笔是( )
A.丿
B.—
C.
D.丶
3、读书使人明智,我知道下面动物不会流汗的是( )
A.马
B.猫
C.狗
D.以上都不对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清清 缓缓 渐渐 轻轻 朵朵
1.汽车( )入山,沿途的景色更美了。
2.溪水( )地流,声音( )的。
3.( )盛开的白莲映在( )的河水里。
观赏 欣赏 赞赏 玩赏
4.我们乘着竹筏在九曲溪上,来( )武夷山水。
5.观众正聚精会神地( )小提琴协奏曲。
6.这块奇石值得收藏家( )。
7.王明同学的建议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 )。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圃(pǔ) 海棠(táng) 花蕊(ruǐ) 年少(shào)
B.四肢(zhī) 溺水(lì) 措施(cuò) 归还(huán)
C.饶恕(nù) 盗窃(dào) 惩罚(chéng) 身躯(qǖ)
D.塌陷(tā) 熄灭(xī) 牡丹(mǔ) 隆重(lōng)
6、下列词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山路崎岖 洪水喷涌
B.签订合作 灌溉农田
C.读得流利 笑得开心
7、用“ ”给带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步调急速(tiáo diào) 风号浪吼(háo hào)
扮演角色(jiǎo jué ) 枝折花落(zhé shé)
8、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
(1)夏雨少,_________。
(2)立了秋,_________。
(3)二八月,_________。
(4)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
(5)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
9、阅读。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 横看:_____________
【3】本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完成练习。
钓鱼
第一次钓鱼时我十一二岁。头天下了课,我忙活了一下午。钓鱼工具是自制的:妈妈晾衣服的竹棍当鱼竿,缝衣针弯成鱼钩,一小截铅笔做浮漂。趁妈妈没注意,我最后往做钓饵的面团揉进几滴香油。①一夜难眠,早起,我扛上鱼竿,向德胜门护城河进发。
到了目的地我已微微出汗。我在残败的石桥下坐定,甩出鱼钩。
我在桥下开始坐立不安,担心鱼多饵少,争抢的局面难以应付。②这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连一次咬钩的机会都没有。在鱼线附近,鱼群大摇大摆地游动,吐出一串串泡沫。涟漪交叠,如有形的回声碰撞在一起。
毒日当空,浮漂在其倒影中团团转,晃得睁不开眼。我浑身燥热,嗓子冒烟。忽然间,一条小鱼向岸边漂来,离我如此之近,几乎唾手可得。我急中生智,随手找到一块硬纸板去抄它。③一旦意识到危险,它摆摆尾巴向水流中心游去。坐失良机,我懊丧极了。
而这条鱼又奇迹般漂了回来。它随波逐流,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带向岸边。看来大概是病了,或昏睡不醒,只有等纸板接近时它才懒洋洋游走。我从懊丧到愤怒,随而转向冷静。④待再次出现,我计算好提前量,选取角度,终于从后面一下把它抄起来。我的心咯噔下沉,发出胜利者的呼喊。
⑤回家路上,我把鱼挂在钩上,扛着鱼竿,昂首挺胸穿过大街小巷,自以为成了全世界注视的目标。我的影子投在墙上,那鱼竿比我高两倍,挂在细线顶端的小鱼在摇晃。炊烟与晚霞一起如旗帜飘扬,向我致意。
到了家,妈妈惊叫道:儿子你真有出息,居然钓到这么条大鱼。那正是饥荒时期。她
下厨房忙碌。享有胜利者的慵懒,我靠在桌边几乎睡着了。直到妈妈端来大盘子,中间那小鱼只有铅笔头般大小,金黄脆亮。我先是一愣,随后一口把它吞吃了。
【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到护城河去_______,却_______,后来终于_______的故事。
【2】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涟漪交叠,如有形的回声碰撞在一起。
联系上下文和汉字的部首,可以知道“涟漪”的意思是_______。
(2)忽然间,一条小鱼向岸边漂来,离我如此之近,几乎唾手可得。
“唾手可得”的本义是指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取得,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当时“我”是什么心情。
①一夜难眠,早起,我扛上鱼竿,向德胜门护城河进发。(期盼)
②这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连一次咬钩的机会都没有。______
③一旦意识到危险,它摆摆尾巴向水流中心游去。(懊丧)
④待再次出现,我计算好提前量,选取角度,终于从后面一下把它抄起来。______
⑤回家路上,我把鱼挂在钩上,扛着鱼竿,昂首挺胸穿过大街小巷,自以为成了全世界注视的目标。______
【4】用反问句写写“我”会怎么说。
我扛着鱼竿,昂首挺胸穿过大街小巷,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______
【5】作者第一次钓鱼的经历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
11、阅读小木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长 城 风 光
放假了,爸爸带我去北京八达岭游玩,我( )了长城风光。
来到长城脚下,我们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长城上。仔细看城墙,足有几十米高,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垛口,站在垛口处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城墙上面很宽很宽。听爸爸讲可以并行八辆马车。城墙如此坚固,真是古代北方的屏障啊!从垛口处俯视长城内的下面,一条小河两旁树木茂盛,到处是竞相开放的野花和丛生的杂草。我抚摸城墙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禁想到:这样高大的山,这样崎岖的路,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青砖运上来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进尾的万里长城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转过身来看长城之外,最醒目的是烽火台。我在书本里常常看到这个古代战争的“报警器”,这次我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只见它高高耸立,呈小山形状,顶是平的。前面是一条通道,左边有个石梯直通上边。虽然经历了无数年代,( )了无数狂风暴雨的侵蚀,入耳整个外形依然可见。陡然间我仿佛看到了烽火熊熊燃起,侵略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
站在长城上,望着这一切,我浮想联翩。我想,我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
(1) 选择填空。 (8分)
①文中的前后两个括号应分别填写词语( )和( )
A、饱含 B、饱受 C、饱赏 D、饱满
②文中标“ ”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A、 说明长城修得很长,很壮观。
B、 说明长城是宏伟的。
C、 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③这篇短文的观察顺序是( )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C、从头到尾 D、从尾到头
(2) 请你结合短文的内容,写出被“……”号省略去的话语。(6分)
12、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马上——________ 认真——________ 宁静——________
【2】选文中,“________”说明蟋蟀的住宅向阳;“倾斜“”________”意味着排水优良;“________”说明住宅隐蔽、安全。
【3】“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山还有两个肉疙(gē)瘩(da),多难看啊!”
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疼爱地对他说:“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额定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能拔得出来呢?”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儿沙子。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1】小骆驼明白了,他能在沙漠里自由行走,是因为长了一对____________的脚掌,能抵御饥饿的侵袭,是因为它背上的驼峰能____________,风沙不能刮进眼睛是因为他们长着____________。
【2】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3】这篇短文使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日内瓦的鸟也像野草般自由生息。这里没人提笼架鸟,欲把天下珍奇鸟类都关进自家笼中独赏。从日内瓦湖中的白天鹅,到城内树林里的黑乌鸦,都有人投喂面包和巧克力,从未听说过偷捕和滥杀的事情发生。这里几乎所有的鸟都不怕人,一见有人喂食就飞来讨要。不少老人还每天定点定时去湖边喂鸟,鸟儿也准时来“赴宴”,在老人的指尖上啄食。日内瓦人把整座城市都营造成一个鸟儿的乐园。
【1】选文先总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写了日内瓦人是如何与鸟和谐相处的,最后又从整体上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自然段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是什么使日内瓦的人和鸟友好相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看不清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刚上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好感。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被我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
3.周末,我打算准备去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创建文明城市,正在积极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了这本书,都受到了教育。
(2)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张红没有来。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防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全家人都足不出户,只有妈妈去市场买了菜。我每天做完作业就锻炼身体和睡觉和看电视。爸爸最难受,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事干。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寒冷的冬天里,一定发生过很多让你难忘的事情。从你亲身经历的事情中,选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之前,先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根据内容起一个新颖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