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期末白沙县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给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和谐(kǎi xié)   揣摩(chuǎi duān)   雾气缭绕(liáo liǎo)

蓑笠(shuāi suō)   缀满(zhuì chuò)   琼枝玉树(qíng qióng)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竞走:争着跑过去。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值得同情。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缘:因为。

3、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遇而安

A.顺从

B.随便

C.跟随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头               

B.应     ##dot##和         

C.     ##dot##塞         

D.概               

5、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是(   

A.删掉

B.融恰

C.供养不周

6、在加点字正确读音的后面画“√”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     

A.秦朝名将白起

B.秦朝名将司马错

C.西汉名将李广

D.西汉名将赵充国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初春时,我们踏雪寻梅。暗香袭来,让人不由得想起卢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又让我们想起_____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3)“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在这两句话中,作者把细丝比作____________,可见他对事物的观察非常____________

(4)立秋之后,天气骤凉,我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街上有穿毛衣的,还有穿短袖的。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日积月累。(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写的。

【3】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_______

【4】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内阅读。

西门豹治邺(节选)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提心吊胆”的意思是:_________,那些官绅提心吊胆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选文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了官绅们令人厌恶的丑态。

【3】“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这是为什么?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为了表现西门豹很有耐心,不急不躁。

B.西门豹是为了等待巫婆和官绅的头子回来。

C.西门豹假装在等待巫婆和官绅的头子回来,其实他在等待时机破除迷信。

【4】西门豹惩治官绅的方法,可以用短语“__________”来概括。

11、阅读短文《黄山云海》,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山云海

到黄山游览,要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如同寒冬中的瑞雪,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登上莲花峰,初看时还以为是从天际中飘来的一片片云彩。待到举目四望时,那山腰间一团团、一簇簇的云海,慢慢地升腾起来,与四周的崇山峻岭、奇松怪石融为一体,成为黄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令游人看了回味无穷。

黄山云海为什么会如此洁白?据介绍,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黄山有非常洁净的空气,154平方公里的景区,竹林、树木郁郁葱葱,漫山遍野,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其次是黄山诸峰的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极少受到污染,所以黄山云海的洁白也就不足为奇了。

黄山云海极善变化,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感觉。站在海拔1620米的排云亭上看云,那云海就像冬天浴室里的水蒸气,烟雾弥漫,微风吹来,那雾气慢慢地移动,从山涧飘向山腰,渐渐地绿树看不见了,怪石也变得模模糊糊。登上行知亭边上的飞来石往下看云海,那云海就是浓雾一般的感觉了,把手伸向雾中,竟然看不见自己的五指,半山腰的青松、高高耸立的怪石,那更是雾里看花,连影子也无法目及;而站在1860米高的光明顶上观看云海,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了。

黄山云海,自古以来就与奇松、怪石、温泉一样,被称为黄山的四绝而名扬天下。黄山有云海点缀,整个景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人仿佛置身在一幅硕大无比、重彩浓墨的山水画中。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变化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描写了黄山云海___________两个突出的特点,给人留下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3】第3自然段中,作者分别站在_________欣赏云海。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把 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读着这个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模仿画线的这个句子,写一个情景或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黄山的云海这么善于变化,你能用上下面的一两个词语具体描述一下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崛”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崛起”的意思是_________

2“有志者”的意思是________,“此生”是指________,“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耐渴的骆驼

一望无际的荒漠里,阳光晒得沙粒滚烫,骆驼却可以忍饥耐渴地走着,走着。它半个月不喝水,体重减轻100千克,仍能驮着200千克以上的货物,不停地走着,据观察,它可以三四个月不饮水,只吃一些青饲料。

骆驼耐渴的秘密在哪里呢?

有人曾以为,一定是它那驼峰里贮存着水。但是科学家解剖下来,发现驼峰里尽是脂肪,根本没有水。当然,脂肪在体内氧化以后,会产生些水,但是脂肪终究还不是水。又有人认为,骆驼一定是有只专门贮放水的胃。科学家解剖下来,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胃。

那么,秘密到底在哪里呢?

原来,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这就使它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而人如果脱水百分之三十,就会疲乏不堪,甚至死亡。

骆驼还有灵敏的鼻子,能嗅出1.5公里外埋在沙丘下的水源。当它找到了水源,在20分钟内,能一次喝下100千克的水,使体重马上恢复正常。它把喝下的水,贮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里,这样就可以几天,甚至半个月不喝水了。

【1】骆驼可以多长时间不喝水?( )

A.三四天

B.三四个月

C.七八个星期

D.一年

【2】解剖学家通过解剖,发现骆驼的驼峰里是( )

A.水

B.肌肉

C.青草

D.脂肪

【3】骆驼耐渴的原因,不包括( )

A.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

B.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

C.骆驼的胃里分泌水分,可以降低对水的需要。

D.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2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

【4】如果人脱水百分之三十,会出现的后果是( )

A.疲乏不堪,甚至死亡

B.身体正常,影响不大

C.浑身疼痛,甚至昏迷过去

D.出现幻觉,迷失心智

【5】你喜欢骆驼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

【6】第一自然段中“它半个月不喝水,体重减轻100千克,仍能驮着200千克以上的货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淘气的年龄

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色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指着门瞪着眼对我吼道:“走!快走!”

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子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的桌子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在钟表的嘀嗒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也懂事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也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以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女同学的愧疫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干净。

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1照样子,写句子。

(1)例: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

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前排坐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在钟表的嘀嗒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

____________中,在_____________中,在______________中,我长大起来。

2本文十分注重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请你摘录有关的语句。

我前排坐着的那个女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语文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作者受到李老师的惩罚一直到长大后,心情是有变化的。读句子,在表格内写出“我”当时的心情。

相关句子

“我”的心情

我眼泪汪汪地在桌子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

_____________

桌上那几个字也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

_____________

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_____________

 

4“他真生气呢!”请你用“   ”画出具体描写李老师生气的句子,然后完成后面的练习。

(1)这个句子是通过描写李老师的 来表现李老师生气的。

(2)描写心情的词语除了“生气”,我还知道 这些词语也是描写心情的。

(3)我能选择一个表示心情的词语,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照要求写句子。

(1)写一句话,用动作描写表现一个人非常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下面这段话中共有四处错误,请进行修改。

王小军喜欢酷爱打乒乓球。他勤奋克苦在训练时,球技不断提高。果然,他在全市小学生乒乓球竞赛中,夺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着修改下面的句子。

(1)比赛结束了,观众们连续从体育馆里走出来。

______

(2)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苹果、金桔、冬瓜、樱桃等等。

______

18、修改下面句子或段落。

1.同学们炯炯有神地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

2.在班会上,丁丁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

3.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___________

4.为解决我县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全县人民响应号召,刻服困难,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洁家园”行动。你看,连七十岁的老奶奶,也顶着烈日和汗水,兴高彩烈地清洁花圃里的杂草。

___________

5.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迷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作文。

由神话小说《西游记》拍成的电视剧,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里面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与其中的某一位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你们会去哪儿呢?会做些什么呢?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