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农厉 成就 坑坑洼洼
B.慎重 茂盛 愤愤不平
C.发颤 体想 重整旗鼓
D.砸锅 馈败 左顾右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了新含义的一项是( )
A.我把资料保存在电脑D盘的文件夹里的,你自己找一下。
B.叔叔特别喜欢潜水,还考了深海潜水证呢。
C.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美丽的长江。
3、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把它选出来。
A.角色 触角
B.重整旗鼓 慎重选择
C.顽强 强大
D.缓缓下降 梅雪争春未肯降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课文第二小节连用两个设问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特别强调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B.引发读者关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作者明知故问,为了表现自己的知识渊博
D.紧扣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文章题目的意思
5、下列成语都是对声音的描写,与其它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
B.锣鼓喧天
C.悄无声息
D.响彻云霄
6、溺而不返( )
A.溺水,淹没
B.沉迷不悟;过分
7、铭记( )
A.日记
B.记得
C.牢记
D.铭刻
8、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填空
提( )吊( ) 无可( )( ) ( )( )旗鼓
铁面( )( ) ( )眸皓( ) ( )存( )远
A.追求远大的理想和事业上的抱负。 ( )
B.公正严明,不讲个人情面。 ( )
C.没有办法,只好这样了。 ( )
9、阅读现代小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奇怪的事
①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②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③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④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明白易懂、风趣幽默。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人们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这首诗的形式自由,每小节的结构也一致,读起来很有意思。
【2】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你肯定也产生过疑问,请仿照这首诗的形式也写一小节。
仿写:我奇怪得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直面阅读轩
蚂蚁和玻璃杯
非常不幸,两只蚂蚁误入玻璃杯中。开始,他俩慌慌张张地在杯底四处触探,想寻一个缝隙爬出去。不一会儿,他们便发觉这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开始沿着杯壁向上攀登。看来,这是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的表面实在是太光滑了,他们刚爬了两步,便重重地跌了下来。
他们揉揉摔疼了的身体,爬起来,再次向上攀登。很快,他们又重重地跌到杯底。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到杯口了,可惜最后几步却失败了。而且这一次比哪一次都跌得重,比哪一次都跌得疼。
好半天,一只蚂蚁气喘吁吁地对另一只说:“咱们……不能再冒险了。否则,会跌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只说:“刚才,咱们离胜利就只差一步了。”说罢,他又开始攀登。一次又一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他终于摸到了杯子的边缘,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翻过了这玻璃的围墙。
隔着透明的墙壁,杯里的蚂蚁羡慕地问:“快告诉我,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杯子外的蚂蚁回答:“谁在最困难的时候,不丧失信心,谁就可能赢得成功!”
【1】照样子写词语。
慌慌张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气喘吁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两处省略号分别起什么作用?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只蚂蚁的性格特点。
(1)留在杯里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出杯子的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后,你一定有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麻雀》节选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锋利——( ) 掩护——( )
搏斗——( ) 庞大——( )
【2】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指的是什么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换伞
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也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容易轮到我买了。我收下雨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雨伞移到我的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大哥哥,你把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
“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哟,甜滋滋的,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我心里。
【1】本文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短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小姑娘的________进行描写。给短文的第四五段,做一处批注: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作者重点对________这个人物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其__________的品质。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庖丁解牛
战国的时候,魏惠王有一次去看著名的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的时候,手、脚、肩、膝的动作和刀的响声,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只一会儿就把牛的骨头和肉剥离开来,真是干净利落。
魏惠王看后,惊讶地问他:“你的技术怎么这样好啊?”
庖丁答道:“我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眼中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干了三年后,就看不到整牛了。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结构,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骨,我都一清二楚。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牛的肉和骨分离。”
魏惠王又问:“那你的刀一定很快吧?”庖丁说:“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个月就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总是碰到骨头。宰牛能手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只用刀来割肉。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解剖了上千头牛,还和新的一样锋利。其实,刀刃非常薄,而肉和骨头中间的缝隙要比刀刃宽得多,只要把刀准确地插在缝隙里,刀还能自由移动,肉就很容易割下来。但我割到牛的复杂结构的部位时,也必须集中精神,小心翼翼才能做好。”
魏惠王听后不住地点头,说:“我从你的话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啊!”
【1】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用下面( )来概括。
A.熟能生巧
B.得心应手
C.随心所欲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解( ) 惊叹( ) 了解( )
【3】读完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
14、延伸阅读
抽陀螺
①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起来。
批注1:陀螺是怎么做成的?请用“﹏﹏﹏”在第①段中画出来。
②玩的时候,先得从鞭梢一圈一圈缠住陀螺的腰身,然后直放在地上,用手指轻轻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旋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地抽打,越抽打,陀螺转得越快。
批注2:第②段中,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具体描写了抽陀螺的方法,请圈出来。
③为了让陀螺转得更轻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批注3:第③段中的“噼啪噼啪”“滴溜滴溜”写出了( )。
④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似乎是男孩子的游戏。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转;稍微一慢,它就会东倒西歪。
⑤抽陀螺,还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向别人的陀螺,谁的陀螺把别人的陀螺撞倒,谁就是赢家。
批注4:第⑤段主要写了( )。
⑥有时候,大人们在一旁看着看着,也会走上前来,和我们一起抽它几鞭子。
【1】请完成四个批注。
【2】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抽陀螺这种游戏的?在正确的内容后面打“√”。
(1)陀螺的制作( )
(2)陀螺的种类( )
(3)抽陀螺的方法( )
(4)抽陀螺可以玩得很有攻击性( )
(5)陀螺的新名称( )
【3】为什么说抽陀螺似乎是男孩子的游戏?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第⑥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陈述句。
不开花哪儿来的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我们几个分工和作,有的洒水,有的搬桌椅和门窗。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17、看了这部电影,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8、修改病句
法布尔小小年记,就十分非常喜欢观察蟋蟀、蝴蝶和许多昆虫。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定研究,终于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
________
19、你在月光中曾经见到过怎样美妙的景色?你当时想到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