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的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
B.《墨梅》《芙蓉楼送辛渐》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C.范成大,陶渊明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D.课文《白鹅》是著名漫画大师、散文家丰子恺的作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我养成了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
B.冰心的故乡是福建福州人。
C.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D.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3、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
A.南望王师再一年
B.南望王师又一年
C.北望王师又一年
D.北望王师再一年
4、下面诗句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若言琴上有琴声,何不于君指上听?
C.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写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B.它们是那么高兴、鲜艳。
C.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D.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6、下列不属于历史故事的是( )
A.《拇指姑娘》 B.《凿壁借光》
C.《三顾茅庐》 D.《西门豹治邺》
7、下列三位同学的书写,错别字最多的是( )
A.装饰 纳米 锐利
B.慰籍 详细 俱备
C.掏气 高傲 譬如
8、对对子。
林深对(_______) 蓝天对(__________) 天南对(__________)
诗情对(_______) 珍禽对(_________) 千山对(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解释下列词语。
题:________________缘:________________
【2】请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 )——( ) ( )——( )
【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话说明这个道理,请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0、课内语段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 )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 ),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选段的括号里。
寄托 寄予 成果 成就
【2】画“ ”的句子中的“那时”指的是( )
A.原始社会
B.农耕社会
C.科学社会
【3】加点词语既表明了这句话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还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4】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它们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顺风耳:_________________
腾云驾雾的神仙:_______________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来时形容一夜大雪,树上挂满雪花,天明一看,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犹如昨天吹来了春风,而使千树万树梨花怒放的景象的,在选段中是为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 ),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多选)
A.变化之快
B.变化之多
C.变化之大
D.变化之奇
【6】这段话运用_______的说明方法,巧妙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蟋蟀的住宅》片段,按要求做题。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1】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横线画出来。
【3】“随遇而安”在课文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它的住宅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回顾亭。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样”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颐和园》片段,回答问题。 (18分)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饿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 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ǒng) 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ú)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é)。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à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1)第一自然段写了长廊的_____和_____两个特点。 (2分)
(2)用“___”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 (3分)
(3)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____,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___”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___”来比喻它。(6分)
(4)理解文中画“﹏﹏﹏”的句子。 (5分)
①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运用____的方法,突出长廊___的特点。
②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个三层建筑是______。作者抓住了___和___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
(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我们有片栖息之地吧
大森林依然有着欢快的气氛,我、爸爸妈妈都是鸟儿,住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晚上,我在家听爸爸妈妈讲森林沦陷的故事。我听得出神,突然,爸爸妈妈提到了一个我 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人 类。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 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吱……吱”冲一阵刺耳的噪音把我吵醒。怎么回事?我揉了揉蒙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 不见了? !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
我疯狂地扑扇着翅膀,心里的愤怒与怨言一时涌上心头,终于,我对着天空长啸一声,便栽倒在地……
一会儿,我醒了,已经没了力气。这时,我多么希望人类能觉悟。森林可以蓄水,可以调节周边环境,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乌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有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难道只有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你们人类才会反省自己的愚蠢举动吗?人类啊,快觉悟吧,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呀!让我们有一片栖息之地,还大家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吧!
【1】是谁破坏了美丽的大自然?文中爸爸说的一句话说明了破坏大自然的原因,用“ ”画出来。
【2】“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 )
A.刺耳的噪音把小鸟吵醒了。
B.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小鸟失去了家园与亲人。
C.人类觉悟,保护环境。
【3】从“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小鸟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愚蠢的行动将带来哪些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伯父沉郁的表情让少年周恩来难以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仿写句子)
追寻___________,追寻___________。
3.军医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有不怕困苦的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总是经常教育我要做诚实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18、修改病句。
(1)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出开始了,同学们的眼睛都投向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展示台。
题目:未来的___________
提示: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的科技发展。你觉得未来还会出现哪些新鲜事物?先补充题目,再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