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间的关系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A.集中——分散
B.敏捷——迟钝
C.忠厚——老实
D.复杂——简单
2、和“鼓舞”意思最相近的词语是( )
A.激动
B.激发
C.鼓励
D.促进
3、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炫耀新绿的小草,已洗净了尘垢。
D.白云在天空中悠闲地飘动,似在闲逛。
4、下面句子里带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 )
她是来要相片的。
A.yāo xiāng
B.yào xiāng
C.yāo xiàng
D.yào xiàng
5、虽然双毛体格已发育成熟,但是精神上仍是个侏儒,关键原因是( )。
A. 其他公狼的强壮 B. 双毛天生性格缺陷
C. 双毛被紫岚的溺爱 D. 双毛从小养成的自卑意识
6、选择正确的词语。
_________的西沙群岛有一个鸟岛,每当_________降临,小鸟都飞回树上休息了。( )
A.富挠 暮色
B.富饶 暮色
C.富饶 慕色
D.富娆 幕色
7、关于书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B.书信和平时的作文格式一样。
C.书信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高兴,可以愤怒,也可以感动等。
D.书信中应该使用的是第二人称。
8、补充词语。
精疲力______ 气______败坏 欢_____笑语
腾_____驾雾 神______妙算 刀_____不入
9、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如何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
10、课外阅读。
志向
①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当时八国联军的一部分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府的种子。随着他渐渐长大,当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在他的心灵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萌发。
②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
③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
⑤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政法学校读书的时候,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加强。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
⑥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寻求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一起交谈,用自己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文中加点字“一尘不染”的意思 _____,在文中指 ________。
(2)读句子体会意思。
“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这句话是对李大钊 ____和 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 _____的思想感情。
(3)李大钊的志向是 _______,周恩来的志向是 ____,他们两个都具有 ________的品质。
(4)把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
(5)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的志向是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你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畅游
我们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时,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呀!
我国的物产丰富。棉花、玉米、水稻、小麦等产量极高。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yùn)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kān)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装点得格外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的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短文的题目还可以是《 》。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把 比作 。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1)冰天雪地: 。
(2)巍峨挺拔: 。
4.本文二、三、四自然段从 、 、 三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我国 的特点;第五自然段列举了 、 、 、 、 、 、 、 ,具体说明了我国 的特点。
5.最后一段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总起全文,点明主题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说明了我们的祖国可爱
12、课内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①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②……
③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④“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⑤“船长叫我吗?”
⑥“炉子怎么样了?”
⑦“海水淹了。”
⑧“火呢?”
⑨“灭了。”
⑩“机器怎样?”
⑪“停了。”
⑫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⑬大副回答:“到!”
⑭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⑮“二十分钟。”
⑯“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⑰“在,船长。”
⑱“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⑱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1】文中有一处描写诺曼底号被撞击时人们惊慌、混乱的语句,请用“ ”画出来。
【2】关于哈尔威船长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简短有力的对话描写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的对话简短有力,是因为当时情况危急,没有时间可耽误,表现出哈尔威船长在危险面前毫不慌乱。
B.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沉没之前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船的情况,做出决策,为营救乘客争分夺秒。
C.哈尔威船长在危险来临时,强压住内心的惊慌,给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福大副打气鼓劲。
【3】“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沉着冷静,人们愿意听他的指挥。
B.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哈尔威船长给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C.在危险时刻,哈尔威船长变成了一个神,保护着人们的安全。
【4】哈尔威船长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在生活中、书籍中、电影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请你举出一个事例,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听着陈蕃这样的回答,薛勤心里暗想: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于是他紧盯着陈蕃,反问道:“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1】你这是课文《_______________》中的几段话。
【2】最后一段中的“他”是指______。你觉得他的话有什么道理呢?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用另一种语气表达,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4】你能用画线句子的语气改写下面的句子,并不改变句意吗?试试看!“神舟”五号飞天成功的消息令炎黄子孙激动不已。
14、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②“为家父而读书。”
③“为明理而读书。”
④“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⑤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⑨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⑩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的原因是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面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1)“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
(2)“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
【3】“有志者当效此生!”魏校长是希望同学们像周恩来一样( )
A.志向坚定
B.志存高远
C.仿效别人
D.坚贞不屈
【4】选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下面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B.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读书,同学们纷纷回答。
C.周恩来的回答与同学们的不一样,大家很吃惊。
D.修身课上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
【5】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如果你的校长也这样问,你会怎么回答?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诗歌第一小节,写一写。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在今年的寒假期间,读了一篇童话故事《野天鹅》。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故事中的艾丽莎经历了很多磨难,救出了自己的哥哥们。读了这篇故事之后,我的心晴久久不能平表
17、修改语段。(两处语病一处错别字。)
儿童节那天,妈妈带我去公园游玩。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在人工湖边,令我们赞叹不已。可惜人工湖污染严重,湖面上飘浮着许多垃圾。禁不住对妈妈说:“如果我们都能保护环境那该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病句。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小练笔场。
请你为鸟的天堂写一段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