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巢(cháo) 一穗(huì) 霸占(bà)
B.疲倦(juàn) 芦苇(wéi) 尽管(jìn)
C.双翅(chì) 一瞬(shùn) 驮着(tuó)
D.斜阳(xié) 压扁(yà) 化妆(zhuāng)
2、下列故事不属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是( )
A.女娲补天 B.普罗米修斯 C.精卫填海 D.盘古开天地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B.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D.树上的果子亮得像黄金,花朵开得像燃烧着的火。
4、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蔡桓侯(yuán)
B.敷药(fú)
C.骨髓(suí)
D.药剂师(jì)
5、选择词语填空。
呈现 体现 展现
(1)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________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2)暴风雨过后,大海又________出碧蓝的颜色。
(3)走进公园,________在眼前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6、下列选项中的“之”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是( )
A.我见相如,必辱之。 B.遽扑之,入石穴中。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7、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后,东东对法布尔的作品很感兴趣,你向他推荐哪本书?( )
A.《夏洛的网》 B.《时代广场的蟋蟀》 C.《昆虫记》 D.《稻草人》
8、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战斗前,指战员经过仔细yán jiū( ),xuǎn zé( )了这条行军线路,战士们可以利用mào shèng( )的树林作yǎn hù( ),迅速到达目的地。
(2)cāo cháng( )上,同学们随着音乐shǒu wǔ zú dǎo( )。音乐一停下,大家dùn shí( )安静下来,准备观看台上的biǎo yǎn( )。
9、阅读小木屋(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诗句中加横线词语。
故人西辞黄鹤楼
唯见长江天际流
(2)这首诗和《赠汪伦》一样都是( )的作品,都属于( )言绝句。
10、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迷人的九寨沟
如果人间真有仙境,那就是九寨沟。
九寨沟沟连沟,上百个海子分布在落差一千多米的沟底、沟腰和沟顶。它们大小不一,深浅有别……,动静分明,各具个性。湖里的沉石积木、水草游鱼,湖面的石径木桥、芦苇棘丛,互相映衬。水晶晶亮亮,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五彩池、珍珠滩、熊猫海、天鹅海、芳草海、花海……连名字都那么美。
九寨沟内看不见一丝裸露的黄土。林海苍莽,瑰丽多姿。山林好像用线划分一样,山颠、山脊呈墨绿色,往下为浅黄色,山脚以下红黄相间。松杉青绿,椴木浅黄,朱紫的是山杏,殷红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绚丽多彩。
深秋的九寨沟,简直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雾,也有同时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天气变,感觉也变:雨水洗过的九寨沟,像一幅水粉画;阳光沐浴着的九寨沟,像一幅油画;云雾缭绕的九寨沟,又像一幅国画。头天还是五彩纷呈的高地,第二天就可能变成白茫茫的雪原,色彩由斑斓转换成素洁。
九寨沟真是迷人的人间仙境!
【1】初读短文,我读懂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九寨沟的海子,第三自然段写了九寨沟的_____________,第四自然段则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短文,我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1)我能理解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深浅有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彩纷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深秋的九寨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九寨沟是人间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新闻阅读
东风着陆场迎航天员凯旋
余建斌 奉青玲 张艳
①4月,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东风着陆场,一望无垠。
②16日清晨,东风着陆场,地面分队、机动搜救分队、搜救预备分队纷纷向预设待命点机动。7时许,伴着螺旋桨旋转发出的(吼叫 轰鸣)声,5架直升机成梯次起飞。
③“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飞船进入大气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的一声声返回指令,让每一位迎接航天员回家的队员更加全神贯注。
④主降落伞打开了!返回舱降落的速度(瞬间 片刻)放缓。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牵着返回舱缓慢降落,宛如花朵盛开在天地之间。
⑤“北京,雄鹰报告:空中分队向返回舱收拢飞行!”指挥机上,首次担任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雄鹰调度主岗的龙坤明下达调度口令。一时间,空中、地面分队全速向着陆点收拢,(沉寂 平静)的戈壁滩引擎轰鸣、尘土漫天。
⑥“砰!”随着一声巨响,返回舱安全着陆。
⑦直升机第一时间靠近并降落,空中分队队员迅速着手进行现场处置。国旗手冯毅冲到离返回舱最近的地方,架设底座,旋拧旗杆,展开国旗,一气呵成。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戈壁上。
⑧黎明对着舱内的航天员提醒。27岁的苏黎明是神舟十二号搜索回收任务的国旗手,如今与“师傅”冯毅互换岗位。平衡完舱内外气压,舱门被缓缓拉开。
⑨11时5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进行着重力再适应。
⑩不远处,3辆橘色的方舱车格外醒目,它们是首次参与任务特制的医监医保车。3位航天员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乘坐升降梯进入“单人单间”的医监医保车,随后,生理数据采集、健康体检、生活护理等依次进行。
⑪“感觉非常良好,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我们圆满完成‘神十三’飞行任务!”翟志刚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
⑫“真的是很开心很开心。同时我也想跟我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向人群挥动着双手,王亚平脸上绽放着笑容。
⑬“我也实现了飞天梦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到!”叶光富说。
《人民日报》
【1】给文中的词句选择正确的词语,请在答案上画“√”。
【2】事件发生的时间是_____,地点在_____,航天员是_____、_____和_____。
【3】认真阅读新闻,把飞船返回的顺序填在括号里。(填序号)
( )→( )→( )→( )→( )→( )→( )→( )
A.轨道舱分离 B.返回舱安全着陆 C.制动开始 D.推进舱分离
E.飞船进入大气层 F.开舱门 G.主降落伞打开 H.航天员出舱
【4】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1921年春天,法国首都巴黎繁花似锦。
一天,阿里耶商业专科学校盛况空前。全校师生服装整洁,合影留念。当时正在该校学习的陈毅等30名中国留学生也来参加活动了。当轮到他们照相时,只见陈毅走在队伍前面,指挥大家唱起了“国歌”。
照相时候要唱国歌,这是商业专科学校校长的决定。几天前,当中国留学生得知校长这一决定时,纷纷向陈毅(寻 询)问:“咱们有国歌吗?”
听到同学们急切的问话,陈毅不由得皱起了双眉。他说:“如今中国军阀混战,哪有正式的国歌呀!”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如果因为不能唱国歌而遭到外国校长的耻笑,我们岂不是脸上无光,国家的荣誉岂不要受到损(害 坏)?”“那怎么办呢?”听了陈毅的话,大家更加焦急。
“国歌嘛,本来就由国民议定。今天,我们为什么不采取应急措施,大家商定一首歌曲,暂且当国歌唱呢?”“对!”同学们同意陈毅的意见。
陈毅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道:“我看就唱五四时期流行的《中国男儿》吧,这首歌有气魄,表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
“好极了,我们都会唱!”大家的情绪格外高(胀 涨)。到了照相那天,中国留学生果然精神振奋地唱起了“国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这首“国歌”悲壮、高昂、声(震 振)四方,它表现了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奋战的信心和力量!
【1】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短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
【3】陈毅他们把《中国男儿》当作国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如果不唱国歌,会被外国校长耻笑,使国家名誉受损,二是_________。
13、课内文段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用文段中的一个词语来代替下面句意,较为恰当的是( )
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A.浩浩荡荡
B.山崩地裂
C.人声鼎沸
D.齐头并进
【2】文段中“一条白线”指的是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 。答案是( )
A.人群 人群沸腾起来了
B.大地 大地震动起来了
C.战马 战马飞奔而来了
D.浪潮 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3】第2自然段从( )两方面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景象。
A.形状和声音
B.白浪和水墙
C.白线和江面
D.战马和大地
【4】文段中“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说明了( )
A.江潮浪头很高,范围很宽
B.江潮拉得很长,变得很宽
C.白线拉得很长,横贯江面
D.白浪变粗,形成墙壁
14、语段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划线句是______句,作用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说明作者已经来到了长城。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从______看出建造长城的人多;______字看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_____________突出了长城的长。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飞檐走壁的虎将》中,作者讲述了壁虎是“虎将”的原因以及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你都掌握了吗?来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壁虎的避敌方法是 。
壁虎的生活习性是 。
壁虎能飞檐走壁的原因是 。
2.《马蜂与熊瞎子》中的马蜂和熊瞎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了《动物的“睡眠”》一课后,我们发现蝙蝠的“睡眠”方式是 ,海参的“睡眠”方式是 ,而蜗牛的“睡眠”方式则是 。
16、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
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
17、修改病句。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激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大概两丈多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文具店里卖了铅笔、橡皮、笔记本和文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尽快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平静的湖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向对岸驶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在生活中,你有什么发明创造?发挥你的奇思妙想来写一写吧!题目自拟。